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1
收藏【第八小说网Www.8xiaoShuo.Com】,元尊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却说曹仁心中愤怒,随即调集本部大军,连夜渡河,意图踏平新野。
却说单福得胜回到新野县城,对刘备说道:
“曹仁屯兵樊城,如今得知两将阵亡,必定会起大军来攻打我们。”
刘备问道:
“我们应当如何迎敌?”
单福回答:
“若他倾尽兵力前来,樊城必然空虚,我们可以趁机夺取。”
刘备进一步询问对策,单福便附耳低声详细策划一番。
刘备听后大喜,立刻按照计划做好准备。
忽然有探马来报:
“曹仁已率大军渡河而来!”
单福笑道:
“果然不出我所料。”
随即请刘备出兵迎战。
两军对峙,赵云出阵,喊话挑战敌将。
曹仁命李典迎战,与赵云交锋十余回合后,李典自知不敌,拨马回阵。
赵云策马追击,曹仁的军队两翼用箭掩护,双方遂各自撤军回营。
李典回到曹仁处禀报说:
“刘备军队兵精将勇,不可轻敌,不如撤回樊城稳守。”
曹仁大怒道:
“你未出战时,已使我军心涣散。”
“如今又不战而退,罪当斩首!”
说罢便命刀斧手将李典推出去斩首,幸亏众将苦苦求情,李典才得以免死。
曹仁于是调派李典领后军,自己率领前军,准备次日再战。
次日清晨,曹仁鸣鼓进军,布下阵势后,派人向刘备喊话:
“可识得我阵法?”
单福登高察看阵形,随即对刘备说道:
“这是‘八门金锁阵’,阵中有八门:休、生、伤、杜、景、死、惊、开。”
“如果从生门、景门、开门进入,则吉利。”
“若从伤门、惊门、休门进入,则有损伤。”
“若从杜门、死门进入,则必败亡。”
“然而,此阵虽布得整齐,却缺少一个能驾驭全局的主帅。”
“若从东南角的生门攻入,再从正西的景门突围,敌阵必乱。”
刘备听后大喜,立即传令将士把守阵角,并命赵云率五百军士从东南生门攻入,直取西景门突围。
赵云领命,持枪跃马,引兵直冲东南角,大喊一声杀入敌阵。
曹仁见状,急忙向北撤退。
赵云不追击,而是突围至西景门,又折回东南角,从内外夹击,曹军阵脚大乱。
刘备趁势挥军猛攻,曹军大败而退。
单福命令停止追击,收兵回营。
却说曹仁败退后,终于相信李典的劝告。
他召见李典,说道:
“刘备军中果然有高人,我的阵法竟被破坏得如此彻底。”
李典答道:
“虽在此,但我更担心樊城的安危。”
曹仁说道:
“今晚我将亲自率军劫营。”
“如果得胜,再作计议;若不胜,就撤军回樊城。”
李典劝道:“不可!刘备必已做好防备。”
曹仁不听,大怒道:
“若如此畏首畏尾,何以用兵!”
便自领前军,命李典为后应,当夜二更时分偷袭刘备营寨。
却说单福正与刘备在营寨中议事,忽然狂风骤起。
单福笑道:
“今晚曹仁必定来劫寨。”
刘备问:
“如何应对?”
单福笑道:
“我早已布置妥当。”
随即暗中分拨兵力。
至二更时分,曹仁大军接近刘备营寨,忽见寨中四周火光冲天,烈焰烧起寨栅。
曹仁大惊,知刘备已有准备,急忙下令撤军。
此时赵云率军杀出,曹仁措手不及,只能带残兵败将向北河撤退。
曹仁刚到河边,正要寻找渡河的船只,忽然岸边又冲出一支军队,为首大将大喝:
“张翼德在此!”
