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太上皇崩
收藏【第八小说网Www.8xiaoShuo.Com】,元尊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邓宏带着一家人马不停蹄地赶回长安,经过六天急行,终于赶回了长安。
回到家,显儿和义宁立即给邓宏换上朝服,邓宏便急匆匆进了宫内。
太安宫前,已经聚集了上百名在京官员,邓宏没有理会众人,径直走到最前面,因为他现如今已经是朝廷从二品大员。
太安宫外,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萧禹、高士廉、尉迟恭等重臣已经早早等候。
“你怎么才来呀!”长孙无忌看见邓宏,埋怨了一眼。
“我已经加急赶路了,里面情况怎么样?”邓宏问道。
“陛下和皇后以及太上皇所有的嫔妃子嗣都在里面了,恐怕……”
长孙无忌点到为止。
大殿外众臣小声议论着,大殿内却是哭成一片,李世民见状厉声喝止,众嫔妃这才停下哭声。
“二郎…二郎。”李渊声音很微弱,呼唤着李世民。
“父皇…父皇,儿皇在这。”李世民上前紧紧握住李渊的手。
“二郎啊,你干的不错,灭了突厥、灭了吐谷浑,吾时常在想,如果建成坐了这个位置,他能不能做到今天这些,后来吾想明白了,建成和元吉都做不到!”
李渊拉着李世民的手,语气艰难地诉说着心里的想法,现如今,他已经彻底放下了对李世民的成见,临了终于认可了自己这个儿子。
而李世民,此时眼角的眼泪也控制不住,一颗一颗往下掉,自打唐朝建立以来,他对父亲是又敬佩又埋怨,甚至还有一丝恨。
敬佩父亲起兵反隋,埋怨建成和元吉加害自己父亲没有加以制止,恨父亲承诺了自己又不兑现。
但李渊生命的最后一刻,两父子之间所有的矛盾和隔阂都烟消云散。
“二郎啊,父皇就要去见你的母亲了,这辈子是我愧对她,临死之际,你能不能答应我一个请求?”李渊恳求地看着李世民。
李世民眼看老父亲竟然向自己低头,再也绷不住了。
“父亲。”
一声父亲,仿佛把父子二人叫回到了李渊还是太原留守之时,那时,李渊还不是皇帝,李世民也不是秦王,李家父子风雨同舟,父子之间没有隔阂,兄弟之间也没有争斗,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二郎啊,你做的很好,有你执掌大唐,父亲很放心。;
我就要去见你的母亲了,将来希望你能善待你这些兄弟姐妹们,让他们衣食无忧地活下去。”
李渊手指了指跪满一地的子嗣们,这些大多都是他当了太上皇之后所生,也是他唯一放心不下的,自从李世民宰了自己两个儿子和十个孙子后,李渊对亲情格外的重视,他就生怕自己死了,李世民也会把自己这些儿子剁了。
李世民看了一眼这些比自己儿子还小的弟弟们,紧握住李渊的手说道: “父亲放心,我一定会牢记父亲的话,让他们衣食无忧一辈子的。”
“好,那就好…那就好啊!”
说完,李渊又招呼自己的三个孙子,李承乾、李泰和李治过来,一一抚摸着他们的脸颊。
李泰和李治哭得眼泪汪汪,唯独李承乾眼泪似乎挤不出来,李世民看着李承乾愤恨其不懂孝道。
李承乾被父亲一吓,这才将眼泪硬挤出来。
随着李泰他们这一哭,整个大殿又哭成了一片。
许久后,李渊,这位结束了隋末乱世,大唐的开国之君就这样在一片哭声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享年70岁。
随着太安宫的大门缓缓打开,站班太监对着殿外大呼。
“太上皇驾崩了……”
群臣这才反应过来,紧跟着便是跪在地上为太上皇哭悼。
邓宏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跟李承乾一样,眼泪怎么也哭不出来,这倒不是他对李渊没有感情,事实上,李渊对他还是很不错的,以前他养的一条猫死了他都要伤心好几天,更何况这是堂堂一国之君呢。
尉迟恭见他哭不出来,于是让他用手指在舌头上沾点口水抹到眼睛上去,这是一种礼数,皇帝驾崩如果大臣不哭,那就是大不孝之罪,邓宏只好照做。
哭拜了一个时辰后,众臣开始回去换丧服,邓宏回到家的时候,显儿已经为他准备好了丧服。
太上皇驾崩,李世民宣布停朝半个月,由于他在武德九年就已经继承皇位,所以不需要服丧那么久,更何况李世民是一个非常勤政的皇帝,所以朝廷宣布大臣为太上皇服丧一个月后,朝会照常进行。
按照规定,皇帝驾崩后需要选定良辰吉日,三个月之后才能下葬,所以服丧的事情,就交由皇亲国戚们轮流去做。
