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八小说网Www.8xiaoShuo.Com】,元尊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上官文君听完了田秀的处境以后,眉头紧蹙,良久也没有说话。
田秀见此有点失望,本指望这位第一才女给自己出点主意,现在看来,是自己高估了这位第一才女。
就在房间中的气氛沉寂之时,毛遂敲响了外面的房门。
“进!”
毛遂从外面进来,看到上官文君他微微一怔,然后跪坐到田秀身旁,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田秀笑了笑:“文君小姐是自己人,先生有话可直说。”
毛遂这才说道:“主君,大王刚刚下了诏令,以长安君赵然为禁军都督统帅禁卫军。”
“什么?赵然?”
听到这个消息时,田秀有些惊愕。上官文君却是笑了一笑。
虽然她的表现很快恢复如常,却还是被田秀敏锐的捕捉到了。
田秀看着她问:“上官小姐何故发笑?”
上官文君坐直了身体,说道:“原本小女子对武安君如今的局面,颇感头痛,苦无破局良策。但现在不同,小女子已有良策可供武安君渡此危难。”
田秀道:“请上官小姐示下!”
“敢问武安君以为长安君赵然此人如何?”上官文君问出了一个看似不搭边的问题。
田秀怔了一怔,还是说道:“此人不过一个纨绔子弟,不堪大任。”
“这就是了!”上官文君说道:“赵王如果用了廉颇或者是庞煖为将,那么武安君确实该担心,因为这二人有统兵之才。恐怕不稍多久,禁卫军就会为其所用。”
“但长安君则不然,此人小女子在楚国时就听过,他并没有任何才能,更没有治军的本事。禁卫军交到这样的人手上,必定军心难服。”
“而武安君您,掌管禁卫军多年,军中之亲信想必不少。纵然现在已经失去了李牧将军他们的帮助,可中层的军官还是对您有感情的。只要您对这些人稍加笼络,他们都会忠于您。”
“这样一来,禁卫军始终还是掌握在您的手上。您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
其实田秀一开始就想到了通过去掌控中层军官来控制禁卫军,只不过他担心赵王会换一个很有本事的人去,这样对方势必要提拔自己的亲信,他想通过中层军官来掌控禁卫军的计划就彻底失败了。
但赵王居然把长安君换了上去,田秀就已经意识到有机可乘,而上官文君这一番话,更是点醒了田秀。
既然赵然无法控制禁卫军,而自己能够暗箱操作,牢牢的将禁卫军掌握在手上,此刻自己又成为了丞相,可以名正言顺的调动赵国的资源,若是自己用手上的资源去滋养禁卫军,那么……
田秀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但随即又冷静下来:“虽是如此,但若想成事,还需从长计议。我当务之急是要与禁军中的旧部取得联系,确保他们的忠诚。此外,还需留意赵然那边的动静,以免他生乱。”
上官文君微笑道:“武安君所言极是。此事需谨慎行事,切不可操之过急。小女子愿助武安君一臂之力。”
田秀拱手道:“多谢上官小姐。有你相助,如虎添翼。只是眼下我行动受限,还需劳烦上官小姐代我联络一些可靠之人。”
上官文君欣然应允:“放心交给我吧。武安君只管安心养病,待时机成熟,再图大事。”
数日后,在上官文君的协助下,田秀与禁军中的数位得力将领秘密会面。众人皆表示愿意效忠于他,等待他的指示。田秀心中略定,开始谋划下一步的行动。
与此同时,赵王将李牧、钱紧、沈鸽、高山等被罢免的将领,全部打散分到了离石要塞以及北地驻防。
