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八小说网Www.8xiaoShuo.Com】,元尊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秘书卡伦挑选的很辛苦。
而诺顿出版社的推销员们,一个个上门介绍更是辛苦。
有资格给未出版书籍做评价的都是高端教授,有些人比较好说话,你寄封信就行,但大多数人也许并不会因为一封来自出版社的信,就花费十几个小时乃至更多的时间去阅读一本下未出版的书籍。
必须有来自诺顿出版社的熟人,一个个的介绍《基因组学》给他们。
经理丹尼尔想要二十人到三十人来评价杨锐的《基因组学》,他的秘书卡伦就不得不挑选出一两百人的名单,而诺顿的推销员们,又不得不一一尝试。
即使如此,他们也几乎无法得到三十人的数量。
教授们很忙,哪怕有所空闲,也不一定愿意用来读书。
推销员们只好多次上门,用尽各种方式,让教授们愿意阅读它。
这并不容易,但销售工作就是如此,通常来说,阅读并且给某本书好评的教授,往往会对这本书网开一面,即使它比竞品更弱势。
那些并不是最好的教科书,经常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卖掉的。
甚至于,有些教科书一年就卖给一所学校的也有。
而在美国,售价极高的教科书,只要有人要,就能赚钱,20美元或者30美元的教科书在美国是基础价,150美元甚至200美元的教科书也屡见不鲜,这当然不止是因为美国的教科书印刷精美,或者美国的消费水平如此,在一门课通常要两三本教科书的美国大学里,一年一千美元以上的教科书支出是普通美国学生都承担不了的。
美国教育出版的特殊性,使得任何一家出版社都需要一些生存之道。
诺顿出版社的生存之道,是他们的终身雇佣制,就像是日本企业一样,诺顿出版社的员工几乎是终身受雇的。
而他的推销员们,也是出了名的坚强。
作为一家中型出版社,保守而违反普通美国公司经营方式的诺顿的推销员们,几乎问遍了行业内的基因生物学大拿。
任何一个研究领域所能容纳的学者数量都是有限的,而能容纳多少学者,其实是由研究领域的热门度,而不是领域的重要程度来决定的。
这很容易理解,只有热门的研究领域才能养得起数量众多的学者,比如50年代到60年代的抗生素研究,那简直称得上是全球皆兵,全球每个国家的每个大学,只要有医学和生物学研究的,就没有不研究抗生素的,当时,这东西可是被看做治愈疾病的希望,解决人类生老病死的终极答案,就全球范围来说,抓1000万名从业者,100万名研究者, 1000名知名教授不成问题。
但是,到了80年代,抗生素的研究规模恐怕连50年代的十分之一都没有,进入21世纪以后,抗生素研究早就被学者们丢到脑后去了,为什么会有“超级细菌”的存在,不仅仅是因为滥用抗生素,还因为缺少人力去研究新的抗生素,以21世纪的医药企业的能力,如果超级细菌真的蔓延开来,新型抗生素开发也就是几个月,最多两三年的功夫。
同样是在80年代,参与自身免疫疾病的研究的学者,一只手就能数的出来,比如研究艾滋病的权威学者,也就是杨锐在美国遇到的那几条,再多也多不到哪里去。但进入21世纪以后,又有多少研究者在玩艾滋病?全球各个高校,研究机构,生物公司和医药公司,100万人都是小数字。
基因生物学作为一个大的研究方向,在80年代还是比较受到关注的,基本每个有生物系的学校,都会有人做相关研究,但要是按照中国的省级实验室的标准来看的话,即使是美国,很多大学也等于没有人做相关研究。
大拿自然是更少了。
推销员们用了一周时间,问了一圈以后,卡伦不得不向经理丹尼尔报告:“杨锐的新书,《基因组学》,您想要的人数,我们恐怕凑不够了。”
“三十人都没有?”丹尼尔有些失望。
卡伦微微摇头。
“二十个?”
卡伦再次摇头。
“十个人?总有十个人吧!”
“十二个人,比普通的教材要容易推销一点,毕竟,您要求的比较高。”卡伦有些安慰的性质。
丹尼尔吐了一口气,皱眉道:“我以为大家都想看看中国神童的新书。”
“您要求找都是各大名校的知名教授,他们大概是太忙,以至于没时间关注神童……”秘书卡伦很无奈的说。
“你的意思是,他们见到的神童太多了?”
