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推心置腹
收藏【第八小说网Www.8xiaoShuo.Com】,元尊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尚书房!
礼部尚书王钝拿着一份册表恭敬递到皇帝面前,说道:“陛下,恩科北场大试的圣旨早已传遍整个北方,如今北方五省参加恩科的学子名单,籍贯也全部报到了礼部,请陛下过目!”
朱雄英打开册子,扫了一眼名单,最后看了一眼总数,顿时眉头一皱。
“怎么才一千二百多人,咱大明已经开国三十余年,北方地域辽阔,虽说不似南方繁华,人口众多,但也不至于只有千把人啊!”
“回陛下!”
老上书王钝也颇为无奈的说道:“常言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北方久经战乱,元末之时,十不存一,到了本朝开国,太上皇励精图治,休养生息三十余载,才算勉强恢复元气……”
“然洪武朝多次北征,无数的北地儿郎战死塞外,导致田垄荒芜,无人耕种,百姓艰苦,食不果腹,又岂会去读书,哎……”
朱雄英听后,瞬间沉默了,王钝说的都是实情,北方的百姓实在太苦了,既要开荒种地,缴纳赋税,又要征兵打仗,加上水灾旱灾,导致人口稀少。
没有青壮力,土地自然无法耕种,百姓吃不饱饭,哪里还有心思去读书。
如果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有高尚的道德观念也坚持不了多久……
“陛下,其实这千余考生都是各州县东拼西凑才送来的,其中不乏和臣这般岁数的老书生……”
王钝继续说道:“这千余考生多数来自山东,河南一带,如辽东之地,虽地域辽阔,然苦寒之地文风不盛,即便是一州之地才能勉强凑出一两个读书人!”
朱雄英叹息一声,感慨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文化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还是要先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
“这些学子长途跋涉前来京城参加恩科大考,本身就是一件艰难之事,你们礼部要做好准备,不可亏待了这些学子!”
“陛下放心,臣明白!”
朱雄英缓缓起身,走了下来,继续道:“其实,朕明白,新政的施行,等同于取消了朝廷对读书人的优待,所以他们对考科举也不似以往那般热情!”
“王卿,你说朕错了吗?”
王钝愣了片刻,拱手道:“君王无罪,罪在臣工!”
这个回答很是巧妙,说了等于没说,太极打的很棒。
朱雄英苦笑一声,说道:“朕是有些苛刻,总是用韩宜可去标准所有的臣子,岂不知天下只有一个韩公!”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庙堂蝇营,皆为利来,即便是朕这个天子圣人,其实也逃不过名利二字,朕何尝不是追求一个圣君的名号!”
王钝趁机说道:“陛下所说的名利是为了百姓能吃饱饭,穿上衣,为了江山社稷,如果说真有私心,那也是对天下人的真心!”
“而臣等这样的读书人也有私心,这颗私心真的就是谋私之心!”
朱雄英笑了笑,真是难得啊,难得能和臣子说上几句推心置腹的话。
身为皇帝,他总是要求所有臣子都应该像韩宜可一样,有一颗公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可这世间哪有这么多大公无私,品行与能力兼备的君子。
站在奉天殿的臣子,谁没有一颗私心,即便是刘三吾那样名满天下的大儒也不能免俗。
“哎……”
朱雄英叹息道:“朕知道你们难,朕也难啊,朕宵衣旰食,兢兢业业,不分昼夜的处理国事,朕是天下最辛苦的人!”
“可朕身居宫中,有恢弘的宫殿遮风挡雨,有专门伺候朕的宫人,朕有很多在乎的亲人,也有很多亲人在乎朕,朕的儿女衣食无忧……”
“和饥寒待毙,饱受饥苦的百姓相比,朕的生活还能算什么苦啊!”
皇帝的话让王钝瞬间感慨不已,拱手道:“陛下是天子圣君,自然不可与百姓相比,陛下自登基后,崇尚节俭,减免赋税,推行新政,实际为天下人做了很多事情,比之汉文帝也不差半分!”
这些话虽有奉承之嫌,但大多还是出于本心,朱雄英登基后的所作所为,所有人都看在眼里,除了不尊旧制,推行新政外,几乎挑不出什么毛病。
“所以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
朱雄英感慨道:“一家哭总好过一路哭,百官哭总好过百姓哭!”
