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7章 摆正位置
收藏【第八小说网Www.8xiaoShuo.Com】,元尊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1982年的中秋佳节过后,秋风带着几分凉意……
随着电影《风雨英雄》在京城热映,曹卫国出了一波名,在影视界变得炙手可热。
而自从周永建大刀阔斧的搞改革后,他已经很少在红星轧钢厂露面,反而更多的时间出现在作协、电影厂、电视台、书画协会……这些地方。
作协的聚会上,人声鼎沸,却又不失文人墨客特有的那份宁静。
几张长桌旁,或坐或立的人们手中都拿着报纸,讨论声此起彼伏。
曹卫国一出现,便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他微笑着与众人握手,随后在一张空桌旁坐下,桌上早已摆放好了几份《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头条赫然是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的逝世。
“卫国,你终于来了!”
坐在他旁边的是一位年近花甲的记者老李。
他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恭喜你一战成名啊,《风雨英雄》可是现在最受欢迎的电影。”
曹卫国谦虚道:“这主要还是剧组的功劳和所有演员的努力,我只是提供了一个剧本。”
作家老田笑道:“卫国你能写出《风雨英雄》这么优秀的剧本,我是真的没想到,特别是那些英雄人物面对民族大义和个人命运的抉择,让人印象深刻,感人肺腑。”
曹卫国微微一笑:“艺术源于生活,我的创作源于历史,源于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我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弘扬革命先烈的爱国情怀,用心去捕捉这些时代的脉搏,用笔触去记录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让后人能够从中汲取力量。”
作家老沈点头:“是啊,万事不离其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你们看看报纸上的新闻,苏联的变化何其之大?就是因为他们的官员背离了初心……”
随着话题的深入,讨论逐渐从苏联的社会转向了文化。
有人提到了苏联文学的辉煌成就,如普希金、托尔斯泰、高尔基等文学巨匠的作品;也有人谈到了苏联文学对世界文学的贡献,如《战争与和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经典着作。
而那些文学巨匠和文学着作的根源是当时苏联的社会生活。
可是现在的苏联,还是曾经的苏联吗?
还能出现这样的文学着作吗?
这值得令人深思。
“其实,无论是文学还是电影,都是文化的载体,它们跨越国界,传递着人类共同的情感与价值观。”
“苏联文学的辉煌与衰落,对我们来说既是警醒也是启示。”
一群文学界的精英围坐在一起,眼神中既有对过往辉煌的憧憬,也有对当前现状的忧虑。
“同志们,我们不得不正视,苏联的社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
一位年长的作家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曾经的苏联是何等的骄傲,是社会主义的灯塔,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希望?那时的苏联,文学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到《日瓦戈医生》,每一部作品都是对人性、对社会深刻的探索与颂扬。”
话音刚落,一位头发花白的女作家接过话茬,她的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感:“是啊,那时的我们,可以在文字中看到一个理想的世界,仿佛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
“但如今,腐败如同蛀虫般侵蚀着这个国家,官僚主义的阴影笼罩着人民,文学也未能幸免。”
她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整理思绪,然后继续说道:“我记得,几年前我在苏联的同学,还满怀激情地创作了一部关于工人阶级奋斗史的小说,试图通过他们的故事展现苏联的坚韧与力量。”
“但是后来,我那个同学把作品提交给出版社时,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出版社的书记告诉他,这样的题材已经过时,人民需要的是更‘符合时代潮流’的作品。”
这时,一位中年作家站了起来:“前辈们,我理解你们的感受,但我认为,正是这样的时刻,文学更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不能因为环境的改变就放弃对真理的追求,对美好的向往。”
他的话语如同一股清流,瞬间激活了整个房间的氛围。
一位老诗人轻轻拍打着桌面,赞许道:“说得好,年轻人!文学的力量,就在于它能穿透时间的迷雾,直击人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不应忘记自己的使命,用文字记录历史,用情感触动灵魂。”
随着讨论的深入,更多的声音加入了进来。
有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在苏联各地采风的经历,那些淳朴的民风、壮丽的自然风光,与如今的社会现状形成了鲜明对比;
有人则分享了自己在创作中遇到的困境与坚持,以及那些因揭露现实而遭受打压的故事;
还有人则提出了对未来文学发展的展望和感悟,对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景。
相比于昔日的老大哥,现在的中华民族可是朝气蓬勃,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冉冉升起,光芒万丈。
房间中的空气仿佛都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充盈,那是对文学的热爱,对正义的执着,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虽然窗外阴云密布,但每个人的心中都仿佛点亮了一盏明灯,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
就在曹卫国与作协的前辈们交流文学的时候,周新民正对着周永建倒抱怨:“叔,你还留着曹卫国这个碍眼的家伙干嘛?只要他在集团一天,我这心里就好像堵着一块大石头。”
周永建坐在对面办公桌后,嘴角挂着一抹温和却深不可测的笑容。
他轻轻转动着手中的茶杯,热气袅袅上升,模糊了他眼中的精光:“新民啊,你还是太年轻,不懂这世间的许多道理。”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这是古训,也是智慧。”
“曹卫国虽然曾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但如今他已然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对我们构不成任何的阻碍。”
周新民不满道:“叔,你这是妇人之仁!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现在他看学乖了,不参与集团的事务了,可谁又能保证这不是他的障眼法?”
