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黄巢起义
收藏【第八小说网Www.8xiaoShuo.Com】,元尊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原来,自上次大明宫一战后,邓宏麾下的军队因毫无防备,惨遭田令孜炸药偷袭,导致五千右神策军所部全军覆没,邓国公府一族除了国公邓基由外,更是举族葬身于火海中。
邓宏以身幸免,虽然成功活了下来,却是容貌俱毁,只能被迫戴上了面具。
“大人,喝口汤吧!”
一旁,高骈端着一碗刚煮好的肉汤递了过来,邓宏却道: “你喝吧,我不饿。”
高骈闻言,只能无奈退到一旁。
自上次于危难之际被邓宏救下后,高骈便知道了邓宏的身份,因此,对他更是尊敬不已。
“千里。”邓宏看了一眼山下,突然朝高骈喊道。
“大人。”
高骈走了过来。
“我们在洛阳还剩下多少军队?”
“回大人,在洛阳的本部兵马估计还剩两千多。”
至上次一战后,右神策军在长安几乎全军覆没,唯有在洛阳地区还驻扎着一支两千余人的军队防守洛阳。
闻言,邓宏道: “如今天下形势大乱,各地起义不断,我这里有一百万两 ,你迅速拿去在洛阳地区募集兵马,务必募集两万人,将来我有用。”
高骈闻言,顿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没想到邓宏会这么有钱,但出于对邓宏的信任,高骈于是当即答应道。
“是。”
“他怎么样了啊?”
邓宏看着一旁躺在茅草屋中的国公邓基由,问道。
虽然第十六代邓国公已经跟自己这个先祖没有任何情感牵绊,但毕竟是自己的后代,因此,邓宏难免会关心一下。
“国公他的伤已经暂时稳定下来了,大人请放心。”
“好,千里啊,你去忙吧!”
“是。”
高骈去后,邓宏缓缓几步走到了邓基由跟前。
上一代邓国公去世,只有五十多岁,因此,第十六代邓国公如今也才刚过三十。
邓宏走到他身前,见邓基由伤得不轻,于是再次掏出了一颗丹药给他喂了下去。
不多时,邓基由便醒来了!
看着邓宏,邓基由眼眶不禁泛红,他有些震惊地看着邓宏,问道: “你真的是……”
“既然知道,就不用多问,好好养伤吧!”
对于这个邓氏最后的独苗,虽无太多牵绊,但邓宏还是很关心的,想让他好好活下去。
邓基由已然猜出了邓宏的身份,但见他不愿意相告,邓基由也没有追问,而是听话地躺了下去。
接下来的时间,邓宏与高骈一直在忙着招兵买马,经过上一次大明宫之战后,邓宏苦心经营十几年的根基全部失去。
如今,天下大乱,邓宏敏锐地嗅觉到了危机感,大唐还是步入了历史上的后尘,为挽救大唐的江山,时间已经迫在眉睫了!
就在邓宏正忙着招兵买马的同时,关东也发生了百年难得一见的大旱。
关东大地,烈日炙烤,土地龟裂,一片枯黄。
旱魃肆虐,百姓们的希望在旱灾中破灭,庄稼枯萎,颗粒无收。
然而,无情的官吏们却不顾百姓的死活,依然逼迫他们缴纳租税、服差役。
村庄里,人们面色憔悴,眼神中透露出绝望和无奈。他们背负着沉重的负担,步履蹒跚地走向官府。
老人们拄着拐杖,孩子们饿得哭泣,而官吏们却冷漠地催收着租税,毫无怜悯之心。
一处田埂上,一位老农望着干枯的禾苗,泪流满面。
他的家庭已经山穷水尽,无法承担租税的重负。他颤抖着声音说道:“这日子可怎么过啊?”周围的百姓们纷纷附和,他们的怨愤如潮水般涌动。
在城镇的街头,人们聚集在一起,他们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抗议声浪。他们高呼着:“减轻租税!”“停止差役!”百姓们的愤怒情绪不断升级,他们渴望得到官府的关注和回应。
然而,官吏们却对百姓的呼声视而不见,继续逼迫他们。这引发了更多的不满和抵抗,民怨四起,社会动荡的阴影逐渐笼罩着整个关东地区。
王朝末期的矛盾与灾害,受伤的不仅是普通百姓,各行各业的人都深受其害。
曹州冤句县,受灾甚为严重,方圆百里之内,百姓颗粒无收!
