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八小说网Www.8xiaoShuo.Com】,元尊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听完王莽的话之后,很快就有一名大儒站了出来,对着刘秀拱手道:

    “陛下,老夫以为,井田乃周代圣人之法,陛下欲重建圣人之世,恢复井田制度理所当然。”

    “然周道已衰,民不从之。秦随民意,灭芦井而置阡陌,遂一统天下,至今海内未见其弊。”

    “陛下欲违民心,追复千载绝迹,虽尧舜夏起,无百年之渐变不能行也。“

    “臣以为,当今天下初定不过数载,万民新附,井田虽古圣贤之道,诚未可施也。”

    这一番话说出来,在场的上千人顿时一阵哗然。

    井田制,那可是儒家创建者孔夫子心中的“圣王之道”。

    在场的无一不是儒家门徒,听到这种反对孔子圣王之道的言论,自然震惊不已。

    朱佑倒吸一口凉气,开口道:

    “这是中郎区博啊,他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当着陛下和这么多人的面说出这种话!”

    果然下一刻,区博就被众人的口水给淹没了。

    “简直是奇谈怪论,竟然敢违逆夫子的话语!”

    “我等儒家门徒,光复圣王之道有何不可!”

    “连夫子都敢质疑,尔还当什么儒家弟子!”

    区博听着众人的指责,表情不变,大声开口反驳。

    “我等儒家子弟,虽要遵守夫子教训,但也要为天下士人百姓谋福祉!”

    “井田制度确实不可行,那就暂缓实行又如何?”

    也有不少人觉得区博所言有理,两派吵吵嚷嚷,闹成一团。

    刘秀三人站在角落,耳边都是吵嚷声,三人置若未闻,低声讨论。

    邓禹感慨道:

    “刘兄真觉得陛下会废除井田制?”

    刘秀点了点头,一声轻笑。

    “若不废除,天下必然会大乱了。”

    朱佑皱眉道:

    “废除了天下就能安定了?”

    刘秀沉吟片刻,道:

    “那也未必,大汉两百年,弊端确实丛生。”

    “陛下想要改革,但几项改革都无疾而终,恐怕已经引来了许多人的不满。”

    改革,就是对既有规则的改动。

    无论是什么样的规则,能顺利实行下来,肯定都已经培养出了一大批的既得利益者。

    改革肯定是要触动既得利益者的蛋糕,损害他们的利益。

    就算王莽选择了停止改革,但这些既得利益者心中还会对王莽像之前那么忠诚吗?

    谁能保证王莽停止改革不是一个缓兵之计,等将来情况合适了还会继续推进?

    当王莽正式宣布一项改革起,那些既得利益者就已经和王莽离心离德了。

    这就是人性。

    就在三人低声讨论的时候,这一场大论战,双方之间的胜负也渐渐分明。

    支持废除井田制,恢复原先秦汉田地制度的人占据了大多数。

    这其实也很正常。

    能站在王莽这个皇帝面前的,要么是大臣,要么是大儒,要么是太学生。

    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都属于是大新王朝有权有势的家族。

    在这个时代,有权有势,就代表着家族之中一定有大量的田地!

    井田制是所有土地按户口均分的制度,一名男子往往只能分到一百亩左右的田地。

    这对有权有势的家族来说,显然是非常不利的。

    真正支持恢复井田制度的,一部分是孔夫子的狂热追随者,属于儒家的原教旨主义者。

    另外一部分,则是出身于真正的贫寒百姓家庭,一步步靠着自己才华奋斗走上来的。

    但这两种人加起来,数量还是太少,成为不了主流!

    西汉和大新王朝可没有什么科举,而是察举制(举孝廉)提拔官员为主。

    察举制,天然就是有利于大家族的制度。

    王莽点了点头,淡淡开口。

    “诸位都安静一下。”

    众人顿时安静下来,等待着王莽的结论。

    王莽叹息一声,开口道:

    “朕并不是想要损害大新境内士族的利益,而是想着恢复圣人古制。”

    “如今看来,井田制确实不合时宜。”

    “朕等会就下诏书,废了井田制,依旧采用前汉土地制度。”

    听到这里,明堂之中顿时就爆发出了巨大的欢呼声。

    “陛下圣明!”

