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去南方
收藏【第八小说网Www.8xiaoShuo.Com】,元尊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杜若笑眯眯地看着冯志坚打自己嘴巴,又问道:“哎,和我说说卫民女朋友的事儿吧。”
冯志坚表情再次纠结了起来:“要不,咱们不说这个吧?我都后悔嘴巴那么大了。”
“说说,避免往后我再踩雷。”
“其实我知道的也不多,卫民只是说两个人是在陕北插队的时候认识的,王云芳也是大院出身,仅此而已,没了。”冯志坚摊了摊手,给了杜若一个非常模糊的信息。
“没了?王云芳家庭状况呢?”
“卫民从来不说这些。”
“还真能憋得住话。”杜若也不知道是说郑卫民还是说冯志坚。
太阳下面,郑卫民和高羽两个人你来我往,打得兴高采烈,直到感觉热到受不了才肯回树荫下。
“你们哪来的劲头?这大太阳不嫌热?”
高羽说道:“热啊!但去南方估计会更热,这不是提前适应嘛!”
郑卫民说道:“对头!”
杜若便笑,笑完了又说道:“好容易洗完的衣服,又得洗了。”
“下午吃完饭我就回宿舍,把衣服给洗了,一个晚上准能干!”
“你们还真能将就。”杜若起身先离开了,冯志坚有些意犹未尽,刚刚和杜若说的话比一个学期加起来都多。
“走吧,等下去打饭。”
郑卫民和高羽回宿舍之后就脱得光溜溜的,连澡带衣服一起洗了。
冯志坚没洗,他被郑卫民和高羽支使去打饭去了——给了粮票和钱的。
“要个四喜丸子!”郑卫民一边往身上冲着水一边说道。
“三个人咋分?”
“你俩!”
“好嘞!”冯志坚兴冲冲地出门了。
杜若回到宿舍,只是静静躺在自己的床铺上,没有着急去打饭。
郑卫民的种种表现在她看来都是超出时代认知的,但父亲竟然只是个团级干部,她又不理解了——郑卫民是怎么能做到喝咖啡不加糖的?生活本来就够苦的了。
晚上的菜比中午还要好一些,吃了饭,郑卫民和高羽又跑去冲了一次凉;下午运动量有些大,回去之后便很快睡着。
早上天蒙蒙亮,有鸟儿在窗外欢叫,郑卫民醒了,并不觉得吵闹。
他把双手放在脑后枕着,睁着眼睛看着房顶,听着外面的鸟叫,感觉很享受。
很快,宿舍楼有了动静,有人起床了。
冯志坚也起床,趴到上铺看了一眼:“卫民,你也醒了。”
“醒了,志坚,我准备出发了。”
郑卫民从床上坐起来,爬下床,穿上衣服,洗漱之后,去摸了摸昨天洗的衣服,经过一夜的热风,衣服已经被吹干。
收好衣服,郑卫民便去了集合地点。
远远看去,男同学几乎都穿着白衬衫,只有少数几个还穿着平常的衣服;女同学也差不多,还有穿裙子的。
高羽朝他挥着手:“卫民,快来!”
带队几个老师也都在,正在一个个地数人名字。
等到最后一个人到了,带队的老师便大声招呼道:“大家注意了!咱们等一会儿出发去火车站,有需要去方便的同学赶紧过去,给大家半小时的时间……”
临近中午,二十多个人一起出发去了火车站,在车站附近的国营食堂吃了饭之后,便准备出发去广州。
郑卫民惊喜地看到了上次合作过的于老师,这次他也被要过来了。
两个人握了手,便凑在一起坐了。
高羽拿了扑克牌,转身招呼道:“杜若,来打牌么?”
杜若坐了过来,说道:“你们打,我看着。”
三个人一副牌,抓着倒也挺合适。
“今天这把老K,看我给你们两个上一课!”于老师很是自信,他是扑克老手,抓牌都比郑卫民和高羽利索。
但高羽明显脑子更好使,郑卫民也年轻,打起来还是于老师输得最多。
杜若在旁边捧着一本书,不时偷偷瞄上几眼,于老师好像流得汗有些多。
火车咔嚓咔嚓往前,进入了河北地界;道路两旁的青绿依旧,只是房屋开始低矮,砖瓦更是少见,更多的是土坯房,只有路过县城的时候才有些像样的建筑。
看着杜若的表情,于老师问道:“杜同学,头一次出北京吧?”手上也不闲着,用力把手里的一对八甩了出去,但立刻就被郑卫民的一对九压着正着,脸上有遗憾之色浮现,但马上又开始看牌。
“您怎么知道的?”