田秀知道,赵王此举无非是担心自己联络他们,图谋不轨。毕竟这些人在禁卫军中,有着很强的影响力。
但赵王不会想到,田秀并没有打算要通过他们来控制禁卫军,他已经通过控制中层军官的方式,牢牢的将禁卫军掌握在了自己手上。
赵然也的确没有让田秀失望,他自从就任禁军都督以后,没到军营去过一次,军中的事务全都被他甩给了赵王为他安排了几个福。
而他本人则是每天在府上花天酒地,赵然的举动,引起了禁卫军上下的一致愤慨。
原本禁卫军中一些持中立态度的军官,也开始暗中联络田秀,赵然根本不会知道,自己这个禁军都督,有名无实。
田秀在就任左丞相以后,也没有闲着,他立刻开始了改革事宜。
在他成为丞相的第一天,田秀就在自己的相府接见了超过一百名邯郸官员,当面考核他们的能力。
能对他的问题对答如流者重用,能答上来一半者或回答不流畅的,留任观察。而那些基本上回答不上他问题的,甚至一言不发,则直接被免职。
这些被免职的官员,集体到王宫去找赵王告状,不过要求对赵国进行改革的人是赵王自己,赵王当然不便干涉,只是对这些人好于安抚了一番后,就将他们打发回家。
田秀的雷厉风行,让整个邯郸官场为之一震。一时间,人人自危,纷纷开始努力工作。而田秀则趁机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赵国的政治局面焕然一新。
不过田秀清楚的知道,就凭自己做的这些,想彻底改变赵国,还远远不够。
接下来,田秀又向赵王上书,要求赵国各地县大夫、司马向中央举荐有才之士。
当地方将一摞被举荐的名单报上来以后,田秀亲自出了三道考题,对这些士子进行笔试。
而后根据笔试的成绩,进行量才录用。
以往赵国官员的选拔方式,大多是通过官吏们之间的互相推荐,这种方式就导致赵国官场遍布裙带关系,普通人很难有出头之地。
田秀这种选拔官员的方式,类似于后世的科举制度,给了普通人翻身的机会,而这些通过推举、考试上来的官吏,也的确拥有着过人的才华。
当然了,这种选拔官员的方式,触动了许多权贵的利益。
各地的大夫、司马以及封君、权贵,纷纷给赵王上书,要求停止这种违背礼法的官员选举方式。
赵王面对一堆雪花般的弹劾书,也感到有点压力山大。
为了能安抚各地的权贵,赵王只能在王宫召开了一场针对变法的议论。
这次变法的议题自然就是,田秀的查考制度,究竟适不适合在赵国广泛推广。
辩论的这一天,王宫之中人山人海。
权贵们为了能让自己获胜,高薪聘请了不少纵横家的弟子,试图用这些能言善辩的纵横家来说服赵王。
赵王高居在主座上,观看这两方人的辩论。
首先发表观点的,是反对查考制度的那些权贵。
第一个站出来发言的是个留着白胡子的老头,这老头子估计至少有七八十了,看起来已经是老态龙钟,就连站都有些站不稳。
可即便是如此,这老头子还是站了起来,对着田秀发难。
“丞相,您在我赵国推行的这种查考制度,固然能够改善我赵国官场的风气,可是在礼法上,这是不合乎规矩的。从周天子时代开始,就没有一个国家在选拔官员时采取过这样的方式,您难道不认为您的改革有些过于离经叛道了吗?”
这老头说完了以后,立刻引起在场一众人的附和,场上的掌声攒动。
田秀在众人的注视下,不紧不慢的反驳道:“自古以来的改革,没有一项是不离经叛道。就拿魏国的李悝,楚国的吴起,越国的范蠡。甚至秦国的商鞅。他们的改革,有哪项是能被礼法所接受的?可他们的改革使得他们的国家实实在在的强盛,拿秦国来说,正是因为商鞅之法,秦国才能够强大。我们赵国现在之所以如此堕落,就是因为官场之上的一众官员尸位素餐,跟着些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搞好政治呢?”
