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八小说网Www.8xiaoShuo.Com】,元尊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虽是欠人情这种东西,是一种心理压力,但是叶春秋的心理素质一直不错。
所以,对叶春秋来说,欠着人情就欠着人情吧,人情债这种东西,欠着欠着也就不愁了。
此时,叶春秋淡淡道:“这次也是多亏了殿下相助,殿下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吧,你我之间,就不必委婉了,却不知殿下有何事请教?”
足利义材却不敢鲁莽了,他很懂得点到即止,毕竟是征夷大将军出身,对于这种人情往来,是最为熟谙的。
足利义材道:“不敢请教,我有今日,自然多亏镇国公的帮助,倭国的内情,镇国公也是一清二楚的,国内诸侯林立,若非水师镇住他们,他们怎肯臣服幕府呢?幕府现在百废待举,我此番回国之后,欲重整幕府,不知镇国公意下如何?”
叶春秋心想,倭国单靠武力的镇压,迫使其通商,是断然行不通的,没有幕府作为代理,大明没有办法完全征服倭国。
足利义材看火候差不多了,微微一笑,道:“其实这一次来,是我有一个想法,当然,可能说出来,要让镇国公取笑。”
在叶春秋看来,这足利义材虽以往在倭国如同傀儡,可跟他接触了这么久,也深知他绝不是愚蠢的人物,他立志于复兴幕府,既是有想法,就绝不是这样简单。
叶春秋呷了口茶,道:“殿下但说无妨。”
可是这时候,足利义材就显得有些踟蹰了,话到嘴边,又不知怎么开口,似乎他觉得叶春秋理应不会同意自己的构想,所以不免有点儿不安,可是最后又觉得无论成与不成,总该说出来。
最后将牙一咬,足利义材道:“镇国府新军,实力超群,实在是天下罕见,我在北京城里,听闻了镇国新军的许多事迹,还有这镇国新军的步枪,更加……哈……我来自于东夷的小岛,可能这些话要让镇国公取笑了,嗯……在下对镇国新军可谓是倾慕不已,因而……这两日脑海里总是在想,若是在倭国,也建立一支新军,岂不是好……只是……”
他说到这里,很小心翼翼地看着叶春秋的眼色,因为他很清楚,这是叶春秋的法宝,水师和新军,是镇国府最大的利器,现在自己提出这个要求,这位镇国公只怕要怫然不悦,甚至还有可能怀疑自己的居心。
因此,他不免忐忑起来,自己可是受到镇国公的保护啊,还有这样的想法,实在有点儿该死呢。
镇国公若是认为自己有居心,若做何想法,以后对于他们交往说不定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
正在足利义材不安的时候,叶春秋却大抵了解了他的心思,他没有急着说话,反而是冷着脸,定定地看着足利义材,不发一言。
不过他心里想笑,因为自己脸一冷,足利义材立即露出了失望的表情,似乎……
叶春秋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时候才徐徐道:“这件事……有些为难,却是不知殿下要这幕府新军做什么用?”
足利义材已是绝望了,建新军,本来就是痴心妄想啊,倭人的骨子里本就崇尚武力。
足利义材虽是看到了大明的繁华,可是他志不在此,他真正关心的,反而是镇国新军,现在得到了镇国新军的实力和大抵的情况,心里就不免来个‘汉学为体、汉学为用’,说穿了’,反正文化上是承袭大汉,再练出一支‘汉军’,如此一来,幕府就可以固若金汤了。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足利义材便挥之不去了,虽是完全不可能,毕竟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可因为这想法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他终究还是没有忍住,日思夜想了两天,还是决定来找镇国公碰一碰运气。
而镇国公的脸色,显然已经给了足利义材答案,足利义材只好尴尬地回答道:“不过是作为幕府护卫之用,防范于未然,倭国的情况,镇国公是了解的,诸侯林立,虽然现在各地大名暂时被压制,可是水师毕竟不能随时拱卫幕府,所以……”
叶春秋听了他的话,脸色缓和了不少,他想了想,道:“若只是如此,其实有何不可?”
听到有何不可四字,足利义材却是愣住了,镇国公……这是……居然同意了?
足利义材有些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觉得这是匪夷所思的事,忙道:“若如此,镇国公的恩德,下邦感激不尽。”
叶春秋心里却是想笑,口里道:“既然要建幕府新军,幕府可有银子吗?”
足利义材咬了咬牙道:“虽是困难一些,可凡事一旦下了决心,自是戮力而为,幕府可以想尽办法筹措。”
“那么,以殿下对新军的了解,知道该怎样做吗?”叶春秋接着问。
足利义材道:“首先是招募人手……”
叶春秋不有感叹道:“招募人手确实是当务之急,可是操练之法,又该如何解决呢?”
“这……”
“不如这样吧。”叶春秋显得关怀备至地道:“这操练的武官呢,就从镇国府新军之中调拨一批骨干协助殿下,可好?”
叶春秋心里想,这些骨干去了幕府新军,至少都是新军中的长官,到时候幕府新军的武官,除了足利义材安插的人手,至少近半都是镇国新军的人。
足利义材猛地意识到了什么,他终于知道为何镇国公对此表示支持了,却还是欣喜地道:“若是如此,那么这些上国的教官,下邦一定以礼相待。”
叶春秋微微一笑,他知道足利义材会怎么做,足利义材为了取信于镇国府,这些叶春秋派去的教官,在幕府新军之中的地位一定不会低,他们是以镇国府的军人名义派驻倭国的,等于是身兼两职,其实完全是听命于镇国府,而这兵却又是他们带出来,将来对幕府新军的掌控力一定不低。
这等于是,倭国人出了银子出了人,却使镇国府多了一支在倭国的力量。(未完待续。)
虽是欠人情这种东西,是一种心理压力,但是叶春秋的心理素质一直不错。
所以,对叶春秋来说,欠着人情就欠着人情吧,人情债这种东西,欠着欠着也就不愁了。
此时,叶春秋淡淡道:“这次也是多亏了殿下相助,殿下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吧,你我之间,就不必委婉了,却不知殿下有何事请教?”