在此期间,邓宏虽然不用早起上朝了,但该做的事情他可一样没少做,按照李世民的要求,朝廷决定从长安修建一条直通陇右的直道。
这一来是为了方便加强对刚打下来的吐谷浑进行管理,其次也是为将来大军进入高原灭吐蕃做准备。
灭亡吐谷浑后,大唐西境最大的威胁便是吐蕃和更西方的大食,至于欧洲法兰克和拜占庭等国,双方距离遥远,暂时没有威胁。
八月,大唐的各藩属国纷纷派遣使者前来长安祭拜李渊,唯有倭国和日渐强大的高句丽以山高路远为由没有遣使前来祭拜。
对于高句丽,李世民一直将其视为心腹大患,自隋朝以来,本是游牧民族的高句丽竟也开始学习中原发展农耕、扩建城池。
最让李世民无法忍受的是,近年来,高句丽隐隐在打辽东的主意,因此李世民早已心生出兵之意。
至于倭国,李世民倒是没那么在意,反倒是邓宏一直认为倭国威胁更大,天天在李世民耳边鼓吹“倭国威胁论。”
久而久之,李世民也将倭国当做心腹大患,二人甚至已经开始制定作战计划。
同年十月,朝廷为太上皇李渊举行了盛大的葬礼,这个当政九年,为贞观之治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的开国之君终于入土为安。
在关于谥号和庙号的选定方面,李世民给父亲上了一个“太武皇帝”的谥号。
只是选定庙号之时,由于太祖和世祖两个庙号,早在李渊登基前就追封给了他的祖父李虎和父亲李昞。
按周礼记载,开天辟地为之太,建国立业为之高,李世民认为父亲只是建国立业之君,并没有开天辟地之功,再加上太祖和世祖的庙号已经有人选了,所以就只能给父亲上了一个高祖的庙号
这也就是后世常说的唐高祖。
李渊的葬礼刚结束,朝事也在正常进行,可随即而来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长孙皇后生病了,而且病得很重!
邓宏带着一家人马不停蹄地赶回长安,经过六天急行,终于赶回了长安。
回到家,显儿和义宁立即给邓宏换上朝服,邓宏便急匆匆进了宫内。
太安宫前,已经聚集了上百名在京官员,邓宏没有理会众人,径直走到最前面,因为他现如今已经是朝廷从二品大员。
太安宫外,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萧禹、高士廉、尉迟恭等重臣已经早早等候。
“你怎么才来呀!”长孙无忌看见邓宏,埋怨了一眼。
“我已经加急赶路了,里面情况怎么样?”邓宏问道。
“陛下和皇后以及太上皇所有的嫔妃子嗣都在里面了,恐怕……”
长孙无忌点到为止。
大殿外众臣小声议论着,大殿内却是哭成一片,李世民见状厉声喝止,众嫔妃这才停下哭声。
“二郎…二郎。”李渊声音很微弱,呼唤着李世民。
“父皇…父皇,儿皇在这。”李世民上前紧紧握住李渊的手。
“二郎啊,你干的不错,灭了突厥、灭了吐谷浑,吾时常在想,如果建成坐了这个位置,他能不能做到今天这些,后来吾想明白了,建成和元吉都做不到!”
李渊拉着李世民的手,语气艰难地诉说着心里的想法,现如今,他已经彻底放下了对李世民的成见,临了终于认可了自己这个儿子。
而李世民,此时眼角的眼泪也控制不住,一颗一颗往下掉,自打唐朝建立以来,他对父亲是又敬佩又埋怨,甚至还有一丝恨。
敬佩父亲起兵反隋,埋怨建成和元吉加害自己父亲没有加以制止,恨父亲承诺了自己又不兑现。
但李渊生命的最后一刻,两父子之间所有的矛盾和隔阂都烟消云散。
“二郎啊,父皇就要去见你的母亲了,这辈子是我愧对她,临死之际,你能不能答应我一个请求?”李渊恳求地看着李世民。
李世民眼看老父亲竟然向自己低头,再也绷不住了。
“父亲。”
一声父亲,仿佛把父子二人叫回到了李渊还是太原留守之时,那时,李渊还不是皇帝,李世民也不是秦王,李家父子风雨同舟,父子之间没有隔阂,兄弟之间也没有争斗,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二郎啊,你做的很好,有你执掌大唐,父亲很放心。;
我就要去见你的母亲了,将来希望你能善待你这些兄弟姐妹们,让他们衣食无忧地活下去。”
李渊手指了指跪满一地的子嗣们,这些大多都是他当了太上皇之后所生,也是他唯一放心不下的,自从李世民宰了自己两个儿子和十个孙子后,李渊对亲情格外的重视,他就生怕自己死了,李世民也会把自己这些儿子剁了。
李世民看了一眼这些比自己儿子还小的弟弟们,紧握住李渊的手说道: “父亲放心,我一定会牢记父亲的话,让他们衣食无忧一辈子的。”
“好,那就好…那就好啊!”
