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问罪母家
收藏【第八小说网Www.8xiaoShuo.Com】,元尊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碎玉轩自那日被皇上严令封锁之后,便如同被遗忘的角落,皇上不仅未曾踏足半步,更是下了严旨,禁止宫中任何人前来探望,仿佛要将这里的一切与外界隔绝。所有关于碎玉轩的日常起居、大小事务,一概交由皇后全权处理。
唯一还能自由出入碎玉轩的,便是那位专为莞嫔安胎的太医张若之。张太医医术高超,名扬后宫,对于妇科更是有着独到的见解与深厚的造诣。莞嫔向来心思细腻,手段高明,早先便慧眼识珠,将他笼络至自己麾下。然而,自碎玉轩被封以来,张太医的态度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变得异常谨慎,除了必要的安胎事宜外,对其他话题总是避而不谈,即便是面对莞嫔的询问,也只是简短应答,绝不多言,仿佛要将自己置身事外,将这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演绎得淋漓尽致。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间,莞嫔已怀有八个月身孕,身子愈发显得笨重,每日里总是感到疲惫不堪。即便是白昼,她也常常倚靠贵妃榻上,不知不觉间便陷入了沉睡。
随着胎儿的成长,她的身体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脚趾和大腿时常抽筋酸软,尤其是耻骨处的疼痛,让她难以忍受,每当夜深人静之时,这份痛楚便愈发清晰,让人难以入眠。行走逐渐变得有些困难,时时须有人搀扶。
这些时日,对于被困于碎玉轩的莞嫔而言,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刻都充满了煎熬与期盼。她心中最为渴望的,莫过于能够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得到娘亲与妹妹的陪伴与慰藉。按照宫中的规矩,当娘娘或小主怀孕至八个月时,娘家的亲人是可以入宫陪伴,直至生产的。
想当年,华贵妃与悦嫔生产之时,正值皇上初登大宝,便未召她们的家人入宫陪伴,柔嫔的娘家不在京中,未能及时赶来,但宫中上下依旧遵循了这一规矩,为她准备了一应俱全的安胎与生产之物。
莞嫔心中暗自思量,自己如今也已怀孕八月有余,按理说,娘亲与妹妹理应得到恩准,入宫相伴。然而,内务府那边却迟迟没有传来任何消息,仿佛她的请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这让她心中不禁生出一丝不安与疑惑。
碎玉轩封宫只她不知,宫里已经传遍了,甄府因此事,已被皇上以大不敬为由问罪母家。在这样的背景下,莞嫔的娘亲与妹妹即便有心入宫,也只怕难上加难。
前朝,一段深埋已久的秘密突然被揭开,牵扯出了甄远道的一段不堪回首的旧事。此事一经查证,震惊朝野,原来,甄远道竟私底下接纳了一位罪臣之女,不仅与之暗中纳为外室,还育有一女。更为骇人听闻的是,甄远道竟将这位出身卑微的庶女,堂而皇之地充作嫡女的陪嫁侍女,以至于后来,这位庶女竟踏入了皇宫,成为了官女子。
此事一经曝光,立即掀起了轩然大波,舆论一片哗然。甄府此番被问罪,实在是难以洗脱干系,绝非冤枉。毕竟,私纳罪臣之女已是大罪,再加上欺君罔上,更是罪加一等。皇上得知此事后,雷霆震怒,认为甄府此举不仅是对皇权的蔑视,更是对朝纲法度的公然践踏。于是,一道圣旨如惊雷般降下,将甄府上下尽数贬为披甲人为奴,以示惩戒。一夜之间,曾经风光无限的甄府,便如大厦倾颓,繁华不再,只留下一地鸡毛与无尽的叹息。
甄府出京的那一天,天空都灰蒙蒙的,莞嫔腹中的孩子已经八个半月大,正半倚在雕花贵妃榻上,手中轻轻摩挲着一串祈福的佛珠,正闭目养神,一阵突如其来的急促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淳贵人一脸焦急,眼眶泛红,几乎是跑着进了屋,声音中带着哭腔:“莞姐姐,莞姐姐,不好了!出事了!”
