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贾诩献计,十八路诸侯相聚函谷关
收藏【第八小说网Www.8xiaoShuo.Com】,元尊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洛阳城内,暗流涌动。
贾诩立于窗前,目光穿过层层殿宇,落在远处天际。
董卓的暴虐,他早已看在眼里,这朝堂,如危巢累卵,不可久留。
他嘴角噙着一抹淡笑,转身朝向议事厅,步履从容,仿佛这危局与他无关。
“太师英明神武,此计定能一举平定叛乱!”
贾诩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蛊惑人心的力量,每一个字都恰到好处地搔到董卓的痒处。
董卓闻言大喜,肥硕的脸上堆满了笑容,粗声粗气地赞赏着贾诩的“忠心”。
贾诩面上愈发恭敬,心中却冷笑一声。
这老贼,不过是冢中枯骨,待时局有变,第一个死的便是他!
私下里,贾诩却不动声色地与董卓的心腹们拉开距离。
他偶尔会透露一些似是而非的消息,在他们之间制造嫌隙。
看着那些平日里称兄道弟的家伙们互相猜忌,甚至反目成仇,贾诩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讽。
这些蠢货,不过是他手中的棋子罢了。
夜深人静,贾诩书房的灯火依旧亮着。
他正伏案疾书,一封封密信被小心地封好,交由心腹之人秘密送出。
信中,他详细安排了家眷的转移路线和安顿事宜。
他早已将妻儿老小分批送往幽州,在那里置办了田产,为自己留下了退路。
做完这一切,贾诩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走到窗边,望着夜空中皎洁的明月,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洛阳,这潭浑水,他已经搅得够浑了,是时候抽身而退了。
他轻轻抚摸着腰间的玉佩,那是他离家时,妻子亲手为他系上的。
“等天下安定,我便接你们回来。”
贾诩低声喃喃,声音中带着一丝难得的柔情。
他知道,这一天不会太远。
与此同时,刘备府邸,气氛凝重而紧张。
刘备端坐于上首,目光沉凝,何莲坐在下首,面色忧虑。
“莲儿,如今董卓倒行逆施,残害忠良,朝野上下怨声载道,百姓更是苦不堪言,若不加以制止,大汉江山危矣!”
何莲显然对董卓的暴行亦是深恶痛绝。
“郎君所言极是,可那董卓权倾朝野,手握重兵,我等妇孺,又能如何?”
她无奈地叹息,声音中透着深深的无助。
刘备缓缓起身,走到何莲面前,语气坚定而有力。
“莫慌,备虽不才,愿为莲儿,为大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如今之计,唯有借助天下诸侯之力,方能铲除董卓,匡扶汉室!”
“郎君的意思是?”
何莲抬眸,眼中燃起一丝希望。
“请莲儿下诏,以天子之名,号令天下诸侯,共讨董卓!”
刘备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何莲闻言,娇躯微颤。
片刻后,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决绝之色。
“好!就依皇叔之言!”
她当即命人取来笔墨纸砚,亲自执笔。
在刘备的授意下,一字一句地写下诏书。
言辞恳切,字字泣血,控诉董卓的罪行,号召天下诸侯共讨之。
诏书写罢,何莲取出象征着皇权的玉玺,郑重地盖在诏书之上。
诏书随即被秘密送往各地,如同一颗颗火星,点燃了沉寂已久的天下。
而各路诸侯接到诏书,心思各异。
他们垂涎于刘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势,却也忌惮董卓的兵强马壮,不敢轻举妄动。
经过一番权衡利弊,最终,在各自亲信幕僚的劝说下,他们还是决定出兵。
毕竟董卓才是心腹大患,若不除之,他们也将寝食难安。
一时之间,天下风起云涌,一场浩浩荡荡的讨伐董卓之战,即将拉开序幕。
乱世之中,群雄并起,谁又能在这场乱局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后的赢家?