曹仁拼死抵抗,幸得李典保护,才勉强登船渡河。
然而曹军大半被火攻、溺水所伤,死伤惨重。
曹仁好不容易渡河上岸,急忙奔回樊城。
到城下后令士兵敲门,不料城上鼓声大震,一员大将率军冲出,大喝道:
“樊城早已被我夺下!”
曹仁定睛一看,为首大将正是关羽。
曹仁大惊,拨马逃命。
关羽紧追不舍,曹仁又损失了许多士兵,只得星夜逃回许昌。
途中,曹仁听闻,原来是单福出谋划策,刘备才能如此从容应敌。
话说曹仁战败回到许昌,与李典一同面见曹操,伏地哭拜请罪,详细陈述了折损将领、兵败损失的经过。
曹操说道:
“胜负乃是兵家常事。”
“但不知是谁为刘备出谋划策?”
曹仁答道:
“是单福之计。”
曹操问:
“这单福是何许人也?”
程昱听后笑着说:
“这并非真正的单福。”
“此人年少时爱好击剑,在中平末年因替人报仇杀人,被捕时披头散发涂抹面容以掩人耳目,但仍被官吏抓获。”
“问他的名字他不回答,官吏便将他绑在车上,击鼓游街让百姓辨认。”
“虽然有人认得,但无人敢说。”
“后来他的同伴暗中将他解救。”
“他便改名换姓,开始折节学习,拜访名师,曾与司马徽谈论学问。”
“这人其实是颍川人徐庶,字元直,单福只是他假托的名字罢了。”
曹操听后惊讶地问:
“徐庶的才干,与您相比如何?”
程昱答道:
“十倍于我。”
曹操感慨道:
“可惜如此贤士归属刘备!”
“此人辅佐,刘备如虎添翼,该如何应对?”
程昱献计道:
“徐庶为人极其孝顺。”
“他幼年丧父,如今只有老母尚在。”
“其弟徐康已经去世,老母无人奉养。”
“丞相若派人将其母接到许昌,再命她写信召唤徐庶,徐庶一定会回来。”
曹操闻言大喜,随即准备施行此计。
却说曹仁心中愤怒,随即调集本部大军,连夜渡河,意图踏平新野。
却说单福得胜回到新野县城,对刘备说道:
“曹仁屯兵樊城,如今得知两将阵亡,必定会起大军来攻打我们。”
刘备问道:
“我们应当如何迎敌?”
单福回答:
“若他倾尽兵力前来,樊城必然空虚,我们可以趁机夺取。”
刘备进一步询问对策,单福便附耳低声详细策划一番。
刘备听后大喜,立刻按照计划做好准备。
忽然有探马来报:
“曹仁已率大军渡河而来!”
单福笑道:
“果然不出我所料。”
随即请刘备出兵迎战。
两军对峙,赵云出阵,喊话挑战敌将。
曹仁命李典迎战,与赵云交锋十余回合后,李典自知不敌,拨马回阵。
赵云策马追击,曹仁的军队两翼用箭掩护,双方遂各自撤军回营。
李典回到曹仁处禀报说:
“刘备军队兵精将勇,不可轻敌,不如撤回樊城稳守。”
曹仁大怒道:
“你未出战时,已使我军心涣散。”
“如今又不战而退,罪当斩首!”
说罢便命刀斧手将李典推出去斩首,幸亏众将苦苦求情,李典才得以免死。
曹仁于是调派李典领后军,自己率领前军,准备次日再战。
次日清晨,曹仁鸣鼓进军,布下阵势后,派人向刘备喊话:
“可识得我阵法?”
