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八小说网Www.8xiaoShuo.Com】,元尊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俪君安安静静地享用着第二顿早饭。崔嬷嬷心里惦记着东院那边,先赶过去帮吕嬷嬷处理事情了。
李俪君也不着急。邵娘子这时候已经起来了,正好可以向她询问情报。
邵娘子虽说性子软,动不动就哭哭啼啼的,但其实人并不愚蠢,相反还挺聪明,就是天生悲观主义,什么事都爱往坏里想。可正因为她是这样的性格,平日里往往会注意到那些不太友好的讯息,对于外人,也时时抱着戒备之心,不会轻易相信。李俪君身边的人里有不少傻白甜,现在正需要一个爱泼冷水的人提点一二。
邵娘子知道的事情比她预料的还多。身为崔嬷嬷的儿媳妇,本身却是隋王府出身的奴婢,她对于王府内部与陈家那边的人际关系,都了解得一清二楚,甚至还知道谁与谁有怨,谁与谁有亲,谁心里更向着陈氏,谁又暗地里与小杨氏一方的人牵扯不清,又或是与窦王妃母子一系关系紧密……
很多事情若不是邵娘子说,李俪君根本就想不到。幸好她今天向邵娘子打听了,否则就凭她记忆中的那点情报,还真没那么容易算计到小杨氏呢!
李俪君又做了几页笔记,心中的计划轮廓也越发清晰了。
邵娘子有些担心地看着她:“小娘子打听这许多事,是想做什么?如今王妃愿意出面庇护小娘子,小娘子便暂时将事情交给王妃处置,不好么?你年纪还小呢,又受着伤,还是安心静养为上。等你好了,什么事做不得?偏要在这时候耗费心神……”
李俪君抬头冲她笑笑:“乳娘放心,我好着呢,不会有事的。”
邵娘子叹气:“明明伤口还痛得睡不着觉呢,却还要哄我们开心……”
李俪君咳了一声,二红偷笑了一下,凑到邵娘子耳边低语几句,后者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神色也放松许多。但她还是再次提醒了李俪君:“就算小娘子伤得不重,也该装出个样子来,不能光在外人面前说说就算了。谁知道这园子里有没有别人的耳目呢?万一叫人发现了,往嗣王面前告上一状,小娘子要如何辩解?医师如今未必会象从前那样,事事都愿意站在我们这一边的……”
李俪君只得做出了许多承诺,听见两位嬷嬷的说话声靠近了水阁,连忙问:“是嬷嬷们回来了吗?”这才把邵娘子的注意力给转移开了。
邵娘子迎了出去,果然是崔嬷嬷与吕嬷嬷过来了。她们没有带随从,进门后还命二红在门外守着,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聚在李俪君卧室中,与她商量闹贼的事。
吕嬷嬷道:“若不是阿崔提起,老奴真真没想到那小杨氏还有可能是想往娘子头上泼脏水,才会特地叫人来偷东西!老奴还以为她只是想找借口把我们全都赶出王府呢!幸好小娘子聪慧,才不曾叫那贱人钻了空子!”
李俪君摆摆手,问她:“偷东西的人可招供了?有没有人证或物证能指证杨娘子?”
吕嬷嬷叹了口气:“有两个丫头得了阿马给的荷包,里头装了些金瓜子,但上头没有印记,证明不了什么。哪怕有人证,嗣王也未必会相信。”
崔嬷嬷在旁冷笑:“若不是小杨氏心存不轨,她为何让人去偷娘子的手帕?上头还绣了娘子的印记呢!”
原来崔嬷嬷方才回东院,还真帮上了大忙。没有她提醒,吕嬷嬷是绝对不会对那块失窃的手帕起疑心的,只当那是偷财物的侍女随手拿了块帕子包裹赃物。现在她们都认为,这定是小杨氏故意叫人偷的。什么首饰财物都是附带,是掩饰,有陈氏印记的帕子才是她真正想要的东西!
