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夫君~
收藏【第八小说网Www.8xiaoShuo.Com】,元尊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明霁正带林献前去看亡母的长明灯,走在小径上,就见转角处走出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僧。
小径之所以叫小径就是因为它窄小。
此时两人正是一前一后行路,明霁在前,林献在后。
老僧本是对着明霁发言,待林献从明霁身后探出脑袋后,老僧打量了林献的脸庞后大惊失色道:
“怪哉!怪哉!你的命数不该如此!你从何处而来?”
林献也惊讶地躲到明霁背后,心脏扑通扑通跳个不停。
这位一定是得道高僧,一眼就看出他是穿越者,魂穿相当于夺舍还是借尸还魂?
想到这里他更是不敢再露头,生怕被“法海”捉走!
“云清大师?何出此言?”
明霁张开手臂,护住背后的林献,向老僧沉声问道。
“施主好生聪慧,一眼就认出老衲。”
云清大师的注意力被明霁转移到自己身上,他看着明霁感慨道:
“本来还担心你以后造下杀孽,没想到上天竟赐你一段良缘,老衲可以放心了。”
“小友,既来之则安之,万般皆是命中定,因缘际会且珍惜。”
这话是对林献说的,说完老僧便飘然而去。
“他说的什么意思?”林献表示不懂。
“让你珍惜眼前人。”明霁笑道。
“啊?”
林献怔愣着看着明霁略有狡黠的笑容,佛音下平静的心再生涟漪。
是啊,不如怜取眼前人。
明霁对他好,长得也俊,家里有钱,文化高,还喜欢自己,哪儿哪儿都不错,自己也不排斥和他亲密,又为什么不接受呢?
远处的许愿树上红丝带飞舞盘旋,藏着美好愿望的竹筒碰撞摇曳。
风动了,心也动了。
“好啊。”林献听见自己说。
明霁惊讶地抬眼,就看到林献笑得既羞涩又灿烂。
林献抬起手来,将风吹乱的鬓发别到耳后,美目流转地瞥了他一眼。
而后,踮了踮脚尖,不好意思地低下头,露出红彤彤的耳尖。
“我们本来就成亲了嘛。”
林献咬了咬唇,叫出那个早就在下人们面前喊过无数次的称呼:
“夫君~”
*
不再纠结之后,林献轻松地笑了起来。
林献主动牵住明霁的手,而后推着他往前走。
“不是要看母亲的长明灯吗?快走吧!”
明霁不由自主地握了握手,感到手心的柔软后,心里泛起一股愉悦。
他动了动手指,与林献十指交叉相握,拉着林献前行。
穿过重重叠叠的竹影和垂落扭动的柳枝,豁然开朗,眼前是一座专门供奉长明灯的大殿。
在小沙弥的带领下,两人来到一处写着“明霁之母云氏”的牌位前。
明霁接过沙弥递过来的灯油,亲自添进灯里,拉着林献一起鞠了鞠躬。
“母亲生前不喜屈膝跪拜之礼。”明霁解释后,开始轻声诉说,小沙弥也识趣地离开。
“母亲,这是吾妻林献,与我成亲已有四月有余,之前我缠绵病榻,不曾有空前来告知……”
王灵镇的嫁娶习俗之一就是新嫁娘一年之后才能上坟扫墓,因此林献想要祭拜也不能前往。
“母亲,我是林献,我会好好照顾明霁,他的身体近日来越来越好了,等他彻底康复,我就和他游遍千山万水!我们一定会每天快快乐乐……”
林献弯着眼睛笑眯眯地说着话,这也是他心里的期许。
或许明霁之母在天有灵,希望她能保佑明霁,幸福安康。
明霁侧首看向林献,长明灯的火光映在他深邃的黑眸中,明明灭灭,掩去内里复杂地情绪。
他抿着嘴,背在身后的手紧攥着,青筋暴起,压抑着心里的酸涩。
明霁自知,此生已然不能再康复,甚至余寿不过三载。
林献的期盼很美好,让人向往。
明霁也向往着,所以他阅尽千书万卷,找寻着留存于世的方法。
求神不行,那就问鬼。
无论代价有多么巨大也要试一试。
他有赴滔倒火也要破茧成蝶的觉悟。
“说完了?再求个平安符就回府?”