这一番有理有据的反驳,引得场上的众人又是一阵骚动。
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不过大部分人都是在看热闹。
“丞相!您的话在下,实在不敢苟同。”又有一个人站了出来,这次站起来的是个中年人,这中年人长得极为粗壮,头戴斗笠,遮住了大半边脸,看样子有点像是墨家,不过他说话的语气看起来又不像什么墨家。
“请问在下的话,先生哪里不敢苟同呢?”田秀看着这位酷似墨家弟子的男人问道。
这男人掀起了斗笠,目光如炬,他先环视了一场在场的众人,然后才说道:
“您刚才提到了商鞅,吴起他们的改革,可是他们的改革,都搞得天怒人怨,就拿秦国来说,因为商鞅的改革,至今还有不少人在唾骂秦国,您是想让我国也像秦国那样遭人唾弃吗?”
这次不能田秀反驳,坐在他身旁的上官文君就说话了:“这位先生,我以为您有什么高见,可是听了您的话之后,小女子以为,您连我这个妇人都不如!”
这中年男人一听这话,马上就怒了,但一看到上官文君的长相,他的火气瞬间就消了一半,耐着性子问道:“不知小姐是?”
“小女子上官文君!”
“上官小姐?”
“是天下第一才女上官小姐!”
“没想到上官小姐居然也在丞相身边。”
在场的众人一听到上官文君的名号,立刻展开了议论。
那中年男子也是有些惊愕,他没想到居然连天下第一才女都站到了田秀那边。
“上官小姐!”虽然知道对方是天下第一才女,中年男人还是硬着头皮问道:“您方才说在下是妇人之见,不知上官小姐以为在下何处说错了呢?”
上官文君笑道:“世人皆知,商鞅所行乃是酷吏之法,商鞅之所以遭人唾弃,并非是因为他更改礼法,而是他以愚民之策,鞭策秦国百姓,以严苛的法律来约束秦人,这才是他还有秦国遭人唾弃的原因。武安君之法,乃也是通过一种公平公正的方式选拔官员,请问这里有什么值得唾弃的地方吗?您连这点浅显的道理都看不明白,难道还不是妇人之见吗?”
“这……”中年男人哑口无言,只好灰溜溜的坐回到了位置上。
“上官小姐,自从周朝以来,各国之间还从未像这样选拔过官员,武安君如此离经叛道,就不怕让我们赵国背上骂名吗?”
这次发展的是一个青年男子,这青年男子又把礼法拿了出来,想通过周礼来压制田秀。
上官文君刚想要反驳,田秀就拦下了他,接着示意她坐下。
然后田秀站了起来,看着那个青年男子说道:“正是因为周朝不懂得变通,一味地遵循周礼,所以他灭亡了。时代是在不断进步的,只有能顺应潮流的人才能够生存,而那些逆潮流而行的人,必将遭受时代的抛弃。”
说完,田秀还补了一句:“大人,时代变了!”
青年男子也被说的无话可说,垂头丧气的坐回到了位子上。
他刚坐回去以后,就听到有个人说:“丞相,您说了这么多,大都不过是强词夺理罢了。”
“谁说我强词夺理了?”田秀看着人群问了一遍。
人群之中,无人应答。
田秀又问了一句:“刚才是哪位大人以为本相强词夺理?”
人群里还是没有人应答。
田秀忍不住嘲讽道:“既然认为我强词夺理,就应该站出来与我堂堂正正的辩论,而不是在背后阴阳怪气,阁下只敢在背后嚼舌根子,想必也废什么光明磊落之人,本相不屑与之计较。”
人群里阴阳怪气的那个人,已经被羞得无地自容了,恨不得找个地方钻进去。
“大王!”田秀又把目光看向了赵王:“看来衮衮诸公,并无一人能有理有据的反驳微臣,既然微臣赢下了这场辩论,那么臣希望大王,允许臣在全国推行这样的政令,让查考制度,深入人心。”
赵王点了点头,道:“就按照您说的办!”