    在众人的欢呼声中,邓禹和朱佑同时转头看着刘秀,表情中带着震惊。

    “真的被你说中了,刘兄。”

    “陛下真的废除井田制了。”

    “刘兄,你究竟是怎么想的,能提前猜中?”

    若是在区博开口之后刘秀才猜中,两人也不会这么惊讶。

    井田制不得民心,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但刘秀仅仅听到了今天的议题是井田制,就一下子猜出王莽要废除井田制。

    这就很了不得。

    王莽可是大新王朝的开国皇帝陛下!

    能猜中皇帝的心思,对于任何一个臣子而言,都是最最关键的一项才能。

    刘秀看着两名好友,轻声一笑。

    “两位兄台,你们家族出身虽好,但和我相比却少了一样东西。你们可知道那是什么?”

    邓禹朱佑齐齐摇头,催促道:

    “刘兄,你别卖关子了,快说吧!”

    刘秀微微一笑,环视四周,见确实无人在意自己这边三个人,才轻声开口道:

    “你们离真正的黔首百姓,还是距离太远了一些。”

    “我身处蔡阳县,经常下地耕作,黔首百姓的心思我太了解了。”

    “井田制,已经到了必须要废除的时候了。”

    刘秀在蔡阳县最喜欢的就是种田,甚至被刘演嘲笑为和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兄弟刘喜一样,一辈子只能当个农民。

    但种田,也确实让刘秀接触到了更多的底层百姓,了解底层百姓的想法。

    井田制虽名存实亡,但只要名义上还存在一天,老百姓心中对大新王朝朝廷的愤怒就多一分。

    大新王朝如今边患四起,内部动荡。

    再继续维持这个有名无实的井田制,有害无益。

    王莽只要不傻,就一定会废除掉,以尽可能地安抚民心。

    就在此时,王莽站了起来。

    王邑会意,立刻高声道:

    “今日到此为止,恭送陛下回宫!”

    众人纷纷弯腰行礼,道:

    “恭送陛下回宫!”

    看到这里,汉初世界之中,刘邦嘿嘿一笑。

    “这个刘秀小子,确实是有些意思。年纪轻轻就能预判出王莽的想法,难怪能成为大汉的光武帝。”

    萧何点头赞同道:

    “光武二字拆开,光是光复大汉,武则是指武功卓着。”

    “从这二字来看,刘秀应该是在天下大乱之后,以武力重新一统,使得天下重归汉室。”

    曹参闻言,目光微微一凝,道:

    “从视频来看,新朝若是爆发动乱,恐怕是不逊色于秦末的大动乱。”

    “刘秀只不过是蔡阳县之中一个普通士族之家的子弟,能做到这一步,确实功业惊人。”

    刘邦嗯了一声,点头道:

    “幼年丧父,叔父也不是官身,充其量算是县里大一点的地主。”

    “呵呵,而且郡县的人脉都是他叔父刘良的,和刘秀还没有直接关联。”

    “这种情况,和朕当年起家时比,可能还要差一点。”

    刘邦当年虽然也只不过是个亭长,但和当地县衙里最重要的两名吏员萧何、曹参关系都非常好。

    而且还在萧何曹参的帮助下,跟外县迁来的大族吕家结成盟友,迎娶了吕家家主的女儿吕氏。

    刘邦这些人脉,那可实实在在全是他自己的,跟别人没关系。

    说到这里,刘邦的表情突然变得古怪,开口道:

    “这么一说,刘秀这小子起家的难度好像比朕还要大一点?”

    “那岂不是等于他比朕要更强一些?”