几个做了贼的侍女被审了一夜,越发害怕了,方才已经有人招供,承认小杨氏特地让她去偷嗣王妃的贴身物件,什么手帕、披帛、荷包、玉佩……都可以,若有贴身衣物就更好了!那侍女心知事关重大,不敢真的朝陈氏的内衣物下手,只得随意找了块帕子交差。不过她如今知道错了,愿意在人前指证小杨氏。
李俪君对这份口供的真实性不置可否,并不指望这样的指控能在父亲李玳面前起到什么作用。她只是吩咐两位嬷嬷,记得把那几个贼——连同愿意指证小杨氏的那名侍女——交给窦王妃处置。反正如今在隋王府,窦王妃就是当家的主母,内院事务交给她是应该的。
除此之外,嬷嬷们也要时刻留意着西院那边的动静,千万不要真让人钻了空子。陈氏已逝,李俪君搬到水阁养伤,两人的院子都暂时没有了主人坐镇,需得紧守门户,别让人算计了去。
至于底下的奴婢,若是有意留下,那自然没说的,她们会安排好各人的差使与今后的待遇;但若是不愿意留下,那也不必强求。只要不是象那几个做了贼的侍女一般被人收买了叛主的,都可以放手。大家好聚好散,今后还在一个王府里生活,留点香火情,说不定将来还有用得着人家的地方。
但那些行迹可疑,却没有露出明显破绽的人,李俪君就主张先借着母亲陈氏丧事的名头,把人送去守墓或为故主祈福,又或是送去陈氏陪嫁的田庄里做事,慢慢观察着再说。反正人到了陈氏的田庄,就相当于到了自家的地盘,还怕他们会跑了不成?日久见人心,用这种方法,也不怕会冤枉了谁。
两位嬷嬷对李俪君的处置方案都没有异议,心里还觉得小娘子果然是长大了,前几日还只知道憨吃憨玩,如今却能井井有条地安排下人的去处,真不愧是老太爷与娘子的亲骨肉,天生的聪明能干!
崔嬷嬷还表示,小娘子昨天吩咐的事,她已经让儿子传话下去了。虽然暂时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离开,但听说的人都赞叹小娘子仁义厚道,有外祖遗风呢。但凡不是丧了良心的人,就算真的离开了,心里也会念着小娘子的恩典,不敢做出投敌背主之举的。
崔嬷嬷小声表示:“做惯了生意的人,心里都有杆秤,即使仰慕人家高门大户的贵人们风光,日子还是要自己踏实过的。与其去投奔害死了娘子的仇人,还不如另寻靠山。长安城里急需人手打理家业的贵人多了去了,投奔谁不行呢?谁不想找个厚道的主家,将来能安心过日子,不会轻易被舍了性命前程去?小杨氏娘家也不是什么显赫高门,风光的是别的房头,本家也并非人人与她一条心,还轮不到她耀武扬威!”
崔嬷嬷举了个例子,比如今天早上来吊唁的杨家老夫人与几位郎君,就明摆着跟大郎俭让、大娘子俶君更亲近,并不赞同小杨氏对三娘子妍君的教导。小杨氏要请老夫人去后宅吃茶,顺便看看四郎,也被她拒了。
杨家老夫人本想来看望李俪君的,窦王妃推说孩子要养伤,婉拒了,他们一行人便去了李俭让的屋子,还把小杨氏拒之门外呢,也不知道都谈了些什么,足足过了一个时辰方才告辞离开。
李俪君安安静静地享用着第二顿早饭。崔嬷嬷心里惦记着东院那边,先赶过去帮吕嬷嬷处理事情了。
李俪君也不着急。邵娘子这时候已经起来了,正好可以向她询问情报。
邵娘子虽说性子软,动不动就哭哭啼啼的,但其实人并不愚蠢,相反还挺聪明,就是天生悲观主义,什么事都爱往坏里想。可正因为她是这样的性格,平日里往往会注意到那些不太友好的讯息,对于外人,也时时抱着戒备之心,不会轻易相信。李俪君身边的人里有不少傻白甜,现在正需要一个爱泼冷水的人提点一二。
邵娘子知道的事情比她预料的还多。身为崔嬷嬷的儿媳妇,本身却是隋王府出身的奴婢,她对于王府内部与陈家那边的人际关系,都了解得一清二楚,甚至还知道谁与谁有怨,谁与谁有亲,谁心里更向着陈氏,谁又暗地里与小杨氏一方的人牵扯不清,又或是与窦王妃母子一系关系紧密……
很多事情若不是邵娘子说,李俪君根本就想不到。幸好她今天向邵娘子打听了,否则就凭她记忆中的那点情报,还真没那么容易算计到小杨氏呢!
李俪君又做了几页笔记,心中的计划轮廓也越发清晰了。
邵娘子有些担心地看着她:“小娘子打听这许多事,是想做什么?如今王妃愿意出面庇护小娘子,小娘子便暂时将事情交给王妃处置,不好么?你年纪还小呢,又受着伤,还是安心静养为上。等你好了,什么事做不得?偏要在这时候耗费心神……”
李俪君抬头冲她笑笑:“乳娘放心,我好着呢,不会有事的。”
邵娘子叹气:“明明伤口还痛得睡不着觉呢,却还要哄我们开心……”
李俪君咳了一声,二红偷笑了一下,凑到邵娘子耳边低语几句,后者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神色也放松许多。但她还是再次提醒了李俪君:“就算小娘子伤得不重,也该装出个样子来,不能光在外人面前说说就算了。谁知道这园子里有没有别人的耳目呢?万一叫人发现了,往嗣王面前告上一状,小娘子要如何辩解?医师如今未必会象从前那样,事事都愿意站在我们这一边的……”
李俪君只得做出了许多承诺,听见两位嬷嬷的说话声靠近了水阁,连忙问:“是嬷嬷们回来了吗?”这才把邵娘子的注意力给转移开了。
邵娘子迎了出去,果然是崔嬷嬷与吕嬷嬷过来了。她们没有带随从,进门后还命二红在门外守着,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聚在李俪君卧室中,与她商量闹贼的事。
吕嬷嬷道:“若不是阿崔提起,老奴真真没想到那小杨氏还有可能是想往娘子头上泼脏水,才会特地叫人来偷东西!老奴还以为她只是想找借口把我们全都赶出王府呢!幸好小娘子聪慧,才不曾叫那贱人钻了空子!”