朝廷下放的微薄赈济粮,更是被当地官员私吞,原本七成的口粮,更是被当地官府减至三成。
每天都有无数百姓饿死街头。
更让人神共愤的是,当地官兵镇压起义军接连受挫,为了向上面邀功,当地唐军竟将屠刀伸向了那些无辜的难民。
每天都有数十甚至上百难民被官兵斩首,充当军功。
不仅是难免受灾,那些长期奔波于全国各地的盐贩子更是首当其冲!
一家客栈内,数十人围着一满脸胡须的大汉,义愤填膺道: “大哥,昨天又有八名兄弟被抓了,这些狗官,连我们最后的生路都堵了,我看不如反了他娘的。”
“是啊兄长,如今大唐已经是遍地狼烟、各地起义不断,朝廷已经失去了民心,唯有造反,我们才有出路啊!”
……
几十人你一句我一言的劝说,而为首的胡须大汉却满脸的愁容。
此人正是当年落榜的黄巢。
看着众兄弟心中的不满,黄巢心里却回想起了当初邓宏对他说的话。
一切农民起义,都是给世家贵族做嫁衣……
一想到这,黄巢便犹豫不决。
“大哥,你难道忘了你数次落榜吗?都是那些狗官所为啊!这样的朝廷,还值得大家拥戴吗?”
黄巢的弟弟与兄弟们不断劝说,可黄巢却仍然置之不理。
就在这时,黄巢身边的兄弟匆匆忙忙跑了进来,对黄巢说道: “大哥,我们十几个兄弟被官兵抓去当起义军砍了邀功去了!”
众人闻言,顿时愤怒不已。
“大哥,再不反,兄弟们都快被杀完了,此时不反更待何时啊!”
一旁的黄揆此时已经怒不可遏,提着一旁的刀就冲了出去。
黄巢见状,立即叫人拦住他。
“回来!”
“回来做什么,你不是从小教我,男子汉大丈夫,身居天地之间,就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吗?”
“如今,天下大乱,朝廷与民离心离德,此时,正是兄弟们建功立业的好时机啊!”
“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随着黄揆的带头,底下的人顿时高声呐喊。
见底下的兄弟们都如此热血豪迈,黄巢于是说道: “起义是一件大事,如若失败,九族难保啊!”
“哈哈哈,大哥,眼下兄弟们连命都快没了,哪里还管得了九族!再不反,九族都得饿死了,反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对大哥,兄弟们连命都不要了,只要你振臂一呼,兄弟们纵然是刀山火海,也陪着你一起闯。”
“大哥,反了,朝廷如此压迫我们,我们绝不能任由这群狗官压迫,冲进县衙去,宰了他们,出了这口恶气!”
看着麾下的兄弟们如此义愤填膺,黄巢一时也动了容,他年少时那股滔天的野心,此时也化为憎恨世家与朝廷的动力。
“好,反了他娘的。”
终于,黄巢做出了决定。
“弟兄们,我黄巢决心起义,与起义军共同推翻大唐。”
黄巢对着麾下的兄弟们大喊道: “天补均平,铲除贪官污吏与世家大族,还天下苍生一个公平公正!”
“天补均平。”
“天补均平。”
随着黄巢打出天补均平的口号,难民们纷纷响应,他们举起简陋的武器,高呼着黄巢的口号。声音响彻云霄,回荡在整个冤句县。
这一刻,他们不再是卑微的难民,而是一群有勇气追求平等和自由的战士。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坚定和决心,心中燃起了对未来的憧憬。
黄巢的口号成为了他们的信仰,激励着他们踏上反抗的道路。
随着黄巢起义的爆发,历史又好像进入了轮回之中。
历经了200多年的岁月,大唐也迎来了远比大隋王朝后期更严重的农民起义!