于老师又甩出了一对尖,这次没人压住他了,他得意地说道:“看你的表情就知道了。这种房屋在北方很普遍;等过了长江再多往南一些,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会好一些么?”
于老师摇摇头,说道:“会是另外一种穷;只有几个大城市会好一些。”
土坯房,上面没有瓦片,是用茅草搭的房顶;房屋低矮,窗户也小,没有玻璃,采光和通风都不好。
远处的农民躲在树荫下看着他们,皮肤黝黑,让郑卫民想到了徐家村大队的乡亲们。
“卫民,你在陕北插队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杜若很是好奇:“真的住窑洞么?”
“是窑洞,很破,里面除了一张土炕之外什么都没有。”
“那你们怎么过?”
“就这么过呗……”郑卫民打出一对三,心情略微放松了一些:“全靠在院子里种点土豆,要不你们还真不一定能见着我。”
于老师心有戚戚:“农民兄弟弄点自留地不容易,别看地方小,一年下来能为家里做很大的贡献呢。”
郑卫民问道:“于老师,您见多识广,有没有听说农村也要改革?”
“听说了!就前一阵子的事儿!安徽南边有农民开始改革了,他们把地给分了,那庄稼种得,超出了附近所有的大队,或者我不能用附近,我得用全国!收成怎么样我还没听说,但我知道,肯定远超往年!”
杜若忙问道:“那队干部呢?有没有被处分?”
郑卫民接口道:“我想是没有的,对吧?而且这个做法还要推广。”
于老师说道:“没错!就是要推广!但小杜同学的担心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还是有人在抵制,不想把地分开。”
“分开?”高羽一下子没反应过来,这可是存在了那么多年的公社,说分开就能分开?
“改革开放了,小高同学!要不咱们去南方做什么?国家出钱让咱们去南方可不是为了看一眼就走的。哎,一张二,拜拜了!哈哈哈哈!”
郑卫民笑着洗牌:“那我要给插队的地方写信,这个事情宜早不宜迟。秋粮看来是赶不上了,但今年的冬小麦能赶上。”
杜若笑眯眯地看着冯志坚打自己嘴巴,又问道:“哎,和我说说卫民女朋友的事儿吧。”
冯志坚表情再次纠结了起来:“要不,咱们不说这个吧?我都后悔嘴巴那么大了。”
“说说,避免往后我再踩雷。”
“其实我知道的也不多,卫民只是说两个人是在陕北插队的时候认识的,王云芳也是大院出身,仅此而已,没了。”冯志坚摊了摊手,给了杜若一个非常模糊的信息。
“没了?王云芳家庭状况呢?”
“卫民从来不说这些。”
“还真能憋得住话。”杜若也不知道是说郑卫民还是说冯志坚。
太阳下面,郑卫民和高羽两个人你来我往,打得兴高采烈,直到感觉热到受不了才肯回树荫下。
“你们哪来的劲头?这大太阳不嫌热?”
高羽说道:“热啊!但去南方估计会更热,这不是提前适应嘛!”
郑卫民说道:“对头!”
杜若便笑,笑完了又说道:“好容易洗完的衣服,又得洗了。”
“下午吃完饭我就回宿舍,把衣服给洗了,一个晚上准能干!”
“你们还真能将就。”杜若起身先离开了,冯志坚有些意犹未尽,刚刚和杜若说的话比一个学期加起来都多。
“走吧,等下去打饭。”
郑卫民和高羽回宿舍之后就脱得光溜溜的,连澡带衣服一起洗了。
冯志坚没洗,他被郑卫民和高羽支使去打饭去了——给了粮票和钱的。
“要个四喜丸子!”郑卫民一边往身上冲着水一边说道。
“三个人咋分?”
“你俩!”