明霁面色如常,把难过的心情埋进心底,用袖子挡住指尖刺破的手掌。
“好,我们走吧。”林献把手放在明霁伸出的大掌,相携离去。
两人背后,一只飞蛾奋不顾身投入烛火之中,片刻后被火焰吞噬,只留余烬。
长明灯跃动几下,渐渐平静。
*
回到府中已是黄昏,天空一片橘黄色。
明府气氛有些沉重,下人们也是行色匆匆,神色仓皇。
林献两人回到院子后,一个叫竹元的下人说了两人离开后府里发生的事。
下人阿辉横死草丛,尸体满是青霉。
明霏衣被尽湿,病情加重。
明老爷派人报官……
挥手让竹元退出房外,明霁兀自坐在塌上沉思。
林献忧愁不已,叹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人为?还是……”
“霏妹妹落水的湖是王灵镇南郊的秋月湖。”明霁突然道。
秋月湖之名取自一诗: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1]
每到八月,王灵镇秋月湖中荷花盛开,常有人结伴乘舟游玩。
白日看花,入夜赏月。
“但秋月湖也是女子魂销之地。每年都有女子亡于湖水之中。”
或许是荷叶连天的风景太过梦幻美好,女子自杀也多是选择投湖而亡。
加上浸猪笼死去之人,和每年意外落水之人……
其实秋月湖美景之下是累累枯骨。
但人们总是被眼睛欺骗,每每荷花盛开之时,趋之若鹜。
也只有冬日里残花败柳映衬下的死水,微澜中透漏几分萧瑟凄凉。
林献打了个寒颤,追问道:“你是说……这次真是水鬼作祟?”
“十之八.九。”
明霁看了看窗外。
昏黄的天际出现了火烧云,殷红的云海翻腾,红的滴血。
明府沉重的氛围下,再看着天空,那朵朵红云莫名多了几分不详之意。
注:[1]引自唐朝诗人李白的诗歌《渌水曲》
明霁正带林献前去看亡母的长明灯,走在小径上,就见转角处走出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僧。
小径之所以叫小径就是因为它窄小。
此时两人正是一前一后行路,明霁在前,林献在后。
老僧本是对着明霁发言,待林献从明霁身后探出脑袋后,老僧打量了林献的脸庞后大惊失色道:
“怪哉!怪哉!你的命数不该如此!你从何处而来?”
林献也惊讶地躲到明霁背后,心脏扑通扑通跳个不停。
这位一定是得道高僧,一眼就看出他是穿越者,魂穿相当于夺舍还是借尸还魂?
想到这里他更是不敢再露头,生怕被“法海”捉走!
“云清大师?何出此言?”
明霁张开手臂,护住背后的林献,向老僧沉声问道。
“施主好生聪慧,一眼就认出老衲。”
云清大师的注意力被明霁转移到自己身上,他看着明霁感慨道:
“本来还担心你以后造下杀孽,没想到上天竟赐你一段良缘,老衲可以放心了。”
“小友,既来之则安之,万般皆是命中定,因缘际会且珍惜。”
这话是对林献说的,说完老僧便飘然而去。
“他说的什么意思?”林献表示不懂。
“让你珍惜眼前人。”明霁笑道。
“啊?”
林献怔愣着看着明霁略有狡黠的笑容,佛音下平静的心再生涟漪。
是啊,不如怜取眼前人。
明霁对他好,长得也俊,家里有钱,文化高,还喜欢自己,哪儿哪儿都不错,自己也不排斥和他亲密,又为什么不接受呢?
远处的许愿树上红丝带飞舞盘旋,藏着美好愿望的竹筒碰撞摇曳。
风动了,心也动了。
“好啊。”林献听见自己说。
明霁惊讶地抬眼,就看到林献笑得既羞涩又灿烂。
林献抬起手来,将风吹乱的鬓发别到耳后,美目流转地瞥了他一眼。
而后,踮了踮脚尖,不好意思地低下头,露出红彤彤的耳尖。
“我们本来就成亲了嘛。”
林献咬了咬唇,叫出那个早就在下人们面前喊过无数次的称呼:
“夫君~”
*
不再纠结之后,林献轻松地笑了起来。
林献主动牵住明霁的手,而后推着他往前走。
“不是要看母亲的长明灯吗?快走吧!”