李俪君摆摆手,问她:“偷东西的人可招供了?有没有人证或物证能指证杨娘子?”
吕嬷嬷叹了口气:“有两个丫头得了阿马给的荷包,里头装了些金瓜子,但上头没有印记,证明不了什么。哪怕有人证,嗣王也未必会相信。”
崔嬷嬷在旁冷笑:“若不是小杨氏心存不轨,她为何让人去偷娘子的手帕?上头还绣了娘子的印记呢!”
原来崔嬷嬷方才回东院,还真帮上了大忙。没有她提醒,吕嬷嬷是绝对不会对那块失窃的手帕起疑心的,只当那是偷财物的侍女随手拿了块帕子包裹赃物。现在她们都认为,这定是小杨氏故意叫人偷的。什么首饰财物都是附带,是掩饰,有陈氏印记的帕子才是她真正想要的东西!
几个做了贼的侍女被审了一夜,越发害怕了,方才已经有人招供,承认小杨氏特地让她去偷嗣王妃的贴身物件,什么手帕、披帛、荷包、玉佩……都可以,若有贴身衣物就更好了!那侍女心知事关重大,不敢真的朝陈氏的内衣物下手,只得随意找了块帕子交差。不过她如今知道错了,愿意在人前指证小杨氏。
李俪君对这份口供的真实性不置可否,并不指望这样的指控能在父亲李玳面前起到什么作用。她只是吩咐两位嬷嬷,记得把那几个贼——连同愿意指证小杨氏的那名侍女——交给窦王妃处置。反正如今在隋王府,窦王妃就是当家的主母,内院事务交给她是应该的。
除此之外,嬷嬷们也要时刻留意着西院那边的动静,千万不要真让人钻了空子。陈氏已逝,李俪君搬到水阁养伤,两人的院子都暂时没有了主人坐镇,需得紧守门户,别让人算计了去。
至于底下的奴婢,若是有意留下,那自然没说的,她们会安排好各人的差使与今后的待遇;但若是不愿意留下,那也不必强求。只要不是象那几个做了贼的侍女一般被人收买了叛主的,都可以放手。大家好聚好散,今后还在一个王府里生活,留点香火情,说不定将来还有用得着人家的地方。
但那些行迹可疑,却没有露出明显破绽的人,李俪君就主张先借着母亲陈氏丧事的名头,把人送去守墓或为故主祈福,又或是送去陈氏陪嫁的田庄里做事,慢慢观察着再说。反正人到了陈氏的田庄,就相当于到了自家的地盘,还怕他们会跑了不成?日久见人心,用这种方法,也不怕会冤枉了谁。
两位嬷嬷对李俪君的处置方案都没有异议,心里还觉得小娘子果然是长大了,前几日还只知道憨吃憨玩,如今却能井井有条地安排下人的去处,真不愧是老太爷与娘子的亲骨肉,天生的聪明能干!
崔嬷嬷还表示,小娘子昨天吩咐的事,她已经让儿子传话下去了。虽然暂时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离开,但听说的人都赞叹小娘子仁义厚道,有外祖遗风呢。但凡不是丧了良心的人,就算真的离开了,心里也会念着小娘子的恩典,不敢做出投敌背主之举的。
崔嬷嬷小声表示:“做惯了生意的人,心里都有杆秤,即使仰慕人家高门大户的贵人们风光,日子还是要自己踏实过的。与其去投奔害死了娘子的仇人,还不如另寻靠山。长安城里急需人手打理家业的贵人多了去了,投奔谁不行呢?谁不想找个厚道的主家,将来能安心过日子,不会轻易被舍了性命前程去?小杨氏娘家也不是什么显赫高门,风光的是别的房头,本家也并非人人与她一条心,还轮不到她耀武扬威!”
崔嬷嬷举了个例子,比如今天早上来吊唁的杨家老夫人与几位郎君,就明摆着跟大郎俭让、大娘子俶君更亲近,并不赞同小杨氏对三娘子妍君的教导。小杨氏要请老夫人去后宅吃茶,顺便看看四郎,也被她拒了。
杨家老夫人本想来看望李俪君的,窦王妃推说孩子要养伤,婉拒了,他们一行人便去了李俭让的屋子,还把小杨氏拒之门外呢,也不知道都谈了些什么,足足过了一个时辰方才告辞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