第35章 张手要钱了
收藏【第八小说网Www.8xiaoShuo.Com】,元尊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天启四年,袁爱卿辽南一战,攻城略地千里,是我大明斩获建奴首级最多的一场战役。
此战足以证明爱卿的统帅之才。
朕对于爱卿仰慕已久,恨不能将大明九边重镇尽数托付于卿。
朕对卿,就如山水,永远相依。
至于你说的那些御史言官,会否胡乱弹劾你?
除了朕明文下旨规定,不得对四品以上大员风闻奏事之外。
为了安爱卿之心,朕招来一人与你解惑。
去,王大伴,宣魏忠贤和崔呈秀进来。”
王承恩领命而去,不一会儿,东厂执行副提督魏忠贤和都察院左都御史崔呈秀快步进来,显然两人已经殿外久候多时。
两人二话不说,进来就是抓紧磕头。
“好了,赶紧起来吧。
朕问问之前交代你二人办的事情,进展到哪里了?”
两人相视一眼,又看看旁边的袁可立。
“无妨,袁卿公忠体国,国之重臣,跟着听听也无妨。
朕信得过袁卿为人。”
袁可立听得尴尬,可场面话崇祯已经说到这,袁可立也得接着,不过他有他的看法。
袁可立起身拱手道。
“陛下信任,臣不胜惶恐感激。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老臣理当避嫌。”
说完话的袁可立,再对崇祯一拜,转身退出殿外。
崇祯帝默然,自己确实有些想当然了。
自己觉得有用的臣子,光明正大的,黑暗阴险的,这些人不一定要捏合在一起。
袁可立虽然答应了出任朕的鲁豫总督,却不代表他认同朕对阉党的处置。
崇祯有点小遗憾,作为君王,懂得用人其实就够了,不能再寻求细枝末节的完美。
那样的话,就舍本逐末了。
其实话说回来,一个合格的君王,保证手下人不是铁板一块,和和气气,是君王的基本素质。
手下官员正邪都要有,只要忠于自己就够了。
崇祯心里想着。
看着沉默不语的崇祯,魏忠贤小心开口道。
“禀皇爷,奴婢早已查清晋商在京师的各种据点和关系网,包括在朝为官的山西籍官员。
至于外派到山西镇和大同宣府镇的暗探,由于时间关系,暂时还没有收集到晋商的具体情报。
奴婢已经把一些探子安插到晋商的票行······”
“好了,太细节的事情就不要给朕说了。
你们看着办就行,朕只看结果。
什么时候时机成熟了,就告诉朕,朕来拍板收网。
朕要看看这些山西老抠,身上到底有多少银子?
要是你们年底办妥此事,魏大伴,崔爱卿,告诉你们那些人。
过新年的时候,朕把你们召集到一起,一人发一个大红包,朕决不食言。
这阵子,一直让你们吐血,也该让你们回回血了。
别磕头,不要拒绝。
你们之前有错,朕罚了,以后有功,朕也会奖励。
不要自己给自己个翻旧账,也不要瞎捉摸,有思想包袱。
朕对有用的人才,都是一视同仁的。”
“好了,今天也不是为了这件事,找你们来。
王大伴,可以让袁卿进来了。”
袁可立重新入殿,坐好听训。
“今天找你们俩来,就是为了安袁爱卿的心。
崔呈秀,刚才袁爱卿担心,他外放为官,牧守一方的时候,朝中的御史言官会没事找事,风闻奏事。
弹劾他,利用清流非议,逼迫袁爱卿自请辞职。
来,崔呈秀,你跟袁卿说说,让他安心。”
崔呈秀一脸谄媚地笑着答应,转头对着袁可立道。
“袁大人,请您尽管放心,往后都察院的所有十三道御史,不会对袁大人有一句说三道四的话,更不会参袁大人一本。
本官可以拿项上人头向袁大人保证。
至于六科给事中······”
崔呈秀有点为难,六科给事中并不是他的管辖范围,正确的说,六科给事中属于位卑权高的官员,直接对皇帝负责,并没有真正的直属上级官员。
所以崔呈秀一脸为难地看向崇祯,崇祯还有点莫名其妙的。
“糊涂玩意,你看着朕干什么玩意,朕脸上有答案吗?