“如果是小说,大家一定很关心神童的新作,但是,我们找的这些教授们,或许会有不同的想法?”卡伦婉转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他们的评价呢?最后有几个教授给出了评价?”
“还没有人看完书,所以,我们还没有收到评价。”
“让他们催一催。”丹尼尔也很无奈,他虽然是诺顿的多名重要经理中的一员,但经常与教授们打交道的他知道,那些已经做到终身教授,或者坐稳了教职的学者们,最多只是将出版当做生财之道,却从来不会按照出版社的要求去做事。因为出版社也不能保证自己的要求就一定是符合市场的。
至于评价未出版的书籍这样的事,更是出版社求着教授们做,他是一点力气都用不上。
“有哪十二个人收了书。”丹尼尔要了名单,展开来一个个的看。
“还不错,有斯坦福的,有哈弗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哥伦比亚,唔……常青藤的家伙们很喜欢杨锐?”丹尼尔稍微觉得有些满意了。
名校的示范效应是毋庸赘言的,一本教材如果被哈弗用了,再推销给其他学校都要容易许多,最起码,被推销的教授会就拿起这本他没有看过的教材翻一翻,并且考虑,它有什么闪光点被哈弗看中了?
如果一本教材长期被哈弗等名校使用,那对出版社来说,他们看到的就已经是一本现金奶牛的雏形了。
“再接再厉,最好在最近几天,让我看到《基因组学》的评价。”丹尼尔挥舞手臂,仿佛在给远在天边看不到自己的推销员鼓劲。
“好吧,我让他们再努力一下。”卡伦只好按照丹尼尔的要求,再分别给散布在全国各地的推销员们打电话。
……
“去他娘的努力。还要怎么努力!”接到电话的推销员并不高兴,脾气好的考伯特挂掉电话以后,也使劲揣了电话亭一脚。
“他们这次催什么?”考伯特的拍档科尔温坐在汽车后车厢上,手里捏着一支烟,任其燃烧,并不去抽。
“中国人的书。”考伯特气哼哼的坐到科尔温对面的水泥桩子上,道:“还要我怎么催?我找了卢卡斯两次,金瑞已经不想听我说了,约瑟夫教授忙着做自己的研究,完全不想见我们,就他的样子,就是给了他书,他也没时间看,对不对?”
“公司的要求呢?”
“让我们再推销一次,给每名教授看这本书,然后争夺多拿到两个以上的评价。”
“就是让多两名教授看书了,只能是单子里的教授,还是允许我们自己选择?”
“最起码要终身教授,你想到什么了?”考伯特狐疑的看着搭档科尔温。
科尔温笑笑,说:“或许再找利奥,他是终身教授,而且拿了好几个奖,他一向愿意给出评价。”
“那个希腊人?他的评价一向苛刻,我估计他是故意的,他的毒蛇我现在还记得:我从来没想过,一本书能写成这样,而且通过编辑的审核,就好像一坨冰凉的屎送到了出版社,出版社的编辑们将它吃了进去,再拉出来,趁着仍然温热的时候端给我,还想让我再加热以后送给读者?你们是****吃傻了吗?”考伯特一边学,一边吐舌头,有点被恶心的不清。
科尔温更是被恶心的厉害,道:“反正他们只是要人评价,并没有要什么好评,对吧?我们就给公司利奥的评价好了,看到利奥的评价,我想他们就不会再催这件事了。”
“送一条信息给公司?”
“差不多意思吧。也许其他人会提供好评,我们提供一个其他方面的评价,既能让整体评价真实,又能多一个评价,没什么关系,对吧?丹尼尔不喜欢,就不要放出来好了。”
“找利奥?”