黄巢起义如暴风骤雨般席卷山东,起义军士气高昂,势如破竹。
他们的旗帜在风中飘扬,杀意腾腾,所到之处,唐军纷纷溃败。
战场上,唐军的防线被轻易突破,士兵们丢盔卸甲,四处逃窜。战败的消息如雪片般不断飞往长安,长安城陷入了一片恐慌和混乱之中。
黄巢起义的胜利之势,似乎如燎原之火,无法阻挡。
大明宫内,李儇坐在尚未修复的宫殿内,满脸的愁容与震惊!
“哪来的十万大军,哪来的十万大军啊?”
看着前线不断传回来的败报,李儇震惊不已。
刚开始的时候,地方的官兵还企图用难免的人头来邀功,但随着无数城镇的丢失,战报的消息再也隐瞒不住。
“阿父,你不是说那些刁民不堪一击吗?怎么朕看见的是山东二十一城被他们攻克了呢?”
李儇看着田令孜,眼里满是失望。
田令孜闻言,也慌了,他不顾李儇的质问,转过头去,看着殿上的武将们问道: “哪位将军可以带兵前往前线平叛呐啊?”
结果,田令孜的话犹如石沉大海一般,落在殿上一点浪花都没激起。
长安城内,一片人心惶惶,而关中地区,起义军却是一路势如破竹!
洛阳城郊。
高骈将最新的战报呈给邓宏。
“大人,农民军已经聚集十万之众,猛攻山东地区,山东二十一城进皆沦陷,敌将王仙芝已经率部进入河南,三日前,王仙芝已经占领汝州,汝州守将董汉勋以下三十余名官员,被农民军斩杀于城墙之上。”
“如今,农民军已经聚集数万之众,朝洛阳杀来了!”
高骈脸色苍白地禀报着,可邓宏的思绪却放在别处。
望着山下一望无际的平原,邓宏无奈感叹道: “他终究还是反了!”
原来,自上次大明宫一战后,邓宏麾下的军队因毫无防备,惨遭田令孜炸药偷袭,导致五千右神策军所部全军覆没,邓国公府一族除了国公邓基由外,更是举族葬身于火海中。
邓宏以身幸免,虽然成功活了下来,却是容貌俱毁,只能被迫戴上了面具。
“大人,喝口汤吧!”
一旁,高骈端着一碗刚煮好的肉汤递了过来,邓宏却道: “你喝吧,我不饿。”
高骈闻言,只能无奈退到一旁。
自上次于危难之际被邓宏救下后,高骈便知道了邓宏的身份,因此,对他更是尊敬不已。
“千里。”邓宏看了一眼山下,突然朝高骈喊道。
“大人。”
高骈走了过来。
“我们在洛阳还剩下多少军队?”
“回大人,在洛阳的本部兵马估计还剩两千多。”
至上次一战后,右神策军在长安几乎全军覆没,唯有在洛阳地区还驻扎着一支两千余人的军队防守洛阳。
闻言,邓宏道: “如今天下形势大乱,各地起义不断,我这里有一百万两 ,你迅速拿去在洛阳地区募集兵马,务必募集两万人,将来我有用。”
高骈闻言,顿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没想到邓宏会这么有钱,但出于对邓宏的信任,高骈于是当即答应道。
“是。”
“他怎么样了啊?”
邓宏看着一旁躺在茅草屋中的国公邓基由,问道。
虽然第十六代邓国公已经跟自己这个先祖没有任何情感牵绊,但毕竟是自己的后代,因此,邓宏难免会关心一下。
“国公他的伤已经暂时稳定下来了,大人请放心。”
“好,千里啊,你去忙吧!”
“是。”
高骈去后,邓宏缓缓几步走到了邓基由跟前。
上一代邓国公去世,只有五十多岁,因此,第十六代邓国公如今也才刚过三十。
邓宏走到他身前,见邓基由伤得不轻,于是再次掏出了一颗丹药给他喂了下去。
不多时,邓基由便醒来了!