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一月时光,悄然而逝。
函谷关外,战旗猎猎,如墨染长空,战鼓声声,似雷霆震怒。
各路诸侯兵马陆续汇聚,黑压压一片,望不到尽头,那股磅礴气势,直冲云霄,撼动天地。
为首者,正是声名显赫的渤海太守袁绍,他身披金光闪耀的战甲,头戴紫金冠,显得气宇轩昂,威风凛凛。
在他身后,后将军袁术亦是戎装加身,气势逼人。
冀州牧韩馥,面容沉稳,不怒自威,自带一股久居高位的威严。
陈留太守曹操,虽身形不高,却目光锐利如鹰隼,精芒四射,举手投足间,都流露出一股枭雄之气,一看便知是人中龙凤。
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等,亦各率麾下精兵强将,齐聚于此。
十八路诸侯,为匡扶汉室,共襄义举,誓要诛杀董卓,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他们各自安营扎寨,营盘连绵数十里,将函谷关围得水泄不通,铁桶一般。
讨董联军大营,人声鼎沸,喧嚣震天。
兵士们在各自将领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搭建营帐,埋锅造饭,巡逻警戒,一切井然有序,忙而不乱。
中军帅帐内,气氛凝重,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各路诸侯济济一堂,分列两侧,皆是面色肃穆。
刘备最后一个踏入帐中,他环视一周,将众人的神情尽收眼底。
他步伐沉稳,径直走到主位,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毫不客气地坐下。
那动作自然流畅,仿佛这位置本就该属于他,天经地义一般。
众诸侯见状,神色各异,心思各异。
有人暗自点头,赞赏刘备的胆识和气魄,认为他当仁不让,有人则眉头微蹙,心中不满,却也不敢轻易表露出来。
“诸位,”刘备朗声开口,声音浑厚,极具穿透力,瞬间压过了帐内的嘈杂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今日召集大家前来,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商议讨伐董卓之事,还天下一个太平。”
“然,兵无头不立,鸟无头不飞,我等需先推举一位盟主,统领全局,方能令行禁止,克敌制胜。”
此言一出,帐内顿时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众诸侯面面相觑,眼神交流,心思活络起来。
谁都渴望成为这个盟主,掌握联军的指挥权,号令天下,但又顾虑重重,不敢轻易表露出来,以免成为众矢之矢,被群起而攻之。
“我推举袁本初为盟主!”
一个洪亮的声音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寂。
说话的是豫州刺史孔伷,他身材魁梧,声如洪钟,颇有几分威势,言语间,对袁绍推崇备至。
“袁本初出身名门,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威望素着,深受敬仰,足堪大任,足以担当此重任!”
孔伷话音刚落,便有不少人纷纷附和,一时间,帐内尽是赞扬袁绍之声。
袁绍脸上露出得意之色,腰杆挺得更直了,他环顾四周,享受着众人的吹捧,心中充满了优越感。
“哼,袁本初有何才能?不过是仗着祖宗余荫罢了,尸位素餐之辈!”
一个阴冷的声音突兀地响起,打破了这和谐的氛围,却是后将军袁术。
他斜睨着袁绍,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弧度,眼中满是不屑和挑衅。
“若论出身,我袁公路亦不逊于他!若论才能,我更是远胜于他!这盟主之位,舍我其谁!”
袁术此言一出,帐内气氛顿时变得剑拔弩张起来。
众诸侯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喘,生怕被卷入这场纷争之中。
谁都知道袁绍和袁术兄弟不和,积怨已久,如今在这大庭广众之下,竟公然争执起来,丝毫不顾及颜面,这让他们感到十分尴尬和不安。
曹操见无人推举他,心中暗自恼火,却也只能强压怒火,故作大度地站起身,脸上堆满了笑容。
“我认为,刘皇叔仁义布于四海,恩泽天下,乃是当世英雄,可为主帅!”
他朗声说道,语气诚恳,仿佛真心实意地推举刘备一般,让人挑不出丝毫毛病。
然而,他眼底深处却闪过一丝狡黠,算计的光芒一闪而逝。
他这么说,不过是想卖个人情给刘备,顺便恶心一下袁绍和袁术,让他们兄弟相争,自己好坐收渔翁之利。
刘备自然洞悉曹操的心思,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心中暗道,这曹操,果然是个老狐狸。
他并不想当这个盟主,他深知枪打出头鸟的道理,过早地暴露自己的野心,只会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不利于他日后的发展。
“诸位谬赞了,”刘备摆了摆手,语气谦逊,姿态放得很低,“备何德何能,担当如此重任?实在愧不敢当啊!”
“依备之见,袁本初兄长威望素着,深孚众望,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实乃盟主的不二人选!由他来统领联军,定能马到成功,诛杀董卓,匡扶汉室!”
他故意将“兄长”二字咬得极重,显然是在挑拨袁绍和袁术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兄弟间的矛盾更加激化。
曹操在一旁看得清楚,心中暗叹刘备城府之深,手段之高明,此人绝非池中之物,日后必成大器。
袁绍听了刘备的话,心中大喜,脸上笑容更盛,他得意地瞥了袁术一眼,仿佛在炫耀自己的胜利,那眼神中充满了挑衅和得意。
袁术脸色铁青,气得浑身发抖,却也无可奈何。
他知道,在场的诸侯大多倾向于袁绍,他根本争不过,只能强忍怒火,将这口气咽下去。
最终,在众人的推举下,袁绍毫无悬念地当上了讨董联军的盟主。
然而,这十八路诸侯,究竟有几人是真心为了匡扶汉室,为了天下苍生而战,又有几人是各怀鬼胎,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
这恐怕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了。
洛阳城内,暗流涌动。
贾诩立于窗前,目光穿过层层殿宇,落在远处天际。
董卓的暴虐,他早已看在眼里,这朝堂,如危巢累卵,不可久留。
他嘴角噙着一抹淡笑,转身朝向议事厅,步履从容,仿佛这危局与他无关。
“太师英明神武,此计定能一举平定叛乱!”