“天下的读书人对朕心中有怨言,朕也能理解,朕不怪他们!”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即使天下的读书人都说新政是错的,那就继续错下去吧,朕不怕读书人口诛笔伐,朕怕的是天下的百姓骂朕!”
“读书人也好,士大夫也罢,说到底都是士绅!”
朱雄英子掌拍在御案上,郑重道:“苦一苦士绅,骂名朕来担!”
皇帝的一阵感慨,让王钝有些不知道该如何接下去了。
这话说的就有些虚伪了,我们这些当臣子的即便都死了,也不能让皇帝担骂名啊。
整个天下的读书人都在骂詹徽,骂蓝玉,骂朱允熥,也没见谁敢跳出来公然去骂朱雄英的。
……
“韩兄,你瞅啥呢?”
河南落榜学子陈丕拍了拍韩克忠的肩膀。
“听说北方各地参加恩科大考的考生都快进京了,我瞅瞅有没有同乡!”
韩克忠伸着脖子眺望着北城楼外!
自从南北榜案爆发后,朝廷下令凡是北方的落榜学子暂时全部留下,吃住全由礼部安排,准备参加夏季的恩科北场。
此时几人正在一处茶楼喝茶,陈丕望着楼下说道:“我听说恩科大考,各地来了不少考生,当今圣上真是慷慨,让礼部包了整个京城的客栈,茶馆,饭庄,供北方前来的考生居住吃饭!”
王恕附和道:“要不怎么说皇恩浩荡,当今圣上对咱们北方士子当真是不错啊!”
陈丕悠悠说道:“我是真没想到,刘三吾那样的大儒竟然暗藏私心,包庇南人,什么桃李天下,士子领袖,哼,也不过如此!”
王恕小声提醒道:“有些事不好说,也不能说,慎言,慎言!”
韩克忠感慨道:“自赵宋南渡,历经前元,南北方已经分离数百年之久,人心分离,洪武爷雄才大略,平定天下,历经艰辛统一南北,当今永兴皇帝也是圣君,绝不会让南北再次分裂!”
“南人也好,北人也罢,都是大明子民,万不能再生偏见!”
“华夏一统,同为炎黄子孙,不该再分南北,我等大明士子当齐心协力,上为江山社稷谋略,下为黎民百姓谋福,辅佐当今圣君,开万世之太平!”
尚书房!
礼部尚书王钝拿着一份册表恭敬递到皇帝面前,说道:“陛下,恩科北场大试的圣旨早已传遍整个北方,如今北方五省参加恩科的学子名单,籍贯也全部报到了礼部,请陛下过目!”
朱雄英打开册子,扫了一眼名单,最后看了一眼总数,顿时眉头一皱。
“怎么才一千二百多人,咱大明已经开国三十余年,北方地域辽阔,虽说不似南方繁华,人口众多,但也不至于只有千把人啊!”
“回陛下!”
老上书王钝也颇为无奈的说道:“常言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北方久经战乱,元末之时,十不存一,到了本朝开国,太上皇励精图治,休养生息三十余载,才算勉强恢复元气……”
“然洪武朝多次北征,无数的北地儿郎战死塞外,导致田垄荒芜,无人耕种,百姓艰苦,食不果腹,又岂会去读书,哎……”
朱雄英听后,瞬间沉默了,王钝说的都是实情,北方的百姓实在太苦了,既要开荒种地,缴纳赋税,又要征兵打仗,加上水灾旱灾,导致人口稀少。
没有青壮力,土地自然无法耕种,百姓吃不饱饭,哪里还有心思去读书。
如果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有高尚的道德观念也坚持不了多久……
“陛下,其实这千余考生都是各州县东拼西凑才送来的,其中不乏和臣这般岁数的老书生……”
王钝继续说道:“这千余考生多数来自山东,河南一带,如辽东之地,虽地域辽阔,然苦寒之地文风不盛,即便是一州之地才能勉强凑出一两个读书人!”
朱雄英叹息一声,感慨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文化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还是要先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
“这些学子长途跋涉前来京城参加恩科大考,本身就是一件艰难之事,你们礼部要做好准备,不可亏待了这些学子!”
“陛下放心,臣明白!”
朱雄英缓缓起身,走了下来,继续道:“其实,朕明白,新政的施行,等同于取消了朝廷对读书人的优待,所以他们对考科举也不似以往那般热情!”
“王卿,你说朕错了吗?”
王钝愣了片刻,拱手道:“君王无罪,罪在臣工!”