辩论结束了以后,田秀在离散的人群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他的老爹田单。
田单冲着他,意味深长的摇了摇头。
田秀不明所以,慌忙跟了上去。
父子二人进行了一场简短的对话,这场对话的内容无人知晓,但对话结束以后,田秀的表情,显然并不是那么轻松。
上官文君听完了田秀的处境以后,眉头紧蹙,良久也没有说话。
田秀见此有点失望,本指望这位第一才女给自己出点主意,现在看来,是自己高估了这位第一才女。
就在房间中的气氛沉寂之时,毛遂敲响了外面的房门。
“进!”
毛遂从外面进来,看到上官文君他微微一怔,然后跪坐到田秀身旁,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田秀笑了笑:“文君小姐是自己人,先生有话可直说。”
毛遂这才说道:“主君,大王刚刚下了诏令,以长安君赵然为禁军都督统帅禁卫军。”
“什么?赵然?”
听到这个消息时,田秀有些惊愕。上官文君却是笑了一笑。
虽然她的表现很快恢复如常,却还是被田秀敏锐的捕捉到了。
田秀看着她问:“上官小姐何故发笑?”
上官文君坐直了身体,说道:“原本小女子对武安君如今的局面,颇感头痛,苦无破局良策。但现在不同,小女子已有良策可供武安君渡此危难。”
田秀道:“请上官小姐示下!”
“敢问武安君以为长安君赵然此人如何?”上官文君问出了一个看似不搭边的问题。
田秀怔了一怔,还是说道:“此人不过一个纨绔子弟,不堪大任。”
“这就是了!”上官文君说道:“赵王如果用了廉颇或者是庞煖为将,那么武安君确实该担心,因为这二人有统兵之才。恐怕不稍多久,禁卫军就会为其所用。”
“但长安君则不然,此人小女子在楚国时就听过,他并没有任何才能,更没有治军的本事。禁卫军交到这样的人手上,必定军心难服。”
“而武安君您,掌管禁卫军多年,军中之亲信想必不少。纵然现在已经失去了李牧将军他们的帮助,可中层的军官还是对您有感情的。只要您对这些人稍加笼络,他们都会忠于您。”
“这样一来,禁卫军始终还是掌握在您的手上。您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
其实田秀一开始就想到了通过去掌控中层军官来控制禁卫军,只不过他担心赵王会换一个很有本事的人去,这样对方势必要提拔自己的亲信,他想通过中层军官来掌控禁卫军的计划就彻底失败了。
但赵王居然把长安君换了上去,田秀就已经意识到有机可乘,而上官文君这一番话,更是点醒了田秀。
既然赵然无法控制禁卫军,而自己能够暗箱操作,牢牢的将禁卫军掌握在手上,此刻自己又成为了丞相,可以名正言顺的调动赵国的资源,若是自己用手上的资源去滋养禁卫军,那么……
田秀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但随即又冷静下来:“虽是如此,但若想成事,还需从长计议。我当务之急是要与禁军中的旧部取得联系,确保他们的忠诚。此外,还需留意赵然那边的动静,以免他生乱。”
上官文君微笑道:“武安君所言极是。此事需谨慎行事,切不可操之过急。小女子愿助武安君一臂之力。”
田秀拱手道:“多谢上官小姐。有你相助,如虎添翼。只是眼下我行动受限,还需劳烦上官小姐代我联络一些可靠之人。”
上官文君欣然应允:“放心交给我吧。武安君只管安心养病,待时机成熟,再图大事。”
数日后,在上官文君的协助下,田秀与禁军中的数位得力将领秘密会面。众人皆表示愿意效忠于他,等待他的指示。田秀心中略定,开始谋划下一步的行动。
与此同时,赵王将李牧、钱紧、沈鸽、高山等被罢免的将领,全部打散分到了离石要塞以及北地驻防。