说完,李渊又招呼自己的三个孙子,李承乾、李泰和李治过来,一一抚摸着他们的脸颊。
李泰和李治哭得眼泪汪汪,唯独李承乾眼泪似乎挤不出来,李世民看着李承乾愤恨其不懂孝道。
李承乾被父亲一吓,这才将眼泪硬挤出来。
随着李泰他们这一哭,整个大殿又哭成了一片。
许久后,李渊,这位结束了隋末乱世,大唐的开国之君就这样在一片哭声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享年70岁。
随着太安宫的大门缓缓打开,站班太监对着殿外大呼。
“太上皇驾崩了……”
群臣这才反应过来,紧跟着便是跪在地上为太上皇哭悼。
邓宏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跟李承乾一样,眼泪怎么也哭不出来,这倒不是他对李渊没有感情,事实上,李渊对他还是很不错的,以前他养的一条猫死了他都要伤心好几天,更何况这是堂堂一国之君呢。
尉迟恭见他哭不出来,于是让他用手指在舌头上沾点口水抹到眼睛上去,这是一种礼数,皇帝驾崩如果大臣不哭,那就是大不孝之罪,邓宏只好照做。
哭拜了一个时辰后,众臣开始回去换丧服,邓宏回到家的时候,显儿已经为他准备好了丧服。
太上皇驾崩,李世民宣布停朝半个月,由于他在武德九年就已经继承皇位,所以不需要服丧那么久,更何况李世民是一个非常勤政的皇帝,所以朝廷宣布大臣为太上皇服丧一个月后,朝会照常进行。
按照规定,皇帝驾崩后需要选定良辰吉日,三个月之后才能下葬,所以服丧的事情,就交由皇亲国戚们轮流去做。
在此期间,邓宏虽然不用早起上朝了,但该做的事情他可一样没少做,按照李世民的要求,朝廷决定从长安修建一条直通陇右的直道。
这一来是为了方便加强对刚打下来的吐谷浑进行管理,其次也是为将来大军进入高原灭吐蕃做准备。
灭亡吐谷浑后,大唐西境最大的威胁便是吐蕃和更西方的大食,至于欧洲法兰克和拜占庭等国,双方距离遥远,暂时没有威胁。
八月,大唐的各藩属国纷纷派遣使者前来长安祭拜李渊,唯有倭国和日渐强大的高句丽以山高路远为由没有遣使前来祭拜。
对于高句丽,李世民一直将其视为心腹大患,自隋朝以来,本是游牧民族的高句丽竟也开始学习中原发展农耕、扩建城池。
最让李世民无法忍受的是,近年来,高句丽隐隐在打辽东的主意,因此李世民早已心生出兵之意。
至于倭国,李世民倒是没那么在意,反倒是邓宏一直认为倭国威胁更大,天天在李世民耳边鼓吹“倭国威胁论。”
久而久之,李世民也将倭国当做心腹大患,二人甚至已经开始制定作战计划。
同年十月,朝廷为太上皇李渊举行了盛大的葬礼,这个当政九年,为贞观之治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的开国之君终于入土为安。
在关于谥号和庙号的选定方面,李世民给父亲上了一个“太武皇帝”的谥号。
只是选定庙号之时,由于太祖和世祖两个庙号,早在李渊登基前就追封给了他的祖父李虎和父亲李昞。
按周礼记载,开天辟地为之太,建国立业为之高,李世民认为父亲只是建国立业之君,并没有开天辟地之功,再加上太祖和世祖的庙号已经有人选了,所以就只能给父亲上了一个高祖的庙号
这也就是后世常说的唐高祖。
李渊的葬礼刚结束,朝事也在正常进行,可随即而来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长孙皇后生病了,而且病得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