“还有,他手底下的那些人,还有那些外商,可都是死心塌地地跟着他。”
“尤其是汽车厂那边,大事小事都想着找他,这不是明摆着没把您放在眼里吗?”
周永建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新民,你看到的只是表面,汽车厂的项目,确实有不少人倾向于曹卫国,但那是因为他在过去的项目中展现出了能力和信誉,我们红星集团要的是长远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得失,而且,我们要有容人之量。”
周新民显然无法接受这样的解释:“叔,您不能这么看问题!我知道您一直希望集团能够平稳过渡,但您想过没有,如果现在不趁机把曹卫国和他的势力彻底清除,等汽车厂建成投产,功劳簿上可就没有您的名字了!到时候,您的努力都会成了为曹卫国做嫁衣。”
周永建语重心长地说:“新民,你错了,真正的成功,不是靠排挤对手得来的,而是靠自身的实力和成绩,曹卫国即便再有能耐,也只是一个人。”
“红星集团之所以能走到今天,靠的不是他一个人!”
“你大可不必担心他会抢走什么功劳,因为真正的功劳,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
周新民:“叔,你就是太心善,你相信我,留着他一定是个祸害。”
周永建面色一沉:“怎么?这么着急把曹卫国赶走了,让你当总经理?你有这个资格吗?你搞得定那些外商吗?”
周新民笑道:“叔,我年轻,资历浅,不够格儿,可是我大舅是的资历一定够,他在汉东省委工作了这么多年,一直想要调回京城,来咱们红星集团当总经理,那不是正合适吗?”
周永建:“你大舅现在是正厅,级别不够。”
周新民不以为然的笑道:“级别够不够,还不是您一句话,只要您点头,再让老爷子打个招呼,正厅挪一挪不就是副部了,叔,自家人终究是自家人,外人靠不住的。”
1982年的中秋佳节过后,秋风带着几分凉意……
随着电影《风雨英雄》在京城热映,曹卫国出了一波名,在影视界变得炙手可热。
而自从周永建大刀阔斧的搞改革后,他已经很少在红星轧钢厂露面,反而更多的时间出现在作协、电影厂、电视台、书画协会……这些地方。
作协的聚会上,人声鼎沸,却又不失文人墨客特有的那份宁静。
几张长桌旁,或坐或立的人们手中都拿着报纸,讨论声此起彼伏。
曹卫国一出现,便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他微笑着与众人握手,随后在一张空桌旁坐下,桌上早已摆放好了几份《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头条赫然是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的逝世。
“卫国,你终于来了!”
坐在他旁边的是一位年近花甲的记者老李。
他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恭喜你一战成名啊,《风雨英雄》可是现在最受欢迎的电影。”
曹卫国谦虚道:“这主要还是剧组的功劳和所有演员的努力,我只是提供了一个剧本。”
作家老田笑道:“卫国你能写出《风雨英雄》这么优秀的剧本,我是真的没想到,特别是那些英雄人物面对民族大义和个人命运的抉择,让人印象深刻,感人肺腑。”
曹卫国微微一笑:“艺术源于生活,我的创作源于历史,源于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我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弘扬革命先烈的爱国情怀,用心去捕捉这些时代的脉搏,用笔触去记录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让后人能够从中汲取力量。”
作家老沈点头:“是啊,万事不离其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你们看看报纸上的新闻,苏联的变化何其之大?就是因为他们的官员背离了初心……”
随着话题的深入,讨论逐渐从苏联的社会转向了文化。
有人提到了苏联文学的辉煌成就,如普希金、托尔斯泰、高尔基等文学巨匠的作品;也有人谈到了苏联文学对世界文学的贡献,如《战争与和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经典着作。
而那些文学巨匠和文学着作的根源是当时苏联的社会生活。
可是现在的苏联,还是曾经的苏联吗?
还能出现这样的文学着作吗?