田秀知道,赵王此举无非是担心自己联络他们,图谋不轨。毕竟这些人在禁卫军中,有着很强的影响力。
但赵王不会想到,田秀并没有打算要通过他们来控制禁卫军,他已经通过控制中层军官的方式,牢牢的将禁卫军掌握在了自己手上。
赵然也的确没有让田秀失望,他自从就任禁军都督以后,没到军营去过一次,军中的事务全都被他甩给了赵王为他安排了几个福。
而他本人则是每天在府上花天酒地,赵然的举动,引起了禁卫军上下的一致愤慨。
原本禁卫军中一些持中立态度的军官,也开始暗中联络田秀,赵然根本不会知道,自己这个禁军都督,有名无实。
田秀在就任左丞相以后,也没有闲着,他立刻开始了改革事宜。
在他成为丞相的第一天,田秀就在自己的相府接见了超过一百名邯郸官员,当面考核他们的能力。
能对他的问题对答如流者重用,能答上来一半者或回答不流畅的,留任观察。而那些基本上回答不上他问题的,甚至一言不发,则直接被免职。
这些被免职的官员,集体到王宫去找赵王告状,不过要求对赵国进行改革的人是赵王自己,赵王当然不便干涉,只是对这些人好于安抚了一番后,就将他们打发回家。
田秀的雷厉风行,让整个邯郸官场为之一震。一时间,人人自危,纷纷开始努力工作。而田秀则趁机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赵国的政治局面焕然一新。
不过田秀清楚的知道,就凭自己做的这些,想彻底改变赵国,还远远不够。
接下来,田秀又向赵王上书,要求赵国各地县大夫、司马向中央举荐有才之士。
当地方将一摞被举荐的名单报上来以后,田秀亲自出了三道考题,对这些士子进行笔试。
而后根据笔试的成绩,进行量才录用。
以往赵国官员的选拔方式,大多是通过官吏们之间的互相推荐,这种方式就导致赵国官场遍布裙带关系,普通人很难有出头之地。
田秀这种选拔官员的方式,类似于后世的科举制度,给了普通人翻身的机会,而这些通过推举、考试上来的官吏,也的确拥有着过人的才华。
当然了,这种选拔官员的方式,触动了许多权贵的利益。
各地的大夫、司马以及封君、权贵,纷纷给赵王上书,要求停止这种违背礼法的官员选举方式。
赵王面对一堆雪花般的弹劾书,也感到有点压力山大。
为了能安抚各地的权贵,赵王只能在王宫召开了一场针对变法的议论。
这次变法的议题自然就是,田秀的查考制度,究竟适不适合在赵国广泛推广。
辩论的这一天,王宫之中人山人海。
权贵们为了能让自己获胜,高薪聘请了不少纵横家的弟子,试图用这些能言善辩的纵横家来说服赵王。
赵王高居在主座上,观看这两方人的辩论。
首先发表观点的,是反对查考制度的那些权贵。
第一个站出来发言的是个留着白胡子的老头,这老头子估计至少有七八十了,看起来已经是老态龙钟,就连站都有些站不稳。
可即便是如此,这老头子还是站了起来,对着田秀发难。
“丞相,您在我赵国推行的这种查考制度,固然能够改善我赵国官场的风气,可是在礼法上,这是不合乎规矩的。从周天子时代开始,就没有一个国家在选拔官员时采取过这样的方式,您难道不认为您的改革有些过于离经叛道了吗?”
这老头说完了以后,立刻引起在场一众人的附和,场上的掌声攒动。
田秀在众人的注视下,不紧不慢的反驳道:“自古以来的改革,没有一项是不离经叛道。就拿魏国的李悝,楚国的吴起,越国的范蠡。甚至秦国的商鞅。他们的改革,有哪项是能被礼法所接受的?可他们的改革使得他们的国家实实在在的强盛,拿秦国来说,正是因为商鞅之法,秦国才能够强大。我们赵国现在之所以如此堕落,就是因为官场之上的一众官员尸位素餐,跟着些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搞好政治呢?”