    群臣闻言,表情也是有些古怪。

    陈平咳嗽一声,道:

    “陛下乃是开国太祖,后世子孙有些成绩,也全是因为陛下打下来的江山。”

    “刘秀作为陛下后裔,能中兴大汉,证明刘氏子孙确实出色,是当之无愧的华夏皇族。”

    “至于比较……臣想,就算是刘秀本人,也不敢说在陛下您之上,倒是无需在意了。”

    刘邦闻言哑然片刻,随后嘿嘿笑了起来。

    “也是。朕不是千古大帝又如何?朕的子孙后代是啊。”

    “朕的子孙后代不但出了一个千古大帝刘彻,还有刘秀这样的中兴之君,朕有什么不知足的?”

    听着刘邦的笑声,大殿之中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坐在一旁的皇子刘恒表情平静,心中却生出了一个想法。

    不管是刘彻还是刘秀,毕竟都是父皇几代之后的子孙了。

    难道父皇就不能像李渊一样,拥有一个堪比李世民的继承人?

    大元世界之中,忽必烈坐在皇位上,若有所思。

    “井田制确实是不行,难道只有汉唐制才是最好的选择?”

    近来,随着四等人制度的撤销,元朝内部的另外一个矛盾就慢慢浮上水面。

    那就是汉人的田地问题。

    之前北方汉人是三等人,南方汉人是四等人,都是元朝最下等的两种人。

    他们被第一等的蒙古人和第二等的色目人压榨剥削,虽然占据大元王朝人口多数,但土地却是最少的。

    现在既然汉人、蒙古人和色目人全部都平等了,那汉人内部希望获得更多土地的呼声自然也就高涨了。

    而元朝内部,有土地分吗?

    有!

    元朝出自蒙古帝国,这是一个纯正的游牧帝国。

    游牧帝国当然不可能擅长农耕。

    那问题来了,他们在征服了中原,获得了大批农田之后,怎么办?

    蒙古贵族们的答案是——放牧!

    没错,在中原放牧!

    于是,从河北到河南,从湖广到江西安徽江苏。

    大量的平原耕田直接放荒,成为了蒙古贵族们的牧场。

    汉人以前是三等四等,不敢和蒙古老爷争。

    可现在皇帝陛下说了,大家都平等了。

    你们蒙古人把我们汉人千百年的耕田全占了,我们也不需要你全部还回来,至少拿出一部分来给我们汉人当耕地,好让我们有办法养活自己吧?

    在汉人群体看来,自己的诉求一点都不过分。

    但拥有田地的蒙古贵族们就是另外的想法了。

    蒙古贵族们觉得,这些土地可是我们跟随着成吉思汗、蒙哥、忽必烈等一代代大蒙古帝王打下来的,是蒙古和大元皇帝们赏赐给我们,对我们为大蒙古帝国、大元王朝出生入死的奖励。

    我拿命拼来的奖励,凭什么还给你们这些被我们征服的汉人?

    双方之间一开始还只是打嘴炮,但随着大元王朝大规模开启科举,大规模进行汉化,越来越多的汉人官员进入朝堂之中,矛盾就开始越发激烈。

    到了最近这段时间,汉人官员和蒙古、色目官员之间几乎已经势同水火,在朝堂上也开始相互攻讦。

    今天,此时此刻,这两派官员就正在忽必烈面前争吵着。

    “我祖父和父亲跟随过成吉思汗和蒙古大汗才打下来的土地,凭什么让出来给你们?”

    “那是我们汉人世世代代耕作了几千年的土地,你们拿来当养马的草场,导致大元粮食收成一年不如一年,国库空虚,就应该退牧还耕!”

    “退牧还耕?行啊,有种你们和我们打啊,信不信我一只手都捏死你们这些没用的汉人?”

    “打就打啊,谁怕谁?有了火枪,你真以为骑兵还算兵中之王?”

    ……

    “够了!”

    忽必烈心烦意乱,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都是大元的臣子,吵来吵去的像什么样子!”

    “都给朕滚出去,别在这里烦朕!”