单福登高察看阵形,随即对刘备说道:
“这是‘八门金锁阵’,阵中有八门:休、生、伤、杜、景、死、惊、开。”
“如果从生门、景门、开门进入,则吉利。”
“若从伤门、惊门、休门进入,则有损伤。”
“若从杜门、死门进入,则必败亡。”
“然而,此阵虽布得整齐,却缺少一个能驾驭全局的主帅。”
“若从东南角的生门攻入,再从正西的景门突围,敌阵必乱。”
刘备听后大喜,立即传令将士把守阵角,并命赵云率五百军士从东南生门攻入,直取西景门突围。
赵云领命,持枪跃马,引兵直冲东南角,大喊一声杀入敌阵。
曹仁见状,急忙向北撤退。
赵云不追击,而是突围至西景门,又折回东南角,从内外夹击,曹军阵脚大乱。
刘备趁势挥军猛攻,曹军大败而退。
单福命令停止追击,收兵回营。
却说曹仁败退后,终于相信李典的劝告。
他召见李典,说道:
“刘备军中果然有高人,我的阵法竟被破坏得如此彻底。”
李典答道:
“虽在此,但我更担心樊城的安危。”
曹仁说道:
“今晚我将亲自率军劫营。”
“如果得胜,再作计议;若不胜,就撤军回樊城。”
李典劝道:“不可!刘备必已做好防备。”
曹仁不听,大怒道:
“若如此畏首畏尾,何以用兵!”
便自领前军,命李典为后应,当夜二更时分偷袭刘备营寨。
却说单福正与刘备在营寨中议事,忽然狂风骤起。
单福笑道:
“今晚曹仁必定来劫寨。”
刘备问:
“如何应对?”
单福笑道:
“我早已布置妥当。”
随即暗中分拨兵力。
至二更时分,曹仁大军接近刘备营寨,忽见寨中四周火光冲天,烈焰烧起寨栅。
曹仁大惊,知刘备已有准备,急忙下令撤军。
此时赵云率军杀出,曹仁措手不及,只能带残兵败将向北河撤退。
曹仁刚到河边,正要寻找渡河的船只,忽然岸边又冲出一支军队,为首大将大喝:
“张翼德在此!”
曹仁拼死抵抗,幸得李典保护,才勉强登船渡河。
然而曹军大半被火攻、溺水所伤,死伤惨重。
曹仁好不容易渡河上岸,急忙奔回樊城。
到城下后令士兵敲门,不料城上鼓声大震,一员大将率军冲出,大喝道:
“樊城早已被我夺下!”
曹仁定睛一看,为首大将正是关羽。
曹仁大惊,拨马逃命。
关羽紧追不舍,曹仁又损失了许多士兵,只得星夜逃回许昌。
途中,曹仁听闻,原来是单福出谋划策,刘备才能如此从容应敌。
话说曹仁战败回到许昌,与李典一同面见曹操,伏地哭拜请罪,详细陈述了折损将领、兵败损失的经过。
曹操说道:
“胜负乃是兵家常事。”
“但不知是谁为刘备出谋划策?”
曹仁答道:
“是单福之计。”
曹操问:
“这单福是何许人也?”
程昱听后笑着说:
“这并非真正的单福。”
“此人年少时爱好击剑,在中平末年因替人报仇杀人,被捕时披头散发涂抹面容以掩人耳目,但仍被官吏抓获。”
“问他的名字他不回答,官吏便将他绑在车上,击鼓游街让百姓辨认。”
“虽然有人认得,但无人敢说。”
“后来他的同伴暗中将他解救。”
“他便改名换姓,开始折节学习,拜访名师,曾与司马徽谈论学问。”
“这人其实是颍川人徐庶,字元直,单福只是他假托的名字罢了。”
曹操听后惊讶地问:
“徐庶的才干,与您相比如何?”
程昱答道:
“十倍于我。”
曹操感慨道:
“可惜如此贤士归属刘备!”
“此人辅佐,刘备如虎添翼,该如何应对?”
程昱献计道:
“徐庶为人极其孝顺。”
“他幼年丧父,如今只有老母尚在。”
“其弟徐康已经去世,老母无人奉养。”
“丞相若派人将其母接到许昌,再命她写信召唤徐庶,徐庶一定会回来。”
曹操闻言大喜,随即准备施行此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