这个回答很是巧妙,说了等于没说,太极打的很棒。
朱雄英苦笑一声,说道:“朕是有些苛刻,总是用韩宜可去标准所有的臣子,岂不知天下只有一个韩公!”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庙堂蝇营,皆为利来,即便是朕这个天子圣人,其实也逃不过名利二字,朕何尝不是追求一个圣君的名号!”
王钝趁机说道:“陛下所说的名利是为了百姓能吃饱饭,穿上衣,为了江山社稷,如果说真有私心,那也是对天下人的真心!”
“而臣等这样的读书人也有私心,这颗私心真的就是谋私之心!”
朱雄英笑了笑,真是难得啊,难得能和臣子说上几句推心置腹的话。
身为皇帝,他总是要求所有臣子都应该像韩宜可一样,有一颗公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可这世间哪有这么多大公无私,品行与能力兼备的君子。
站在奉天殿的臣子,谁没有一颗私心,即便是刘三吾那样名满天下的大儒也不能免俗。
“哎……”
朱雄英叹息道:“朕知道你们难,朕也难啊,朕宵衣旰食,兢兢业业,不分昼夜的处理国事,朕是天下最辛苦的人!”
“可朕身居宫中,有恢弘的宫殿遮风挡雨,有专门伺候朕的宫人,朕有很多在乎的亲人,也有很多亲人在乎朕,朕的儿女衣食无忧……”
“和饥寒待毙,饱受饥苦的百姓相比,朕的生活还能算什么苦啊!”
皇帝的话让王钝瞬间感慨不已,拱手道:“陛下是天子圣君,自然不可与百姓相比,陛下自登基后,崇尚节俭,减免赋税,推行新政,实际为天下人做了很多事情,比之汉文帝也不差半分!”
这些话虽有奉承之嫌,但大多还是出于本心,朱雄英登基后的所作所为,所有人都看在眼里,除了不尊旧制,推行新政外,几乎挑不出什么毛病。
“所以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
朱雄英感慨道:“一家哭总好过一路哭,百官哭总好过百姓哭!”
“天下的读书人对朕心中有怨言,朕也能理解,朕不怪他们!”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即使天下的读书人都说新政是错的,那就继续错下去吧,朕不怕读书人口诛笔伐,朕怕的是天下的百姓骂朕!”
“读书人也好,士大夫也罢,说到底都是士绅!”
朱雄英子掌拍在御案上,郑重道:“苦一苦士绅,骂名朕来担!”
皇帝的一阵感慨,让王钝有些不知道该如何接下去了。
这话说的就有些虚伪了,我们这些当臣子的即便都死了,也不能让皇帝担骂名啊。
整个天下的读书人都在骂詹徽,骂蓝玉,骂朱允熥,也没见谁敢跳出来公然去骂朱雄英的。
……
“韩兄,你瞅啥呢?”
河南落榜学子陈丕拍了拍韩克忠的肩膀。
“听说北方各地参加恩科大考的考生都快进京了,我瞅瞅有没有同乡!”
韩克忠伸着脖子眺望着北城楼外!
自从南北榜案爆发后,朝廷下令凡是北方的落榜学子暂时全部留下,吃住全由礼部安排,准备参加夏季的恩科北场。
此时几人正在一处茶楼喝茶,陈丕望着楼下说道:“我听说恩科大考,各地来了不少考生,当今圣上真是慷慨,让礼部包了整个京城的客栈,茶馆,饭庄,供北方前来的考生居住吃饭!”
王恕附和道:“要不怎么说皇恩浩荡,当今圣上对咱们北方士子当真是不错啊!”
陈丕悠悠说道:“我是真没想到,刘三吾那样的大儒竟然暗藏私心,包庇南人,什么桃李天下,士子领袖,哼,也不过如此!”
王恕小声提醒道:“有些事不好说,也不能说,慎言,慎言!”
韩克忠感慨道:“自赵宋南渡,历经前元,南北方已经分离数百年之久,人心分离,洪武爷雄才大略,平定天下,历经艰辛统一南北,当今永兴皇帝也是圣君,绝不会让南北再次分裂!”
“南人也好,北人也罢,都是大明子民,万不能再生偏见!”
“华夏一统,同为炎黄子孙,不该再分南北,我等大明士子当齐心协力,上为江山社稷谋略,下为黎民百姓谋福,辅佐当今圣君,开万世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