“没错,找利奥。他这一次,说不定会给一个好评呢。”科尔温嘿嘿的笑两声,说:“你要从好的方面看,利奥的评价至少是公允的……唔,公允偏向苛刻吧,不管怎么说,我们完成了公司的要求,他们下次如果再不停的催促我们,我们就再找利奥,你瞧,我们可以像是利奥一样,耳根清净。”
“丹尼尔会气疯的。”
“那又怎么样,他想要评价,他得到了,如果他只想要好的评价,自己写一个。”
“好吧,我们去找利奥,说不定他会写一个丹尼尔想要的评价……”考伯特突然笑了起来。
科尔温更是大笑着从车后厢上溜了下来,显然,他们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权当是迟到的万圣节礼物。
……
秘书卡伦挑选的很辛苦。
而诺顿出版社的推销员们,一个个上门介绍更是辛苦。
有资格给未出版书籍做评价的都是高端教授,有些人比较好说话,你寄封信就行,但大多数人也许并不会因为一封来自出版社的信,就花费十几个小时乃至更多的时间去阅读一本下未出版的书籍。
必须有来自诺顿出版社的熟人,一个个的介绍《基因组学》给他们。
经理丹尼尔想要二十人到三十人来评价杨锐的《基因组学》,他的秘书卡伦就不得不挑选出一两百人的名单,而诺顿的推销员们,又不得不一一尝试。
即使如此,他们也几乎无法得到三十人的数量。
教授们很忙,哪怕有所空闲,也不一定愿意用来读书。
推销员们只好多次上门,用尽各种方式,让教授们愿意阅读它。
这并不容易,但销售工作就是如此,通常来说,阅读并且给某本书好评的教授,往往会对这本书网开一面,即使它比竞品更弱势。
那些并不是最好的教科书,经常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卖掉的。
甚至于,有些教科书一年就卖给一所学校的也有。
而在美国,售价极高的教科书,只要有人要,就能赚钱,20美元或者30美元的教科书在美国是基础价,150美元甚至200美元的教科书也屡见不鲜,这当然不止是因为美国的教科书印刷精美,或者美国的消费水平如此,在一门课通常要两三本教科书的美国大学里,一年一千美元以上的教科书支出是普通美国学生都承担不了的。
美国教育出版的特殊性,使得任何一家出版社都需要一些生存之道。
诺顿出版社的生存之道,是他们的终身雇佣制,就像是日本企业一样,诺顿出版社的员工几乎是终身受雇的。
而他的推销员们,也是出了名的坚强。
作为一家中型出版社,保守而违反普通美国公司经营方式的诺顿的推销员们,几乎问遍了行业内的基因生物学大拿。
任何一个研究领域所能容纳的学者数量都是有限的,而能容纳多少学者,其实是由研究领域的热门度,而不是领域的重要程度来决定的。
这很容易理解,只有热门的研究领域才能养得起数量众多的学者,比如50年代到60年代的抗生素研究,那简直称得上是全球皆兵,全球每个国家的每个大学,只要有医学和生物学研究的,就没有不研究抗生素的,当时,这东西可是被看做治愈疾病的希望,解决人类生老病死的终极答案,就全球范围来说,抓1000万名从业者,100万名研究者, 1000名知名教授不成问题。
但是,到了80年代,抗生素的研究规模恐怕连50年代的十分之一都没有,进入21世纪以后,抗生素研究早就被学者们丢到脑后去了,为什么会有“超级细菌”的存在,不仅仅是因为滥用抗生素,还因为缺少人力去研究新的抗生素,以21世纪的医药企业的能力,如果超级细菌真的蔓延开来,新型抗生素开发也就是几个月,最多两三年的功夫。
同样是在80年代,参与自身免疫疾病的研究的学者,一只手就能数的出来,比如研究艾滋病的权威学者,也就是杨锐在美国遇到的那几条,再多也多不到哪里去。但进入21世纪以后,又有多少研究者在玩艾滋病?全球各个高校,研究机构,生物公司和医药公司,100万人都是小数字。
基因生物学作为一个大的研究方向,在80年代还是比较受到关注的,基本每个有生物系的学校,都会有人做相关研究,但要是按照中国的省级实验室的标准来看的话,即使是美国,很多大学也等于没有人做相关研究。
大拿自然是更少了。
推销员们用了一周时间,问了一圈以后,卡伦不得不向经理丹尼尔报告:“杨锐的新书,《基因组学》,您想要的人数,我们恐怕凑不够了。”
“三十人都没有?”丹尼尔有些失望。
卡伦微微摇头。
“二十个?”
卡伦再次摇头。
“十个人?总有十个人吧!”
“十二个人,比普通的教材要容易推销一点,毕竟,您要求的比较高。”卡伦有些安慰的性质。
丹尼尔吐了一口气,皱眉道:“我以为大家都想看看中国神童的新书。”
“您要求找都是各大名校的知名教授,他们大概是太忙,以至于没时间关注神童……”秘书卡伦很无奈的说。
“你的意思是,他们见到的神童太多了?”