明霁不由自主地握了握手,感到手心的柔软后,心里泛起一股愉悦。
他动了动手指,与林献十指交叉相握,拉着林献前行。
穿过重重叠叠的竹影和垂落扭动的柳枝,豁然开朗,眼前是一座专门供奉长明灯的大殿。
在小沙弥的带领下,两人来到一处写着“明霁之母云氏”的牌位前。
明霁接过沙弥递过来的灯油,亲自添进灯里,拉着林献一起鞠了鞠躬。
“母亲生前不喜屈膝跪拜之礼。”明霁解释后,开始轻声诉说,小沙弥也识趣地离开。
“母亲,这是吾妻林献,与我成亲已有四月有余,之前我缠绵病榻,不曾有空前来告知……”
王灵镇的嫁娶习俗之一就是新嫁娘一年之后才能上坟扫墓,因此林献想要祭拜也不能前往。
“母亲,我是林献,我会好好照顾明霁,他的身体近日来越来越好了,等他彻底康复,我就和他游遍千山万水!我们一定会每天快快乐乐……”
林献弯着眼睛笑眯眯地说着话,这也是他心里的期许。
或许明霁之母在天有灵,希望她能保佑明霁,幸福安康。
明霁侧首看向林献,长明灯的火光映在他深邃的黑眸中,明明灭灭,掩去内里复杂地情绪。
他抿着嘴,背在身后的手紧攥着,青筋暴起,压抑着心里的酸涩。
明霁自知,此生已然不能再康复,甚至余寿不过三载。
林献的期盼很美好,让人向往。
明霁也向往着,所以他阅尽千书万卷,找寻着留存于世的方法。
求神不行,那就问鬼。
无论代价有多么巨大也要试一试。
他有赴滔倒火也要破茧成蝶的觉悟。
“说完了?再求个平安符就回府?”
明霁面色如常,把难过的心情埋进心底,用袖子挡住指尖刺破的手掌。
“好,我们走吧。”林献把手放在明霁伸出的大掌,相携离去。
两人背后,一只飞蛾奋不顾身投入烛火之中,片刻后被火焰吞噬,只留余烬。
长明灯跃动几下,渐渐平静。
*
回到府中已是黄昏,天空一片橘黄色。
明府气氛有些沉重,下人们也是行色匆匆,神色仓皇。
林献两人回到院子后,一个叫竹元的下人说了两人离开后府里发生的事。
下人阿辉横死草丛,尸体满是青霉。
明霏衣被尽湿,病情加重。
明老爷派人报官……
挥手让竹元退出房外,明霁兀自坐在塌上沉思。
林献忧愁不已,叹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人为?还是……”
“霏妹妹落水的湖是王灵镇南郊的秋月湖。”明霁突然道。
秋月湖之名取自一诗: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1]
每到八月,王灵镇秋月湖中荷花盛开,常有人结伴乘舟游玩。
白日看花,入夜赏月。
“但秋月湖也是女子魂销之地。每年都有女子亡于湖水之中。”
或许是荷叶连天的风景太过梦幻美好,女子自杀也多是选择投湖而亡。
加上浸猪笼死去之人,和每年意外落水之人……
其实秋月湖美景之下是累累枯骨。
但人们总是被眼睛欺骗,每每荷花盛开之时,趋之若鹜。
也只有冬日里残花败柳映衬下的死水,微澜中透漏几分萧瑟凄凉。
林献打了个寒颤,追问道:“你是说……这次真是水鬼作祟?”
“十之八.九。”
明霁看了看窗外。
昏黄的天际出现了火烧云,殷红的云海翻腾,红的滴血。
明府沉重的氛围下,再看着天空,那朵朵红云莫名多了几分不详之意。
注:[1]引自唐朝诗人李白的诗歌《渌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