贾诩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蛊惑人心的力量,每一个字都恰到好处地搔到董卓的痒处。
董卓闻言大喜,肥硕的脸上堆满了笑容,粗声粗气地赞赏着贾诩的“忠心”。
贾诩面上愈发恭敬,心中却冷笑一声。
这老贼,不过是冢中枯骨,待时局有变,第一个死的便是他!
私下里,贾诩却不动声色地与董卓的心腹们拉开距离。
他偶尔会透露一些似是而非的消息,在他们之间制造嫌隙。
看着那些平日里称兄道弟的家伙们互相猜忌,甚至反目成仇,贾诩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讽。
这些蠢货,不过是他手中的棋子罢了。
夜深人静,贾诩书房的灯火依旧亮着。
他正伏案疾书,一封封密信被小心地封好,交由心腹之人秘密送出。
信中,他详细安排了家眷的转移路线和安顿事宜。
他早已将妻儿老小分批送往幽州,在那里置办了田产,为自己留下了退路。
做完这一切,贾诩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走到窗边,望着夜空中皎洁的明月,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洛阳,这潭浑水,他已经搅得够浑了,是时候抽身而退了。
他轻轻抚摸着腰间的玉佩,那是他离家时,妻子亲手为他系上的。
“等天下安定,我便接你们回来。”
贾诩低声喃喃,声音中带着一丝难得的柔情。
他知道,这一天不会太远。
与此同时,刘备府邸,气氛凝重而紧张。
刘备端坐于上首,目光沉凝,何莲坐在下首,面色忧虑。
“莲儿,如今董卓倒行逆施,残害忠良,朝野上下怨声载道,百姓更是苦不堪言,若不加以制止,大汉江山危矣!”
何莲显然对董卓的暴行亦是深恶痛绝。
“郎君所言极是,可那董卓权倾朝野,手握重兵,我等妇孺,又能如何?”
她无奈地叹息,声音中透着深深的无助。
刘备缓缓起身,走到何莲面前,语气坚定而有力。
“莫慌,备虽不才,愿为莲儿,为大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如今之计,唯有借助天下诸侯之力,方能铲除董卓,匡扶汉室!”
“郎君的意思是?”
何莲抬眸,眼中燃起一丝希望。
“请莲儿下诏,以天子之名,号令天下诸侯,共讨董卓!”
刘备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何莲闻言,娇躯微颤。
片刻后,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决绝之色。
“好!就依皇叔之言!”
她当即命人取来笔墨纸砚,亲自执笔。
在刘备的授意下,一字一句地写下诏书。
言辞恳切,字字泣血,控诉董卓的罪行,号召天下诸侯共讨之。
诏书写罢,何莲取出象征着皇权的玉玺,郑重地盖在诏书之上。
诏书随即被秘密送往各地,如同一颗颗火星,点燃了沉寂已久的天下。
而各路诸侯接到诏书,心思各异。
他们垂涎于刘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势,却也忌惮董卓的兵强马壮,不敢轻举妄动。
经过一番权衡利弊,最终,在各自亲信幕僚的劝说下,他们还是决定出兵。
毕竟董卓才是心腹大患,若不除之,他们也将寝食难安。
一时之间,天下风起云涌,一场浩浩荡荡的讨伐董卓之战,即将拉开序幕。
乱世之中,群雄并起,谁又能在这场乱局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后的赢家?