这一番有理有据的反驳,引得场上的众人又是一阵骚动。
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不过大部分人都是在看热闹。
“丞相!您的话在下,实在不敢苟同。”又有一个人站了出来,这次站起来的是个中年人,这中年人长得极为粗壮,头戴斗笠,遮住了大半边脸,看样子有点像是墨家,不过他说话的语气看起来又不像什么墨家。
“请问在下的话,先生哪里不敢苟同呢?”田秀看着这位酷似墨家弟子的男人问道。
这男人掀起了斗笠,目光如炬,他先环视了一场在场的众人,然后才说道:
“您刚才提到了商鞅,吴起他们的改革,可是他们的改革,都搞得天怒人怨,就拿秦国来说,因为商鞅的改革,至今还有不少人在唾骂秦国,您是想让我国也像秦国那样遭人唾弃吗?”
这次不能田秀反驳,坐在他身旁的上官文君就说话了:“这位先生,我以为您有什么高见,可是听了您的话之后,小女子以为,您连我这个妇人都不如!”
这中年男人一听这话,马上就怒了,但一看到上官文君的长相,他的火气瞬间就消了一半,耐着性子问道:“不知小姐是?”
“小女子上官文君!”
“上官小姐?”
“是天下第一才女上官小姐!”
“没想到上官小姐居然也在丞相身边。”
在场的众人一听到上官文君的名号,立刻展开了议论。
那中年男子也是有些惊愕,他没想到居然连天下第一才女都站到了田秀那边。
“上官小姐!”虽然知道对方是天下第一才女,中年男人还是硬着头皮问道:“您方才说在下是妇人之见,不知上官小姐以为在下何处说错了呢?”
上官文君笑道:“世人皆知,商鞅所行乃是酷吏之法,商鞅之所以遭人唾弃,并非是因为他更改礼法,而是他以愚民之策,鞭策秦国百姓,以严苛的法律来约束秦人,这才是他还有秦国遭人唾弃的原因。武安君之法,乃也是通过一种公平公正的方式选拔官员,请问这里有什么值得唾弃的地方吗?您连这点浅显的道理都看不明白,难道还不是妇人之见吗?”
“这……”中年男人哑口无言,只好灰溜溜的坐回到了位置上。
“上官小姐,自从周朝以来,各国之间还从未像这样选拔过官员,武安君如此离经叛道,就不怕让我们赵国背上骂名吗?”
这次发展的是一个青年男子,这青年男子又把礼法拿了出来,想通过周礼来压制田秀。
上官文君刚想要反驳,田秀就拦下了他,接着示意她坐下。
然后田秀站了起来,看着那个青年男子说道:“正是因为周朝不懂得变通,一味地遵循周礼,所以他灭亡了。时代是在不断进步的,只有能顺应潮流的人才能够生存,而那些逆潮流而行的人,必将遭受时代的抛弃。”
说完,田秀还补了一句:“大人,时代变了!”
青年男子也被说的无话可说,垂头丧气的坐回到了位子上。
他刚坐回去以后,就听到有个人说:“丞相,您说了这么多,大都不过是强词夺理罢了。”
“谁说我强词夺理了?”田秀看着人群问了一遍。
人群之中,无人应答。
田秀又问了一句:“刚才是哪位大人以为本相强词夺理?”
人群里还是没有人应答。
田秀忍不住嘲讽道:“既然认为我强词夺理,就应该站出来与我堂堂正正的辩论,而不是在背后阴阳怪气,阁下只敢在背后嚼舌根子,想必也废什么光明磊落之人,本相不屑与之计较。”
人群里阴阳怪气的那个人,已经被羞得无地自容了,恨不得找个地方钻进去。
“大王!”田秀又把目光看向了赵王:“看来衮衮诸公,并无一人能有理有据的反驳微臣,既然微臣赢下了这场辩论,那么臣希望大王,允许臣在全国推行这样的政令,让查考制度,深入人心。”
赵王点了点头,道:“就按照您说的办!”
辩论结束了以后,田秀在离散的人群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他的老爹田单。
田单冲着他,意味深长的摇了摇头。
田秀不明所以,慌忙跟了上去。
父子二人进行了一场简短的对话,这场对话的内容无人知晓,但对话结束以后,田秀的表情,显然并不是那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