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八小说网Www.8xiaoShuo.Com】,元尊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东晋皇族司马休之因为诛杀桓玄有功,进封为龙骧将军、荆州刺史,镇守荆州。
这时候,刘裕的弟弟刘道规病逝,朝廷让司马休之接任荆州,司马休之掌控了长江中下游的据点。
刘裕的官越做越大,司马皇族对刘裕的不满也越来越大,刘裕进封“宋王”就是篡位的前兆,司马氏是敢怒不敢言。
正直的人还是很多的,但是有血性的人毕竟很少,司马休之的儿子司马思文可是位有血性王子。
别的皇族对刘裕是敢怒不敢言,但是司马思文却大放厥词,扬言刘裕只是司马氏的看家狗,他们司马氏是皇族正统。
刘裕对这种谩骂不屑一顾,但是司马思文却变本加厉,不仅在公众场合谩骂,还召集了很多游侠。
这伙人到处散播刘裕的谣言,有些人更是放言要诛杀刘裕,有些人造谣刘裕要篡位。
刘裕手握几十万兵马,对这伙流氓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但是也不能任由他们胡作非为,于是派出一队官兵,把司马思文抓了起来,剩下的流氓全部处死。
为了拉拢住司马皇族,刘裕把司马思文交给了司马休之,于是派人暗示司马休之,希望他处死儿子司马思文。
司马休之作为王爷,他有王爷的骄傲,内心也不愿被刘裕压制,于是上书朝廷,愿意销去王爵,贬儿子司马思文为庶人,罢免自己所有官职。
刘裕对这个结果是不满意的,驳回了司马休之的请求。
不久,刘裕就捕杀了司马休之在京城的次子司马文宝和侄子司马文祖,然后下诏司马休之割据自立之罪,起兵讨伐司马休之。
司马休之的爵位和官职不是刘裕封的,他是晋安帝加封的,皇族需要扶持皇族来掣肘权臣的势力。
刘裕虽有所不满,但是还不能明目张胆反驳皇帝。现在就不同了,刘裕不会顾忌晋安帝怎么想,他要铲除所有对抗自己的人。
刘裕让自己的大女婿徐逵之亲率主力征伐司马休之。刘裕年纪大了,他要培养下一代将领,因为他的儿子太小,所以徐逵之就成了重点培养对象。
司马休之不是纨绔子弟,为人谦虚,治军理政都是一把好手,深受荆襄百姓爱戴。司马休之写了一篇檄文,历数刘裕三十条大罪,开始整军备战,应战刘裕。
刘敬宣支持刘裕征伐司马休之,但是刘敬宣的参军司马道规是皇族的偏支,他对刘敬宣的态度非常反感。
于是司马道规联络同府辟闾道秀和将军王猛子密谋一起叛变刘敬宣,据守广固响应司马休之。
刘敬宣召见辟闾道秀商议公事,出于对辟闾道秀的信任,刘敬宣屏退了侍卫。说在兴起时,王猛子徘徊到刘敬宣身后,突然抽出佩刀,刺死了刘敬宣。
这伙人还没有高兴太久,刘敬宣的侍卫就冲了进来,杀死了他们所有人。
刘裕听到刘敬宣的死讯,哀伤了很久。
刘裕虽然杀人如麻,可以说只有刘敬宣是刘裕的朋友,刘敬宣的待遇超过了很多跟着刘裕一起创业的元勋。
刘敬宣在战场上救过刘裕的命,刘敬宣忠于刘裕,刘敬宣也敬佩刘裕,他们不是亲兄弟,却胜过亲兄弟。
刘裕大刘敬宣八岁,刘裕是妥妥的大哥。
顺便讲一个人物——陶渊明。陶渊明不是庶民,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官员,他的父亲做过太守。
陶渊明在父亲死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了十多年官员。陶渊明在桓玄手下做过大官,后来桓玄篡位,陶渊明侥幸活了下来,但是对仕途产生了恐惧。
陶渊明做了刘敬宣的幕僚,在刘敬宣伐蜀失败后,刘敬宣让陶渊明进京向刘裕请罪。
刘裕很欣赏陶渊明的才华,决定给陶渊明于大官,陶渊明婉拒,回到刘敬宣处后,辞官为民。
并不是陶渊明不爱做官,只是当时朝局动荡,陶渊明的政治能力不能自保,所以明哲保身,辞官隐居。
陶渊明曾陷入过桓玄的谋反案,差点死掉。入朝后,他观察到刘裕有改朝换代的野心,于是果断辞官,从此过上田园生活。
刘裕建立刘宋王朝时,陶渊明死去。
刘敬宣的死不能阻挡刘裕攻杀司马休之的步伐,徐逵之的大军很快就来到了荆州。
司马休之组织大军开始抵抗,由于徐逵之是长途跋涉,司马休之是以逸待劳,第一场战斗,徐逵之就败了。
江夏太守鲁轨因为和刘裕有矛盾,觉得刘裕这次肯定不会放过自己,决定倒戈司马休之。
于是在半夜,鲁轨率领一万大军突袭徐逵之大营。徐逵之不是行伍出身,没有防备,结果徐逵之在混战中被杀,大将王允之、沈渊子也在夜战中被杀,只有将军蒯恩依靠硬寨幸免于难。
听闻女婿战死,刘裕肺都气炸了,本来就对妻子和大女儿有愧,结果却害了女儿。本想着让女婿立下战功后,做荆州刺史,结果女婿却饮恨西北。
刘裕率领亲军打到荆州,鲁轨和司马休之在四、五丈高的岸上固守,东晋官军多次冲杀都没有攻上对岸,于是亲自披挂铠甲,手握钢刀,要亲自攀爬崖岸。
多个校尉带头冲锋都被司马休之射死,岸下死了很多将士。刘裕就不能容忍敌人的嚣张压住己方的士气!