莞嫔的心猛地一沉,仿佛被千斤重的石头压住,她急匆匆地从榻上站了起来,手中的佛珠散落一地,一串叠声地问道:“怎么了?快说!”
淳贵人满脸泪水,哽咽着说:“姐姐,甄府上下全都被贬为披甲人的奴隶,今日就要被押往宁古塔了。姐姐,你得快想想办法啊!”
听到这个消息,莞嫔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嘴唇微微颤抖,双手紧握成拳,强忍着内心的慌乱与悲痛,声音细若游丝:“怎么会是这样……怎么会是这样?”话音未落,她突然感到腹中一阵剧烈的疼痛袭来,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却仍强自镇定道:“快……快去请太医……”
张太医接到传唤后,不敢有丝毫耽搁,匆匆赶来。他仔细为莞嫔诊断,随后侍奉着她服下了安胎宁神的药物。淳贵人一边轻轻拭去莞嫔额头的汗水,一边焦急地问张太医:“请问大人,姐姐她现在没事吧?”
张太医微微蹙起眉头,神色凝重:“娘娘因急痛攻心,动了胎气,此刻情况颇为危急。娘娘万万不可再有如此剧烈的情绪波动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请娘娘务必保重身体啊!”言罢,他躬身行礼,准备退出房间。
莞嫔此刻已顾不上什么礼数,她伸手一把拉住了张太医的衣袖,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张太医,你必须告诉皇上,龙嗣不稳,本宫要见他!若本宫有个万一,你也不想因此受到牵连吧?”
张太医闻言,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轻声答道:“娘娘放心,微臣明白您的意思,定当如实禀报皇上。”
夜幕降临,月上柳梢头,一顶轿辇静静地候在宫门外。苏培盛亲自前来,神色恭谨地对莞嫔说:“娘娘,皇上请您移步养心殿。”
莞嫔闻言,她愣了片刻,随手披上了一件深紫色的平纹外裳,用犀银簪挽起头发,随即扶着肚子,匆匆跟出去,乘轿去了。
碎玉轩自那日被皇上严令封锁之后,便如同被遗忘的角落,皇上不仅未曾踏足半步,更是下了严旨,禁止宫中任何人前来探望,仿佛要将这里的一切与外界隔绝。所有关于碎玉轩的日常起居、大小事务,一概交由皇后全权处理。
唯一还能自由出入碎玉轩的,便是那位专为莞嫔安胎的太医张若之。张太医医术高超,名扬后宫,对于妇科更是有着独到的见解与深厚的造诣。莞嫔向来心思细腻,手段高明,早先便慧眼识珠,将他笼络至自己麾下。然而,自碎玉轩被封以来,张太医的态度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变得异常谨慎,除了必要的安胎事宜外,对其他话题总是避而不谈,即便是面对莞嫔的询问,也只是简短应答,绝不多言,仿佛要将自己置身事外,将这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演绎得淋漓尽致。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间,莞嫔已怀有八个月身孕,身子愈发显得笨重,每日里总是感到疲惫不堪。即便是白昼,她也常常倚靠贵妃榻上,不知不觉间便陷入了沉睡。
随着胎儿的成长,她的身体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脚趾和大腿时常抽筋酸软,尤其是耻骨处的疼痛,让她难以忍受,每当夜深人静之时,这份痛楚便愈发清晰,让人难以入眠。行走逐渐变得有些困难,时时须有人搀扶。
这些时日,对于被困于碎玉轩的莞嫔而言,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刻都充满了煎熬与期盼。她心中最为渴望的,莫过于能够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得到娘亲与妹妹的陪伴与慰藉。按照宫中的规矩,当娘娘或小主怀孕至八个月时,娘家的亲人是可以入宫陪伴,直至生产的。