    群臣闻言,只能退下。

    只是离去之时,汉人臣子和蒙古、色目臣子各走各的,泾渭分明。

    忽必烈默然片刻,看着被留下来的刘秉忠苦笑一声。

    “刘卿家,你的这个汉化主意,可真是害苦朕了!”

    “你得给朕想个办法,收拾一下这个烂摊子!”

    刘秉忠脸颊抽动,心中也有几分无奈。

    汉化的主意确实是刘秉忠提出来的,但忽必烈这个皇帝要是不点头,大元的汉化怎么可能推得动?

    这分明就是甩锅嘛!

    好在刘秉忠也确实是有了主意。

    他毕竟是如今的大元丞相,忽必烈麾下最为倚重的谋士。

    能在蒙古人建立的帝国之中以汉人之身坐到这个位置上的人,又怎么可能没有足够才华?

    刘秉忠微笑开口:

    “陛下,臣确实有一个能让双方都满意,嗯,至少是大体满意的方案。”

    忽必烈眼睛一亮,开口道:

    “那还不快快道来!”

    刘秉忠笑道:

    “双方争执的核心,其实就是土地!”

    “那么,大元只需要获得更多的土地,问题不就解决了?”

    忽必烈愣了一下,片刻之后缓缓开口。

    “你的意思是……对外扩张?”

    刘秉忠点头道:

    “正是。开疆拓土,更多的土地不就来了吗?”

    “臣实话实说,中原的土地原本就更加适合耕作,越往南就越不适合养马,陛下应该是认同的吧?”

    忽必烈微微点头。

    养马可不是说有草场就行的。

    得有地方让马儿奔驰,还得有足够适合的气候。

    蒙古帝国当年之所以能一路西征,最远打到了中欧和埃及,就和蒙古马的习性有关。

    蒙古马和西域的汗血宝马、西亚的阿拉伯马比起来,速度其实是慢的。

    汗血宝马能日行千里,同样的时间蒙古马可能也就六七百里。

    但蒙古马却也有汗血宝马和阿拉伯马不具备的优点,那就是强悍的耐力,以及对食物的低需求。

    汗血宝马和阿拉伯马是很能跑,但如果真要每天日行千里,跑个几天,最多十天半个月,马就彻底废了。

    在平日,汗血宝马和阿拉伯马更是需要悉心照料,丝毫怠慢不得。

    蒙古马不同,这种马是出生在蒙古高原上。

    蒙古高原的气候是很差的,尤其漠北气候极其恶劣,每逢冬季大雪灾,连世世代代居住的游牧民都大量冻死,更何况是马?

    而蒙古人的大本营哈拉和林,就在漠北!

    正是在这种极端的恶劣气候下,培养出了蒙古马好养活,强耐力的优点。

    蒙古马可以连续不断地以自己的极限速度,奔驰超过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正是因为拥有这种独一无二的特质,蒙古帝国的骑兵大军才能翻越中亚、西亚、东欧的万里草原,一路打到匈牙利境内。

    也是因为蒙古马的这种特质,才有了蒙古骑兵天下无敌的“曼古歹”战术。

    刘秉忠悠悠开口:

    “来自草原的蒙古马,至今已经在中原地区养了多年。”

    “有司禀报,在中原地区养出的蒙古马后代,无论是耐力还是存活率都低了很多。”

    “陛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养马也是同样的道理。”

    “大漠草原种不出好粮食,中原的平原也养不出好马,那陛下又何必逆天而行?”

    忽必烈被说服了。

    “那刘卿家的意思是,让朕西征?”

    既然是讨论养马,那打下来的地盘就必须得适合养马。

    南边的东南亚(比中原更热)、北边的西伯利亚(比漠北更冷)自然是第一批排除的。

    东边就是辽阔的大海,更不用说。

    那就只能是西边!

    刘秉忠点头笑道:

    “没错,臣认为,必须要西征!”