参军谢诲一下抱住刘裕的腰喊道:“太尉,不可!”
刘裕本来就是火爆脾气,二十多年的军旅生涯多次死里逃生,只是没想到征伐司马休之竟然会折了自己的女婿,连气带怒让他有点失去理智。
刘裕拿着钢刀抵住谢诲的脖子说道:“放手!不放,我宰了你。”
谢诲死死搂住刘裕的腰喊道:“太尉,天下可以没有我谢诲,但是不能没有刘裕。您就是杀了我,我也不能让您去。”
侍卫和将士们一拥而上,刘裕动弹不得,他们把刘裕拉了下来。
十几米的崖岸,要徒手攀岩,还要躲避敌人的刀箭,任谁上去都是九死一生的事。刘裕要亲自冲锋,战死的概率很大。
可是不报此仇也不是刘裕的个性。
“胡藩!你给我打下来,打不下来提头来见!”刘裕对着建威将军胡藩喝道。
胡藩是刘裕的先锋将军,攻城拔寨、冲锋陷阵,可以说是无坚不摧,是刘裕手中的一把利剑。
东晋皇族司马休之因为诛杀桓玄有功,进封为龙骧将军、荆州刺史,镇守荆州。
这时候,刘裕的弟弟刘道规病逝,朝廷让司马休之接任荆州,司马休之掌控了长江中下游的据点。
刘裕的官越做越大,司马皇族对刘裕的不满也越来越大,刘裕进封“宋王”就是篡位的前兆,司马氏是敢怒不敢言。
正直的人还是很多的,但是有血性的人毕竟很少,司马休之的儿子司马思文可是位有血性王子。
别的皇族对刘裕是敢怒不敢言,但是司马思文却大放厥词,扬言刘裕只是司马氏的看家狗,他们司马氏是皇族正统。
刘裕对这种谩骂不屑一顾,但是司马思文却变本加厉,不仅在公众场合谩骂,还召集了很多游侠。
这伙人到处散播刘裕的谣言,有些人更是放言要诛杀刘裕,有些人造谣刘裕要篡位。
刘裕手握几十万兵马,对这伙流氓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但是也不能任由他们胡作非为,于是派出一队官兵,把司马思文抓了起来,剩下的流氓全部处死。
为了拉拢住司马皇族,刘裕把司马思文交给了司马休之,于是派人暗示司马休之,希望他处死儿子司马思文。
司马休之作为王爷,他有王爷的骄傲,内心也不愿被刘裕压制,于是上书朝廷,愿意销去王爵,贬儿子司马思文为庶人,罢免自己所有官职。
刘裕对这个结果是不满意的,驳回了司马休之的请求。
不久,刘裕就捕杀了司马休之在京城的次子司马文宝和侄子司马文祖,然后下诏司马休之割据自立之罪,起兵讨伐司马休之。
司马休之的爵位和官职不是刘裕封的,他是晋安帝加封的,皇族需要扶持皇族来掣肘权臣的势力。
刘裕虽有所不满,但是还不能明目张胆反驳皇帝。现在就不同了,刘裕不会顾忌晋安帝怎么想,他要铲除所有对抗自己的人。
刘裕让自己的大女婿徐逵之亲率主力征伐司马休之。刘裕年纪大了,他要培养下一代将领,因为他的儿子太小,所以徐逵之就成了重点培养对象。
司马休之不是纨绔子弟,为人谦虚,治军理政都是一把好手,深受荆襄百姓爱戴。司马休之写了一篇檄文,历数刘裕三十条大罪,开始整军备战,应战刘裕。
刘敬宣支持刘裕征伐司马休之,但是刘敬宣的参军司马道规是皇族的偏支,他对刘敬宣的态度非常反感。
于是司马道规联络同府辟闾道秀和将军王猛子密谋一起叛变刘敬宣,据守广固响应司马休之。
刘敬宣召见辟闾道秀商议公事,出于对辟闾道秀的信任,刘敬宣屏退了侍卫。说在兴起时,王猛子徘徊到刘敬宣身后,突然抽出佩刀,刺死了刘敬宣。