足利义材却不敢鲁莽了,他很懂得点到即止,毕竟是征夷大将军出身,对于这种人情往来,是最为熟谙的。
足利义材道:“不敢请教,我有今日,自然多亏镇国公的帮助,倭国的内情,镇国公也是一清二楚的,国内诸侯林立,若非水师镇住他们,他们怎肯臣服幕府呢?幕府现在百废待举,我此番回国之后,欲重整幕府,不知镇国公意下如何?”
叶春秋心想,倭国单靠武力的镇压,迫使其通商,是断然行不通的,没有幕府作为代理,大明没有办法完全征服倭国。
足利义材看火候差不多了,微微一笑,道:“其实这一次来,是我有一个想法,当然,可能说出来,要让镇国公取笑。”
在叶春秋看来,这足利义材虽以往在倭国如同傀儡,可跟他接触了这么久,也深知他绝不是愚蠢的人物,他立志于复兴幕府,既是有想法,就绝不是这样简单。
叶春秋呷了口茶,道:“殿下但说无妨。”
可是这时候,足利义材就显得有些踟蹰了,话到嘴边,又不知怎么开口,似乎他觉得叶春秋理应不会同意自己的构想,所以不免有点儿不安,可是最后又觉得无论成与不成,总该说出来。
最后将牙一咬,足利义材道:“镇国府新军,实力超群,实在是天下罕见,我在北京城里,听闻了镇国新军的许多事迹,还有这镇国新军的步枪,更加……哈……我来自于东夷的小岛,可能这些话要让镇国公取笑了,嗯……在下对镇国新军可谓是倾慕不已,因而……这两日脑海里总是在想,若是在倭国,也建立一支新军,岂不是好……只是……”
他说到这里,很小心翼翼地看着叶春秋的眼色,因为他很清楚,这是叶春秋的法宝,水师和新军,是镇国府最大的利器,现在自己提出这个要求,这位镇国公只怕要怫然不悦,甚至还有可能怀疑自己的居心。
因此,他不免忐忑起来,自己可是受到镇国公的保护啊,还有这样的想法,实在有点儿该死呢。
镇国公若是认为自己有居心,若做何想法,以后对于他们交往说不定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
正在足利义材不安的时候,叶春秋却大抵了解了他的心思,他没有急着说话,反而是冷着脸,定定地看着足利义材,不发一言。
不过他心里想笑,因为自己脸一冷,足利义材立即露出了失望的表情,似乎……
叶春秋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时候才徐徐道:“这件事……有些为难,却是不知殿下要这幕府新军做什么用?”
足利义材已是绝望了,建新军,本来就是痴心妄想啊,倭人的骨子里本就崇尚武力。
足利义材虽是看到了大明的繁华,可是他志不在此,他真正关心的,反而是镇国新军,现在得到了镇国新军的实力和大抵的情况,心里就不免来个‘汉学为体、汉学为用’,说穿了’,反正文化上是承袭大汉,再练出一支‘汉军’,如此一来,幕府就可以固若金汤了。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足利义材便挥之不去了,虽是完全不可能,毕竟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可因为这想法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他终究还是没有忍住,日思夜想了两天,还是决定来找镇国公碰一碰运气。
而镇国公的脸色,显然已经给了足利义材答案,足利义材只好尴尬地回答道:“不过是作为幕府护卫之用,防范于未然,倭国的情况,镇国公是了解的,诸侯林立,虽然现在各地大名暂时被压制,可是水师毕竟不能随时拱卫幕府,所以……”
叶春秋听了他的话,脸色缓和了不少,他想了想,道:“若只是如此,其实有何不可?”
听到有何不可四字,足利义材却是愣住了,镇国公……这是……居然同意了?
足利义材有些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觉得这是匪夷所思的事,忙道:“若如此,镇国公的恩德,下邦感激不尽。”
叶春秋心里却是想笑,口里道:“既然要建幕府新军,幕府可有银子吗?”
足利义材咬了咬牙道:“虽是困难一些,可凡事一旦下了决心,自是戮力而为,幕府可以想尽办法筹措。”
“那么,以殿下对新军的了解,知道该怎样做吗?”叶春秋接着问。
足利义材道:“首先是招募人手……”
叶春秋不有感叹道:“招募人手确实是当务之急,可是操练之法,又该如何解决呢?”
“这……”
“不如这样吧。”叶春秋显得关怀备至地道:“这操练的武官呢,就从镇国府新军之中调拨一批骨干协助殿下,可好?”
叶春秋心里想,这些骨干去了幕府新军,至少都是新军中的长官,到时候幕府新军的武官,除了足利义材安插的人手,至少近半都是镇国新军的人。
足利义材猛地意识到了什么,他终于知道为何镇国公对此表示支持了,却还是欣喜地道:“若是如此,那么这些上国的教官,下邦一定以礼相待。”
叶春秋微微一笑,他知道足利义材会怎么做,足利义材为了取信于镇国府,这些叶春秋派去的教官,在幕府新军之中的地位一定不会低,他们是以镇国府的军人名义派驻倭国的,等于是身兼两职,其实完全是听命于镇国府,而这兵却又是他们带出来,将来对幕府新军的掌控力一定不低。
这等于是,倭国人出了银子出了人,却使镇国府多了一支在倭国的力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