“好嘞!”冯志坚兴冲冲地出门了。
杜若回到宿舍,只是静静躺在自己的床铺上,没有着急去打饭。
郑卫民的种种表现在她看来都是超出时代认知的,但父亲竟然只是个团级干部,她又不理解了——郑卫民是怎么能做到喝咖啡不加糖的?生活本来就够苦的了。
晚上的菜比中午还要好一些,吃了饭,郑卫民和高羽又跑去冲了一次凉;下午运动量有些大,回去之后便很快睡着。
早上天蒙蒙亮,有鸟儿在窗外欢叫,郑卫民醒了,并不觉得吵闹。
他把双手放在脑后枕着,睁着眼睛看着房顶,听着外面的鸟叫,感觉很享受。
很快,宿舍楼有了动静,有人起床了。
冯志坚也起床,趴到上铺看了一眼:“卫民,你也醒了。”
“醒了,志坚,我准备出发了。”
郑卫民从床上坐起来,爬下床,穿上衣服,洗漱之后,去摸了摸昨天洗的衣服,经过一夜的热风,衣服已经被吹干。
收好衣服,郑卫民便去了集合地点。
远远看去,男同学几乎都穿着白衬衫,只有少数几个还穿着平常的衣服;女同学也差不多,还有穿裙子的。
高羽朝他挥着手:“卫民,快来!”
带队几个老师也都在,正在一个个地数人名字。
等到最后一个人到了,带队的老师便大声招呼道:“大家注意了!咱们等一会儿出发去火车站,有需要去方便的同学赶紧过去,给大家半小时的时间……”
临近中午,二十多个人一起出发去了火车站,在车站附近的国营食堂吃了饭之后,便准备出发去广州。
郑卫民惊喜地看到了上次合作过的于老师,这次他也被要过来了。
两个人握了手,便凑在一起坐了。
高羽拿了扑克牌,转身招呼道:“杜若,来打牌么?”
杜若坐了过来,说道:“你们打,我看着。”
三个人一副牌,抓着倒也挺合适。
“今天这把老K,看我给你们两个上一课!”于老师很是自信,他是扑克老手,抓牌都比郑卫民和高羽利索。
但高羽明显脑子更好使,郑卫民也年轻,打起来还是于老师输得最多。
杜若在旁边捧着一本书,不时偷偷瞄上几眼,于老师好像流得汗有些多。
火车咔嚓咔嚓往前,进入了河北地界;道路两旁的青绿依旧,只是房屋开始低矮,砖瓦更是少见,更多的是土坯房,只有路过县城的时候才有些像样的建筑。
看着杜若的表情,于老师问道:“杜同学,头一次出北京吧?”手上也不闲着,用力把手里的一对八甩了出去,但立刻就被郑卫民的一对九压着正着,脸上有遗憾之色浮现,但马上又开始看牌。
“您怎么知道的?”
于老师又甩出了一对尖,这次没人压住他了,他得意地说道:“看你的表情就知道了。这种房屋在北方很普遍;等过了长江再多往南一些,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会好一些么?”
于老师摇摇头,说道:“会是另外一种穷;只有几个大城市会好一些。”
土坯房,上面没有瓦片,是用茅草搭的房顶;房屋低矮,窗户也小,没有玻璃,采光和通风都不好。
远处的农民躲在树荫下看着他们,皮肤黝黑,让郑卫民想到了徐家村大队的乡亲们。
“卫民,你在陕北插队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杜若很是好奇:“真的住窑洞么?”
“是窑洞,很破,里面除了一张土炕之外什么都没有。”
“那你们怎么过?”
“就这么过呗……”郑卫民打出一对三,心情略微放松了一些:“全靠在院子里种点土豆,要不你们还真不一定能见着我。”
于老师心有戚戚:“农民兄弟弄点自留地不容易,别看地方小,一年下来能为家里做很大的贡献呢。”
郑卫民问道:“于老师,您见多识广,有没有听说农村也要改革?”
“听说了!就前一阵子的事儿!安徽南边有农民开始改革了,他们把地给分了,那庄稼种得,超出了附近所有的大队,或者我不能用附近,我得用全国!收成怎么样我还没听说,但我知道,肯定远超往年!”
杜若忙问道:“那队干部呢?有没有被处分?”
郑卫民接口道:“我想是没有的,对吧?而且这个做法还要推广。”
于老师说道:“没错!就是要推广!但小杜同学的担心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还是有人在抵制,不想把地分开。”
“分开?”高羽一下子没反应过来,这可是存在了那么多年的公社,说分开就能分开?
“改革开放了,小高同学!要不咱们去南方做什么?国家出钱让咱们去南方可不是为了看一眼就走的。哎,一张二,拜拜了!哈哈哈哈!”
郑卫民笑着洗牌:“那我要给插队的地方写信,这个事情宜早不宜迟。秋粮看来是赶不上了,但今年的冬小麦能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