看着邓宏,邓基由眼眶不禁泛红,他有些震惊地看着邓宏,问道: “你真的是……”
“既然知道,就不用多问,好好养伤吧!”
对于这个邓氏最后的独苗,虽无太多牵绊,但邓宏还是很关心的,想让他好好活下去。
邓基由已然猜出了邓宏的身份,但见他不愿意相告,邓基由也没有追问,而是听话地躺了下去。
接下来的时间,邓宏与高骈一直在忙着招兵买马,经过上一次大明宫之战后,邓宏苦心经营十几年的根基全部失去。
如今,天下大乱,邓宏敏锐地嗅觉到了危机感,大唐还是步入了历史上的后尘,为挽救大唐的江山,时间已经迫在眉睫了!
就在邓宏正忙着招兵买马的同时,关东也发生了百年难得一见的大旱。
关东大地,烈日炙烤,土地龟裂,一片枯黄。
旱魃肆虐,百姓们的希望在旱灾中破灭,庄稼枯萎,颗粒无收。
然而,无情的官吏们却不顾百姓的死活,依然逼迫他们缴纳租税、服差役。
村庄里,人们面色憔悴,眼神中透露出绝望和无奈。他们背负着沉重的负担,步履蹒跚地走向官府。
老人们拄着拐杖,孩子们饿得哭泣,而官吏们却冷漠地催收着租税,毫无怜悯之心。
一处田埂上,一位老农望着干枯的禾苗,泪流满面。
他的家庭已经山穷水尽,无法承担租税的重负。他颤抖着声音说道:“这日子可怎么过啊?”周围的百姓们纷纷附和,他们的怨愤如潮水般涌动。
在城镇的街头,人们聚集在一起,他们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抗议声浪。他们高呼着:“减轻租税!”“停止差役!”百姓们的愤怒情绪不断升级,他们渴望得到官府的关注和回应。
然而,官吏们却对百姓的呼声视而不见,继续逼迫他们。这引发了更多的不满和抵抗,民怨四起,社会动荡的阴影逐渐笼罩着整个关东地区。
王朝末期的矛盾与灾害,受伤的不仅是普通百姓,各行各业的人都深受其害。
曹州冤句县,受灾甚为严重,方圆百里之内,百姓颗粒无收!
朝廷下放的微薄赈济粮,更是被当地官员私吞,原本七成的口粮,更是被当地官府减至三成。
每天都有无数百姓饿死街头。
更让人神共愤的是,当地官兵镇压起义军接连受挫,为了向上面邀功,当地唐军竟将屠刀伸向了那些无辜的难民。
每天都有数十甚至上百难民被官兵斩首,充当军功。
不仅是难免受灾,那些长期奔波于全国各地的盐贩子更是首当其冲!
一家客栈内,数十人围着一满脸胡须的大汉,义愤填膺道: “大哥,昨天又有八名兄弟被抓了,这些狗官,连我们最后的生路都堵了,我看不如反了他娘的。”
“是啊兄长,如今大唐已经是遍地狼烟、各地起义不断,朝廷已经失去了民心,唯有造反,我们才有出路啊!”
……
几十人你一句我一言的劝说,而为首的胡须大汉却满脸的愁容。
此人正是当年落榜的黄巢。
看着众兄弟心中的不满,黄巢心里却回想起了当初邓宏对他说的话。
一切农民起义,都是给世家贵族做嫁衣……
一想到这,黄巢便犹豫不决。
“大哥,你难道忘了你数次落榜吗?都是那些狗官所为啊!这样的朝廷,还值得大家拥戴吗?”
黄巢的弟弟与兄弟们不断劝说,可黄巢却仍然置之不理。
就在这时,黄巢身边的兄弟匆匆忙忙跑了进来,对黄巢说道: “大哥,我们十几个兄弟被官兵抓去当起义军砍了邀功去了!”
