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一点小小的震撼
收藏【第八小说网Www.8xiaoShuo.Com】,元尊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有一个典故,相传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蒋琬主持朝政,他手底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不善言辞,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他,就在蒋琬面前说,杨戏此人,对您如此怠慢,实属不像话。
而蒋琬闻言,坦然一笑说,人各有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这不是他的本性,当他当众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就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杨戏为人的可贵之处。
这个典故道明了蒋琬的心胸肚量十分宏大,仿佛能放下一艘大船一样,所以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个说法,就广为流传开了。”
“这不算圣人之言,但是,你们觉得,这话有道理吗?”李复目光扫视过众人,提出了问题。
众学子纷纷应声。
“这句话,劝人为人处世,豁达通明,但是,古人还流传下来一句话,叫做有仇不报非君子。”李复笑道:“这句话的计较之情,可都是明晃晃的写在了字面上,你们觉得,这话有道理吗?”
学堂里的众人愣住了。
萧德言也愣住了。
好像,也有些道理。
但是,这是人跟人气量区别的问题。
这两句话又好像又是劝人劝己的话。
“好像,也有些道理。”李承乾率先应声。
当然,他也知道,做人要大度一些,尤其是做储君,甚至将来做皇帝,更要心胸宽广。
不然,会被气死的。
尤其是魏征魏夫子.......
“都是劝人做人的道理,确是完全相反,所以,不能听一家之言啊,要有自己的判断力。”李复说道:“承乾,青雀,之前是与你们讲过的,如今,只不过换了一种说法。”
李承乾和李泰连忙点头。
“古人云,圣人言,各家有各家的不同,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百家争鸣。”李复说道:“那时候,各式各样的思想,都在大放异彩,而你们,虽然如今学习圣人言行,读儒家着作,但是通过学到的东西,我希望你们能够去认真的看自己的人生,并非是照本宣科死读书,一言一行,按照圣人说的来,圣人的一句话,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理解,就看你们自己如何理解了,自己想要做什么样的人,将来用自己所经历过的事情去做总结,找出最适合你们的道。”
“如今你们尚且年幼,经历浅薄,所以,要苦学圣人言行,圣人之道。”李复说道。
“先生,可是您不是说,圣人言行各家不同,那我们学了,还要自己理解,那干脆直接跳过不学,自己去理解不就是了。”有学生问道:“还省事了呢。”
“你叫什么名字?”李复饶有兴致的看着这半大孩子。
“学生程怀亮。”
恩?程咬金的儿子?
好好好,真有乃父之风。
“让你们学习文化知识,是为了让你们以后说话有点内涵,走到河边看到水中清澈,鱼儿清晰可见,能够脱口说出皆若空游无所依这样的句子,而不是傻愣愣的站在河边张口说,卧草这水真清。”
李复此言一出,全都傻眼了。
萧德言也傻眼了。
李少傅说的.......好有道理。
皆若空游无所依.......好深好美的意境,那画面,都直接出现在脑海里了。
程怀亮闹了个大红脸。
这说的不就是他吗.......
“另外,和别人辩论的时候,引经据典的,这都是学问,显得自己多厉害,别人不听,一句圣人言怼过去,他听不听!他敢骂圣人吗?”李复又抛出了一记重锤。
李承乾的笔,才写完“皆若空游无所依”这句话。
“你们看看当今陛下,被魏征一怼一个不吱声,一点脾气都没有。”
李承乾小手一抖,一个墨点子沾在了纸上。
“为啥没脾气?首先,魏征的劝谏,有道理,人家干的就是劝谏的活儿,其次,看看魏征魏夫子,张口闭口圣人言,圣人行,三句话有两句引经据典,陛下能说啥?”李复笑着说道。
底下的学子那就跟被毒哑了一样,一声不吭。
活爹,这课你上吧,一上一个不吱声。
他们哪儿敢吱声。
这是在编排陛下啊。
萧德言心里想笑,但是他不敢。
事实的确是如同李复说的那样,魏征时不时的就跟陛下谏言,陛下也的确是,沉默良久,偶尔瞪大了眼珠子怒气冲冲的看着魏征,但是就是一言不发。
等魏征说完了之后,陛下就说一声,知道了,挥挥手就让众人退下了。
咱就是说,咱也不知道殿内发生的事情什么的........
“所以说,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好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李复说道:“这话,我说的,你们要是觉得有道理,那这话也是圣人言。”
李复也过把圣人瘾。
“将来你们入朝廷,是要做官的,做官就免不得要劝谏陛下。”李复目光朝着李承乾那里瞥了一眼,随后又看向众人:“劝谏陛下的时候,能说,陛下你这事儿办的不地道,你做为一个皇帝,应该怎么怎么样。”
“小伙子,语气这么冲,不要命了?”