这伙人还没有高兴太久,刘敬宣的侍卫就冲了进来,杀死了他们所有人。
刘裕听到刘敬宣的死讯,哀伤了很久。
刘裕虽然杀人如麻,可以说只有刘敬宣是刘裕的朋友,刘敬宣的待遇超过了很多跟着刘裕一起创业的元勋。
刘敬宣在战场上救过刘裕的命,刘敬宣忠于刘裕,刘敬宣也敬佩刘裕,他们不是亲兄弟,却胜过亲兄弟。
刘裕大刘敬宣八岁,刘裕是妥妥的大哥。
顺便讲一个人物——陶渊明。陶渊明不是庶民,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官员,他的父亲做过太守。
陶渊明在父亲死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了十多年官员。陶渊明在桓玄手下做过大官,后来桓玄篡位,陶渊明侥幸活了下来,但是对仕途产生了恐惧。
陶渊明做了刘敬宣的幕僚,在刘敬宣伐蜀失败后,刘敬宣让陶渊明进京向刘裕请罪。
刘裕很欣赏陶渊明的才华,决定给陶渊明于大官,陶渊明婉拒,回到刘敬宣处后,辞官为民。
并不是陶渊明不爱做官,只是当时朝局动荡,陶渊明的政治能力不能自保,所以明哲保身,辞官隐居。
陶渊明曾陷入过桓玄的谋反案,差点死掉。入朝后,他观察到刘裕有改朝换代的野心,于是果断辞官,从此过上田园生活。
刘裕建立刘宋王朝时,陶渊明死去。
刘敬宣的死不能阻挡刘裕攻杀司马休之的步伐,徐逵之的大军很快就来到了荆州。
司马休之组织大军开始抵抗,由于徐逵之是长途跋涉,司马休之是以逸待劳,第一场战斗,徐逵之就败了。
江夏太守鲁轨因为和刘裕有矛盾,觉得刘裕这次肯定不会放过自己,决定倒戈司马休之。
于是在半夜,鲁轨率领一万大军突袭徐逵之大营。徐逵之不是行伍出身,没有防备,结果徐逵之在混战中被杀,大将王允之、沈渊子也在夜战中被杀,只有将军蒯恩依靠硬寨幸免于难。
听闻女婿战死,刘裕肺都气炸了,本来就对妻子和大女儿有愧,结果却害了女儿。本想着让女婿立下战功后,做荆州刺史,结果女婿却饮恨西北。
刘裕率领亲军打到荆州,鲁轨和司马休之在四、五丈高的岸上固守,东晋官军多次冲杀都没有攻上对岸,于是亲自披挂铠甲,手握钢刀,要亲自攀爬崖岸。
多个校尉带头冲锋都被司马休之射死,岸下死了很多将士。刘裕就不能容忍敌人的嚣张压住己方的士气!
参军谢诲一下抱住刘裕的腰喊道:“太尉,不可!”
刘裕本来就是火爆脾气,二十多年的军旅生涯多次死里逃生,只是没想到征伐司马休之竟然会折了自己的女婿,连气带怒让他有点失去理智。
刘裕拿着钢刀抵住谢诲的脖子说道:“放手!不放,我宰了你。”
谢诲死死搂住刘裕的腰喊道:“太尉,天下可以没有我谢诲,但是不能没有刘裕。您就是杀了我,我也不能让您去。”
侍卫和将士们一拥而上,刘裕动弹不得,他们把刘裕拉了下来。
十几米的崖岸,要徒手攀岩,还要躲避敌人的刀箭,任谁上去都是九死一生的事。刘裕要亲自冲锋,战死的概率很大。
可是不报此仇也不是刘裕的个性。
“胡藩!你给我打下来,打不下来提头来见!”刘裕对着建威将军胡藩喝道。
胡藩是刘裕的先锋将军,攻城拔寨、冲锋陷阵,可以说是无坚不摧,是刘裕手中的一把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