这值得令人深思。
“其实,无论是文学还是电影,都是文化的载体,它们跨越国界,传递着人类共同的情感与价值观。”
“苏联文学的辉煌与衰落,对我们来说既是警醒也是启示。”
一群文学界的精英围坐在一起,眼神中既有对过往辉煌的憧憬,也有对当前现状的忧虑。
“同志们,我们不得不正视,苏联的社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
一位年长的作家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曾经的苏联是何等的骄傲,是社会主义的灯塔,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希望?那时的苏联,文学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到《日瓦戈医生》,每一部作品都是对人性、对社会深刻的探索与颂扬。”
话音刚落,一位头发花白的女作家接过话茬,她的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感:“是啊,那时的我们,可以在文字中看到一个理想的世界,仿佛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
“但如今,腐败如同蛀虫般侵蚀着这个国家,官僚主义的阴影笼罩着人民,文学也未能幸免。”
她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整理思绪,然后继续说道:“我记得,几年前我在苏联的同学,还满怀激情地创作了一部关于工人阶级奋斗史的小说,试图通过他们的故事展现苏联的坚韧与力量。”
“但是后来,我那个同学把作品提交给出版社时,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出版社的书记告诉他,这样的题材已经过时,人民需要的是更‘符合时代潮流’的作品。”
这时,一位中年作家站了起来:“前辈们,我理解你们的感受,但我认为,正是这样的时刻,文学更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不能因为环境的改变就放弃对真理的追求,对美好的向往。”
他的话语如同一股清流,瞬间激活了整个房间的氛围。
一位老诗人轻轻拍打着桌面,赞许道:“说得好,年轻人!文学的力量,就在于它能穿透时间的迷雾,直击人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不应忘记自己的使命,用文字记录历史,用情感触动灵魂。”
随着讨论的深入,更多的声音加入了进来。
有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在苏联各地采风的经历,那些淳朴的民风、壮丽的自然风光,与如今的社会现状形成了鲜明对比;
有人则分享了自己在创作中遇到的困境与坚持,以及那些因揭露现实而遭受打压的故事;
还有人则提出了对未来文学发展的展望和感悟,对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景。
相比于昔日的老大哥,现在的中华民族可是朝气蓬勃,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冉冉升起,光芒万丈。
房间中的空气仿佛都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充盈,那是对文学的热爱,对正义的执着,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虽然窗外阴云密布,但每个人的心中都仿佛点亮了一盏明灯,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
就在曹卫国与作协的前辈们交流文学的时候,周新民正对着周永建倒抱怨:“叔,你还留着曹卫国这个碍眼的家伙干嘛?只要他在集团一天,我这心里就好像堵着一块大石头。”
周永建坐在对面办公桌后,嘴角挂着一抹温和却深不可测的笑容。
他轻轻转动着手中的茶杯,热气袅袅上升,模糊了他眼中的精光:“新民啊,你还是太年轻,不懂这世间的许多道理。”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这是古训,也是智慧。”
“曹卫国虽然曾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但如今他已然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对我们构不成任何的阻碍。”
周新民不满道:“叔,你这是妇人之仁!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现在他看学乖了,不参与集团的事务了,可谁又能保证这不是他的障眼法?”
“还有,他手底下的那些人,还有那些外商,可都是死心塌地地跟着他。”
“尤其是汽车厂那边,大事小事都想着找他,这不是明摆着没把您放在眼里吗?”
周永建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新民,你看到的只是表面,汽车厂的项目,确实有不少人倾向于曹卫国,但那是因为他在过去的项目中展现出了能力和信誉,我们红星集团要的是长远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得失,而且,我们要有容人之量。”
周新民显然无法接受这样的解释:“叔,您不能这么看问题!我知道您一直希望集团能够平稳过渡,但您想过没有,如果现在不趁机把曹卫国和他的势力彻底清除,等汽车厂建成投产,功劳簿上可就没有您的名字了!到时候,您的努力都会成了为曹卫国做嫁衣。”
周永建语重心长地说:“新民,你错了,真正的成功,不是靠排挤对手得来的,而是靠自身的实力和成绩,曹卫国即便再有能耐,也只是一个人。”
“红星集团之所以能走到今天,靠的不是他一个人!”
“你大可不必担心他会抢走什么功劳,因为真正的功劳,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
周新民:“叔,你就是太心善,你相信我,留着他一定是个祸害。”
周永建面色一沉:“怎么?这么着急把曹卫国赶走了,让你当总经理?你有这个资格吗?你搞得定那些外商吗?”
周新民笑道:“叔,我年轻,资历浅,不够格儿,可是我大舅是的资历一定够,他在汉东省委工作了这么多年,一直想要调回京城,来咱们红星集团当总经理,那不是正合适吗?”
周永建:“你大舅现在是正厅,级别不够。”
周新民不以为然的笑道:“级别够不够,还不是您一句话,只要您点头,再让老爷子打个招呼,正厅挪一挪不就是副部了,叔,自家人终究是自家人,外人靠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