“如果是小说,大家一定很关心神童的新作,但是,我们找的这些教授们,或许会有不同的想法?”卡伦婉转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他们的评价呢?最后有几个教授给出了评价?”
“还没有人看完书,所以,我们还没有收到评价。”
“让他们催一催。”丹尼尔也很无奈,他虽然是诺顿的多名重要经理中的一员,但经常与教授们打交道的他知道,那些已经做到终身教授,或者坐稳了教职的学者们,最多只是将出版当做生财之道,却从来不会按照出版社的要求去做事。因为出版社也不能保证自己的要求就一定是符合市场的。
至于评价未出版的书籍这样的事,更是出版社求着教授们做,他是一点力气都用不上。
“有哪十二个人收了书。”丹尼尔要了名单,展开来一个个的看。
“还不错,有斯坦福的,有哈弗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哥伦比亚,唔……常青藤的家伙们很喜欢杨锐?”丹尼尔稍微觉得有些满意了。
名校的示范效应是毋庸赘言的,一本教材如果被哈弗用了,再推销给其他学校都要容易许多,最起码,被推销的教授会就拿起这本他没有看过的教材翻一翻,并且考虑,它有什么闪光点被哈弗看中了?
如果一本教材长期被哈弗等名校使用,那对出版社来说,他们看到的就已经是一本现金奶牛的雏形了。
“再接再厉,最好在最近几天,让我看到《基因组学》的评价。”丹尼尔挥舞手臂,仿佛在给远在天边看不到自己的推销员鼓劲。
“好吧,我让他们再努力一下。”卡伦只好按照丹尼尔的要求,再分别给散布在全国各地的推销员们打电话。
……
“去他娘的努力。还要怎么努力!”接到电话的推销员并不高兴,脾气好的考伯特挂掉电话以后,也使劲揣了电话亭一脚。
“他们这次催什么?”考伯特的拍档科尔温坐在汽车后车厢上,手里捏着一支烟,任其燃烧,并不去抽。
“中国人的书。”考伯特气哼哼的坐到科尔温对面的水泥桩子上,道:“还要我怎么催?我找了卢卡斯两次,金瑞已经不想听我说了,约瑟夫教授忙着做自己的研究,完全不想见我们,就他的样子,就是给了他书,他也没时间看,对不对?”
“公司的要求呢?”
“让我们再推销一次,给每名教授看这本书,然后争夺多拿到两个以上的评价。”
“就是让多两名教授看书了,只能是单子里的教授,还是允许我们自己选择?”
“最起码要终身教授,你想到什么了?”考伯特狐疑的看着搭档科尔温。
科尔温笑笑,说:“或许再找利奥,他是终身教授,而且拿了好几个奖,他一向愿意给出评价。”
“那个希腊人?他的评价一向苛刻,我估计他是故意的,他的毒蛇我现在还记得:我从来没想过,一本书能写成这样,而且通过编辑的审核,就好像一坨冰凉的屎送到了出版社,出版社的编辑们将它吃了进去,再拉出来,趁着仍然温热的时候端给我,还想让我再加热以后送给读者?你们是****吃傻了吗?”考伯特一边学,一边吐舌头,有点被恶心的不清。
科尔温更是被恶心的厉害,道:“反正他们只是要人评价,并没有要什么好评,对吧?我们就给公司利奥的评价好了,看到利奥的评价,我想他们就不会再催这件事了。”
“送一条信息给公司?”
“差不多意思吧。也许其他人会提供好评,我们提供一个其他方面的评价,既能让整体评价真实,又能多一个评价,没什么关系,对吧?丹尼尔不喜欢,就不要放出来好了。”
“找利奥?”
“没错,找利奥。他这一次,说不定会给一个好评呢。”科尔温嘿嘿的笑两声,说:“你要从好的方面看,利奥的评价至少是公允的……唔,公允偏向苛刻吧,不管怎么说,我们完成了公司的要求,他们下次如果再不停的催促我们,我们就再找利奥,你瞧,我们可以像是利奥一样,耳根清净。”
“丹尼尔会气疯的。”
“那又怎么样,他想要评价,他得到了,如果他只想要好的评价,自己写一个。”
“好吧,我们去找利奥,说不定他会写一个丹尼尔想要的评价……”考伯特突然笑了起来。
科尔温更是大笑着从车后厢上溜了下来,显然,他们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权当是迟到的万圣节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