想当年,华贵妃与悦嫔生产之时,正值皇上初登大宝,便未召她们的家人入宫陪伴,柔嫔的娘家不在京中,未能及时赶来,但宫中上下依旧遵循了这一规矩,为她准备了一应俱全的安胎与生产之物。
莞嫔心中暗自思量,自己如今也已怀孕八月有余,按理说,娘亲与妹妹理应得到恩准,入宫相伴。然而,内务府那边却迟迟没有传来任何消息,仿佛她的请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这让她心中不禁生出一丝不安与疑惑。
碎玉轩封宫只她不知,宫里已经传遍了,甄府因此事,已被皇上以大不敬为由问罪母家。在这样的背景下,莞嫔的娘亲与妹妹即便有心入宫,也只怕难上加难。
前朝,一段深埋已久的秘密突然被揭开,牵扯出了甄远道的一段不堪回首的旧事。此事一经查证,震惊朝野,原来,甄远道竟私底下接纳了一位罪臣之女,不仅与之暗中纳为外室,还育有一女。更为骇人听闻的是,甄远道竟将这位出身卑微的庶女,堂而皇之地充作嫡女的陪嫁侍女,以至于后来,这位庶女竟踏入了皇宫,成为了官女子。
此事一经曝光,立即掀起了轩然大波,舆论一片哗然。甄府此番被问罪,实在是难以洗脱干系,绝非冤枉。毕竟,私纳罪臣之女已是大罪,再加上欺君罔上,更是罪加一等。皇上得知此事后,雷霆震怒,认为甄府此举不仅是对皇权的蔑视,更是对朝纲法度的公然践踏。于是,一道圣旨如惊雷般降下,将甄府上下尽数贬为披甲人为奴,以示惩戒。一夜之间,曾经风光无限的甄府,便如大厦倾颓,繁华不再,只留下一地鸡毛与无尽的叹息。
甄府出京的那一天,天空都灰蒙蒙的,莞嫔腹中的孩子已经八个半月大,正半倚在雕花贵妃榻上,手中轻轻摩挲着一串祈福的佛珠,正闭目养神,一阵突如其来的急促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淳贵人一脸焦急,眼眶泛红,几乎是跑着进了屋,声音中带着哭腔:“莞姐姐,莞姐姐,不好了!出事了!”
莞嫔的心猛地一沉,仿佛被千斤重的石头压住,她急匆匆地从榻上站了起来,手中的佛珠散落一地,一串叠声地问道:“怎么了?快说!”
淳贵人满脸泪水,哽咽着说:“姐姐,甄府上下全都被贬为披甲人的奴隶,今日就要被押往宁古塔了。姐姐,你得快想想办法啊!”
听到这个消息,莞嫔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嘴唇微微颤抖,双手紧握成拳,强忍着内心的慌乱与悲痛,声音细若游丝:“怎么会是这样……怎么会是这样?”话音未落,她突然感到腹中一阵剧烈的疼痛袭来,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却仍强自镇定道:“快……快去请太医……”
张太医接到传唤后,不敢有丝毫耽搁,匆匆赶来。他仔细为莞嫔诊断,随后侍奉着她服下了安胎宁神的药物。淳贵人一边轻轻拭去莞嫔额头的汗水,一边焦急地问张太医:“请问大人,姐姐她现在没事吧?”
张太医微微蹙起眉头,神色凝重:“娘娘因急痛攻心,动了胎气,此刻情况颇为危急。娘娘万万不可再有如此剧烈的情绪波动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请娘娘务必保重身体啊!”言罢,他躬身行礼,准备退出房间。
莞嫔此刻已顾不上什么礼数,她伸手一把拉住了张太医的衣袖,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张太医,你必须告诉皇上,龙嗣不稳,本宫要见他!若本宫有个万一,你也不想因此受到牵连吧?”
张太医闻言,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轻声答道:“娘娘放心,微臣明白您的意思,定当如实禀报皇上。”
夜幕降临,月上柳梢头,一顶轿辇静静地候在宫门外。苏培盛亲自前来,神色恭谨地对莞嫔说:“娘娘,皇上请您移步养心殿。”
莞嫔闻言,她愣了片刻,随手披上了一件深紫色的平纹外裳,用犀银簪挽起头发,随即扶着肚子,匆匆跟出去,乘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