众人闻言,顿时愤怒不已。
“大哥,再不反,兄弟们都快被杀完了,此时不反更待何时啊!”
一旁的黄揆此时已经怒不可遏,提着一旁的刀就冲了出去。
黄巢见状,立即叫人拦住他。
“回来!”
“回来做什么,你不是从小教我,男子汉大丈夫,身居天地之间,就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吗?”
“如今,天下大乱,朝廷与民离心离德,此时,正是兄弟们建功立业的好时机啊!”
“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随着黄揆的带头,底下的人顿时高声呐喊。
见底下的兄弟们都如此热血豪迈,黄巢于是说道: “起义是一件大事,如若失败,九族难保啊!”
“哈哈哈,大哥,眼下兄弟们连命都快没了,哪里还管得了九族!再不反,九族都得饿死了,反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对大哥,兄弟们连命都不要了,只要你振臂一呼,兄弟们纵然是刀山火海,也陪着你一起闯。”
“大哥,反了,朝廷如此压迫我们,我们绝不能任由这群狗官压迫,冲进县衙去,宰了他们,出了这口恶气!”
看着麾下的兄弟们如此义愤填膺,黄巢一时也动了容,他年少时那股滔天的野心,此时也化为憎恨世家与朝廷的动力。
“好,反了他娘的。”
终于,黄巢做出了决定。
“弟兄们,我黄巢决心起义,与起义军共同推翻大唐。”
黄巢对着麾下的兄弟们大喊道: “天补均平,铲除贪官污吏与世家大族,还天下苍生一个公平公正!”
“天补均平。”
“天补均平。”
随着黄巢打出天补均平的口号,难民们纷纷响应,他们举起简陋的武器,高呼着黄巢的口号。声音响彻云霄,回荡在整个冤句县。
这一刻,他们不再是卑微的难民,而是一群有勇气追求平等和自由的战士。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坚定和决心,心中燃起了对未来的憧憬。
黄巢的口号成为了他们的信仰,激励着他们踏上反抗的道路。
随着黄巢起义的爆发,历史又好像进入了轮回之中。
历经了200多年的岁月,大唐也迎来了远比大隋王朝后期更严重的农民起义!
黄巢起义如暴风骤雨般席卷山东,起义军士气高昂,势如破竹。
他们的旗帜在风中飘扬,杀意腾腾,所到之处,唐军纷纷溃败。
战场上,唐军的防线被轻易突破,士兵们丢盔卸甲,四处逃窜。战败的消息如雪片般不断飞往长安,长安城陷入了一片恐慌和混乱之中。
黄巢起义的胜利之势,似乎如燎原之火,无法阻挡。
大明宫内,李儇坐在尚未修复的宫殿内,满脸的愁容与震惊!
“哪来的十万大军,哪来的十万大军啊?”
看着前线不断传回来的败报,李儇震惊不已。
刚开始的时候,地方的官兵还企图用难免的人头来邀功,但随着无数城镇的丢失,战报的消息再也隐瞒不住。
“阿父,你不是说那些刁民不堪一击吗?怎么朕看见的是山东二十一城被他们攻克了呢?”
李儇看着田令孜,眼里满是失望。
田令孜闻言,也慌了,他不顾李儇的质问,转过头去,看着殿上的武将们问道: “哪位将军可以带兵前往前线平叛呐啊?”
结果,田令孜的话犹如石沉大海一般,落在殿上一点浪花都没激起。
长安城内,一片人心惶惶,而关中地区,起义军却是一路势如破竹!
洛阳城郊。
高骈将最新的战报呈给邓宏。
“大人,农民军已经聚集十万之众,猛攻山东地区,山东二十一城进皆沦陷,敌将王仙芝已经率部进入河南,三日前,王仙芝已经占领汝州,汝州守将董汉勋以下三十余名官员,被农民军斩杀于城墙之上。”
“如今,农民军已经聚集数万之众,朝洛阳杀来了!”
高骈脸色苍白地禀报着,可邓宏的思绪却放在别处。
望着山下一望无际的平原,邓宏无奈感叹道: “他终究还是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