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一月时光,悄然而逝。
函谷关外,战旗猎猎,如墨染长空,战鼓声声,似雷霆震怒。
各路诸侯兵马陆续汇聚,黑压压一片,望不到尽头,那股磅礴气势,直冲云霄,撼动天地。
为首者,正是声名显赫的渤海太守袁绍,他身披金光闪耀的战甲,头戴紫金冠,显得气宇轩昂,威风凛凛。
在他身后,后将军袁术亦是戎装加身,气势逼人。
冀州牧韩馥,面容沉稳,不怒自威,自带一股久居高位的威严。
陈留太守曹操,虽身形不高,却目光锐利如鹰隼,精芒四射,举手投足间,都流露出一股枭雄之气,一看便知是人中龙凤。
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等,亦各率麾下精兵强将,齐聚于此。
十八路诸侯,为匡扶汉室,共襄义举,誓要诛杀董卓,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他们各自安营扎寨,营盘连绵数十里,将函谷关围得水泄不通,铁桶一般。
讨董联军大营,人声鼎沸,喧嚣震天。
兵士们在各自将领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搭建营帐,埋锅造饭,巡逻警戒,一切井然有序,忙而不乱。
中军帅帐内,气氛凝重,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各路诸侯济济一堂,分列两侧,皆是面色肃穆。
刘备最后一个踏入帐中,他环视一周,将众人的神情尽收眼底。
他步伐沉稳,径直走到主位,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毫不客气地坐下。
那动作自然流畅,仿佛这位置本就该属于他,天经地义一般。
众诸侯见状,神色各异,心思各异。
有人暗自点头,赞赏刘备的胆识和气魄,认为他当仁不让,有人则眉头微蹙,心中不满,却也不敢轻易表露出来。
“诸位,”刘备朗声开口,声音浑厚,极具穿透力,瞬间压过了帐内的嘈杂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今日召集大家前来,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商议讨伐董卓之事,还天下一个太平。”
“然,兵无头不立,鸟无头不飞,我等需先推举一位盟主,统领全局,方能令行禁止,克敌制胜。”
此言一出,帐内顿时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众诸侯面面相觑,眼神交流,心思活络起来。
谁都渴望成为这个盟主,掌握联军的指挥权,号令天下,但又顾虑重重,不敢轻易表露出来,以免成为众矢之矢,被群起而攻之。
“我推举袁本初为盟主!”
一个洪亮的声音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寂。
说话的是豫州刺史孔伷,他身材魁梧,声如洪钟,颇有几分威势,言语间,对袁绍推崇备至。
“袁本初出身名门,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威望素着,深受敬仰,足堪大任,足以担当此重任!”
孔伷话音刚落,便有不少人纷纷附和,一时间,帐内尽是赞扬袁绍之声。
袁绍脸上露出得意之色,腰杆挺得更直了,他环顾四周,享受着众人的吹捧,心中充满了优越感。
“哼,袁本初有何才能?不过是仗着祖宗余荫罢了,尸位素餐之辈!”
一个阴冷的声音突兀地响起,打破了这和谐的氛围,却是后将军袁术。
他斜睨着袁绍,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弧度,眼中满是不屑和挑衅。
“若论出身,我袁公路亦不逊于他!若论才能,我更是远胜于他!这盟主之位,舍我其谁!”
袁术此言一出,帐内气氛顿时变得剑拔弩张起来。
众诸侯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喘,生怕被卷入这场纷争之中。
谁都知道袁绍和袁术兄弟不和,积怨已久,如今在这大庭广众之下,竟公然争执起来,丝毫不顾及颜面,这让他们感到十分尴尬和不安。
曹操见无人推举他,心中暗自恼火,却也只能强压怒火,故作大度地站起身,脸上堆满了笑容。
“我认为,刘皇叔仁义布于四海,恩泽天下,乃是当世英雄,可为主帅!”
他朗声说道,语气诚恳,仿佛真心实意地推举刘备一般,让人挑不出丝毫毛病。
然而,他眼底深处却闪过一丝狡黠,算计的光芒一闪而逝。
他这么说,不过是想卖个人情给刘备,顺便恶心一下袁绍和袁术,让他们兄弟相争,自己好坐收渔翁之利。
刘备自然洞悉曹操的心思,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心中暗道,这曹操,果然是个老狐狸。
他并不想当这个盟主,他深知枪打出头鸟的道理,过早地暴露自己的野心,只会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不利于他日后的发展。
“诸位谬赞了,”刘备摆了摆手,语气谦逊,姿态放得很低,“备何德何能,担当如此重任?实在愧不敢当啊!”
“依备之见,袁本初兄长威望素着,深孚众望,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实乃盟主的不二人选!由他来统领联军,定能马到成功,诛杀董卓,匡扶汉室!”
他故意将“兄长”二字咬得极重,显然是在挑拨袁绍和袁术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兄弟间的矛盾更加激化。
曹操在一旁看得清楚,心中暗叹刘备城府之深,手段之高明,此人绝非池中之物,日后必成大器。
袁绍听了刘备的话,心中大喜,脸上笑容更盛,他得意地瞥了袁术一眼,仿佛在炫耀自己的胜利,那眼神中充满了挑衅和得意。
袁术脸色铁青,气得浑身发抖,却也无可奈何。
他知道,在场的诸侯大多倾向于袁绍,他根本争不过,只能强忍怒火,将这口气咽下去。
最终,在众人的推举下,袁绍毫无悬念地当上了讨董联军的盟主。
然而,这十八路诸侯,究竟有几人是真心为了匡扶汉室,为了天下苍生而战,又有几人是各怀鬼胎,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
这恐怕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