好好帮朕安抚好袁爱卿才是正经。”
崇祯在心里暗骂,暗骂崔呈秀发癔症。
崇祯和崔呈秀大眼瞪小眼时间长了,直到袁可立的视线也落到了自己身上。
崇祯才有点恍然大悟,想起来这六科给事中是个独立于六部九卿之外的玩意,不归崔呈秀管理。
崇祯赶紧咳嗽两声。对着袁可立轻言抚慰道。
“袁卿放心,这六科给事中的折子,只要涉及到袁卿的,朕统统留中不发。
再有不晓事的六科给事中,继续为了弹劾你上折子,朕就让他平职调动到你身边。听你调用,随你处置。
袁卿不要客气,朕就是让这些只知道瞎嚷嚷的腐儒书生,亲身感受一下上战场的滋味。”
皇帝的话,已经是相当直白。
袁可立听得有些惶恐,这样宠信他一个外臣,实在是有些太过了。
袁可立看着崇祯意犹未尽,还想接着给他放权的样子,赶紧拱手道。
“陛下的处置是否有些过了,六科给事中的职位可是清贵至极。
只为了臣一人,折辱他们太甚,臣恐怕功未成,已成众矢之的,也实在有违祖制。”
袁可立虽然愿意做个忠臣,可不想做个孤臣。
“袁卿尽管放心,朕有意整顿这种言官不求实证,风闻奏事的风气,并不是只为了你一人。
对于这些站着说话不腰疼,叽叽喳喳没完没了的言官,朕决意整治一下。
以后谁指出问题,弹劾谴责出问题的将军文臣。
那文臣武将下去了,谴责弹劾他的言官就要替朕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负责具体实施。
以后朕的朝堂不能出现互相指责,骂来骂去,到最后没有一个人出来收拾烂场子的情况。
众口铄金,朕的肱骨重臣不能轻易被言官弹劾去官,也绝不能寒了在外面任职做实事的官员之心。
好了,第二条就这样,朕接着听听袁卿的第三条要求。”
“陛下圣明,烛照万里。
老臣的第三条要求也很简单。
军饷,充足的军饷。
而且,陛下要保证每年都能足额发放军饷。”
“哦,那袁卿打算每年要多少军饷?”
“天启四年,袁爱卿辽南一战,攻城略地千里,是我大明斩获建奴首级最多的一场战役。
此战足以证明爱卿的统帅之才。
朕对于爱卿仰慕已久,恨不能将大明九边重镇尽数托付于卿。
朕对卿,就如山水,永远相依。
至于你说的那些御史言官,会否胡乱弹劾你?
除了朕明文下旨规定,不得对四品以上大员风闻奏事之外。
为了安爱卿之心,朕招来一人与你解惑。
去,王大伴,宣魏忠贤和崔呈秀进来。”
王承恩领命而去,不一会儿,东厂执行副提督魏忠贤和都察院左都御史崔呈秀快步进来,显然两人已经殿外久候多时。
两人二话不说,进来就是抓紧磕头。
“好了,赶紧起来吧。
朕问问之前交代你二人办的事情,进展到哪里了?”
两人相视一眼,又看看旁边的袁可立。
“无妨,袁卿公忠体国,国之重臣,跟着听听也无妨。
朕信得过袁卿为人。”
袁可立听得尴尬,可场面话崇祯已经说到这,袁可立也得接着,不过他有他的看法。
袁可立起身拱手道。
“陛下信任,臣不胜惶恐感激。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老臣理当避嫌。”
说完话的袁可立,再对崇祯一拜,转身退出殿外。
崇祯帝默然,自己确实有些想当然了。
自己觉得有用的臣子,光明正大的,黑暗阴险的,这些人不一定要捏合在一起。
袁可立虽然答应了出任朕的鲁豫总督,却不代表他认同朕对阉党的处置。
崇祯有点小遗憾,作为君王,懂得用人其实就够了,不能再寻求细枝末节的完美。
那样的话,就舍本逐末了。
其实话说回来,一个合格的君王,保证手下人不是铁板一块,和和气气,是君王的基本素质。
手下官员正邪都要有,只要忠于自己就够了。
崇祯心里想着。
看着沉默不语的崇祯,魏忠贤小心开口道。
“禀皇爷,奴婢早已查清晋商在京师的各种据点和关系网,包括在朝为官的山西籍官员。
至于外派到山西镇和大同宣府镇的暗探,由于时间关系,暂时还没有收集到晋商的具体情报。
奴婢已经把一些探子安插到晋商的票行······”
“好了,太细节的事情就不要给朕说了。
你们看着办就行,朕只看结果。
什么时候时机成熟了,就告诉朕,朕来拍板收网。
朕要看看这些山西老抠,身上到底有多少银子?