    “察合台汗国占据的西域,那是出产汗血宝马的地方。”

    “再往西是金帐汗国占据的中亚、东亚、东欧,那里大草原连成一片,更是绝佳的养马地。”

    “对了,还有伊尔汗国,他们那里出产的阿拉伯马和汗血宝马齐名,当然也是一等一的养马地。”

    “大元只要把这些地方打下来,再封给有战功的蒙古贵族们去当马场,把中原退牧还耕重新变为耕地。”

    “如此一来,蒙古贵族们得到了比中原更好的牧场,汉人得到了祖祖辈辈传承的耕地。”

    “而陛下您,不但扩张了疆域,也获得了所有人的感激,以及国库内更多的粮食和更优良的战马。”

    “这难道不是皆大欢喜吗?”

    忽必烈哈哈地笑了起来。

    “好,很好,非常好!”

    “这确实是一个好主意。”

    “察合台汗国和金帐汗国,支持阿里不哥和朕作对这么多年,朕早就想要灭掉他们了。”

    “既如此,那就安排下去吧。”

    “准备西征!”

    忽必烈双目之中,燃烧着火焰。

    下一次的金幕评分,大元王朝是肯定会参与其中的。

    既然已经确定要融入华夏,那么大元王朝就一定要拿到高分。

    甚至……满分!

    忽必烈的话,掷地有声。

    这是传承自伟大的成吉思汗黄金家族血脉的骄傲,是大元开国皇帝的自信!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王莽废除了井田制,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新朝内部的矛盾。】

    【但改革并不是说说话而已,在井田制的实施和恢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一部分人失去了土地,利益受到损害。】

    【而朝廷自然是不会对他们进行任何弥补的,这些人对新朝和王莽同样怀恨在心。】

    【在对外战争中,由于新朝几乎和所有外族开战导致兵力不足,只能选择在国内大量征兵。】

    【但新朝又缺乏一举击溃所有外族的能力,导致国境线上烽火连年,边疆百姓大量成为流民,内地百姓也因为战争的征召导致田地荒废。】

    【如果说西汉末年就已经十分虚弱,那么新朝则是在西汉末年的基础上,变得一天比一天更加虚弱。】

    【但上天并不是没有给王莽机会,就在王莽左支右绌的时候,一封来自匈奴的信送到了皇宫之中。】

    王莽看着面前的这封信,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匈奴单于死了?”

    原先的匈奴单于号称“乌珠留若鞮单于”,名囊知牙斯,就是和新朝连年交战的那个。

    但囊知牙斯已经死了。

    如今刚刚继位的匈奴单于是囊知牙斯的弟弟,单名一个“咸”字,号称“乌累若鞮单于”。

    这位乌累若鞮单于是在一番内战之后上位的,根基并不稳固。

    送来这封信,也是希望和新朝暂时休战,并向新朝求公主和亲。

    将信件给几名心腹传阅之后,王莽道:

    “各位卿家,你们是什么建议?”

    此时王莽的头号心腹王舜已经去世,平晏、王邑、甄丰、甄邯、刘歆等人属于新朝的核心重臣。

    刘歆沉吟片刻,开口道:

    “陛下,边疆各族叛乱,以匈奴最甚,危害最大。”

    “若是能暂时安抚匈奴,大新就可集结兵力一举击破下句丽(高句丽)、句町等小族,让四夷安定。”

    “如此不失为上策。”

    听到刘歆的话,王莽不免有些心动。

    但刘歆话音刚落,王邑就站出来,大声反驳。

    “陛下,眼下正是削弱和灭亡匈奴的绝佳时机,怎么能跟匈奴谈什么和亲?”

    灭亡匈奴?

    王莽双目猛然射出精光。

    这可是连汉武帝都没做到的丰功伟业啊!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大明:燕王世子的非凡历程 四合院:系统逼迫下和众禽兽恶斗 穿宋,造反!【变宋】 我朱标不当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 开局荒年娶娇妻,我有商城我无敌 五胡屠夫 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我也是皇叔 我在现代留过学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