要是你们年底办妥此事,魏大伴,崔爱卿,告诉你们那些人。
过新年的时候,朕把你们召集到一起,一人发一个大红包,朕决不食言。
这阵子,一直让你们吐血,也该让你们回回血了。
别磕头,不要拒绝。
你们之前有错,朕罚了,以后有功,朕也会奖励。
不要自己给自己个翻旧账,也不要瞎捉摸,有思想包袱。
朕对有用的人才,都是一视同仁的。”
“好了,今天也不是为了这件事,找你们来。
王大伴,可以让袁卿进来了。”
袁可立重新入殿,坐好听训。
“今天找你们俩来,就是为了安袁爱卿的心。
崔呈秀,刚才袁爱卿担心,他外放为官,牧守一方的时候,朝中的御史言官会没事找事,风闻奏事。
弹劾他,利用清流非议,逼迫袁爱卿自请辞职。
来,崔呈秀,你跟袁卿说说,让他安心。”
崔呈秀一脸谄媚地笑着答应,转头对着袁可立道。
“袁大人,请您尽管放心,往后都察院的所有十三道御史,不会对袁大人有一句说三道四的话,更不会参袁大人一本。
本官可以拿项上人头向袁大人保证。
至于六科给事中······”
崔呈秀有点为难,六科给事中并不是他的管辖范围,正确的说,六科给事中属于位卑权高的官员,直接对皇帝负责,并没有真正的直属上级官员。
所以崔呈秀一脸为难地看向崇祯,崇祯还有点莫名其妙的。
“糊涂玩意,你看着朕干什么玩意,朕脸上有答案吗?
好好帮朕安抚好袁爱卿才是正经。”
崇祯在心里暗骂,暗骂崔呈秀发癔症。
崇祯和崔呈秀大眼瞪小眼时间长了,直到袁可立的视线也落到了自己身上。
崇祯才有点恍然大悟,想起来这六科给事中是个独立于六部九卿之外的玩意,不归崔呈秀管理。
崇祯赶紧咳嗽两声。对着袁可立轻言抚慰道。
“袁卿放心,这六科给事中的折子,只要涉及到袁卿的,朕统统留中不发。
再有不晓事的六科给事中,继续为了弹劾你上折子,朕就让他平职调动到你身边。听你调用,随你处置。
袁卿不要客气,朕就是让这些只知道瞎嚷嚷的腐儒书生,亲身感受一下上战场的滋味。”
皇帝的话,已经是相当直白。
袁可立听得有些惶恐,这样宠信他一个外臣,实在是有些太过了。
袁可立看着崇祯意犹未尽,还想接着给他放权的样子,赶紧拱手道。
“陛下的处置是否有些过了,六科给事中的职位可是清贵至极。
只为了臣一人,折辱他们太甚,臣恐怕功未成,已成众矢之的,也实在有违祖制。”
袁可立虽然愿意做个忠臣,可不想做个孤臣。
“袁卿尽管放心,朕有意整顿这种言官不求实证,风闻奏事的风气,并不是只为了你一人。
对于这些站着说话不腰疼,叽叽喳喳没完没了的言官,朕决意整治一下。
以后谁指出问题,弹劾谴责出问题的将军文臣。
那文臣武将下去了,谴责弹劾他的言官就要替朕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负责具体实施。
以后朕的朝堂不能出现互相指责,骂来骂去,到最后没有一个人出来收拾烂场子的情况。
众口铄金,朕的肱骨重臣不能轻易被言官弹劾去官,也绝不能寒了在外面任职做实事的官员之心。
好了,第二条就这样,朕接着听听袁卿的第三条要求。”
“陛下圣明,烛照万里。
老臣的第三条要求也很简单。
军饷,充足的军饷。
而且,陛下要保证每年都能足额发放军饷。”
“哦,那袁卿打算每年要多少军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