李复笑眯眯的看着众人:“拿笔记好了,最开始,先拱手行礼,然后第一句,要引用圣人言,或者是典籍中记载的。
打个比方,让皇帝分别好赖话,不被蒙蔽,怎么开头呢。
记住咯。
拱手,行礼,而后说先秦《战国策》中,有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李复心中感恩,感谢九年义务教育,感谢当年背不完课文不让走,老师搬个凳子坐在门口挨个检查。
如今再翻看书,只要看两遍,就全能想起来。
感谢恩师!!
“有一个典故,相传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蒋琬主持朝政,他手底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不善言辞,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他,就在蒋琬面前说,杨戏此人,对您如此怠慢,实属不像话。
而蒋琬闻言,坦然一笑说,人各有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这不是他的本性,当他当众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就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杨戏为人的可贵之处。
这个典故道明了蒋琬的心胸肚量十分宏大,仿佛能放下一艘大船一样,所以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个说法,就广为流传开了。”
“这不算圣人之言,但是,你们觉得,这话有道理吗?”李复目光扫视过众人,提出了问题。
众学子纷纷应声。
“这句话,劝人为人处世,豁达通明,但是,古人还流传下来一句话,叫做有仇不报非君子。”李复笑道:“这句话的计较之情,可都是明晃晃的写在了字面上,你们觉得,这话有道理吗?”
学堂里的众人愣住了。
萧德言也愣住了。
好像,也有些道理。
但是,这是人跟人气量区别的问题。
这两句话又好像又是劝人劝己的话。
“好像,也有些道理。”李承乾率先应声。
当然,他也知道,做人要大度一些,尤其是做储君,甚至将来做皇帝,更要心胸宽广。
不然,会被气死的。
尤其是魏征魏夫子.......
“都是劝人做人的道理,确是完全相反,所以,不能听一家之言啊,要有自己的判断力。”李复说道:“承乾,青雀,之前是与你们讲过的,如今,只不过换了一种说法。”
李承乾和李泰连忙点头。
“古人云,圣人言,各家有各家的不同,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百家争鸣。”李复说道:“那时候,各式各样的思想,都在大放异彩,而你们,虽然如今学习圣人言行,读儒家着作,但是通过学到的东西,我希望你们能够去认真的看自己的人生,并非是照本宣科死读书,一言一行,按照圣人说的来,圣人的一句话,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理解,就看你们自己如何理解了,自己想要做什么样的人,将来用自己所经历过的事情去做总结,找出最适合你们的道。”
“如今你们尚且年幼,经历浅薄,所以,要苦学圣人言行,圣人之道。”李复说道。
“先生,可是您不是说,圣人言行各家不同,那我们学了,还要自己理解,那干脆直接跳过不学,自己去理解不就是了。”有学生问道:“还省事了呢。”
“你叫什么名字?”李复饶有兴致的看着这半大孩子。
“学生程怀亮。”
恩?程咬金的儿子?
好好好,真有乃父之风。
“让你们学习文化知识,是为了让你们以后说话有点内涵,走到河边看到水中清澈,鱼儿清晰可见,能够脱口说出皆若空游无所依这样的句子,而不是傻愣愣的站在河边张口说,卧草这水真清。”
李复此言一出,全都傻眼了。
萧德言也傻眼了。
李少傅说的.......好有道理。
皆若空游无所依.......好深好美的意境,那画面,都直接出现在脑海里了。
程怀亮闹了个大红脸。
这说的不就是他吗.......
“另外,和别人辩论的时候,引经据典的,这都是学问,显得自己多厉害,别人不听,一句圣人言怼过去,他听不听!他敢骂圣人吗?”李复又抛出了一记重锤。
李承乾的笔,才写完“皆若空游无所依”这句话。
“你们看看当今陛下,被魏征一怼一个不吱声,一点脾气都没有。”
李承乾小手一抖,一个墨点子沾在了纸上。
“为啥没脾气?首先,魏征的劝谏,有道理,人家干的就是劝谏的活儿,其次,看看魏征魏夫子,张口闭口圣人言,圣人行,三句话有两句引经据典,陛下能说啥?”李复笑着说道。
底下的学子那就跟被毒哑了一样,一声不吭。
活爹,这课你上吧,一上一个不吱声。
他们哪儿敢吱声。
这是在编排陛下啊。
萧德言心里想笑,但是他不敢。
事实的确是如同李复说的那样,魏征时不时的就跟陛下谏言,陛下也的确是,沉默良久,偶尔瞪大了眼珠子怒气冲冲的看着魏征,但是就是一言不发。
等魏征说完了之后,陛下就说一声,知道了,挥挥手就让众人退下了。
咱就是说,咱也不知道殿内发生的事情什么的........
“所以说,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好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李复说道:“这话,我说的,你们要是觉得有道理,那这话也是圣人言。”
李复也过把圣人瘾。
“将来你们入朝廷,是要做官的,做官就免不得要劝谏陛下。”李复目光朝着李承乾那里瞥了一眼,随后又看向众人:“劝谏陛下的时候,能说,陛下你这事儿办的不地道,你做为一个皇帝,应该怎么怎么样。”
“小伙子,语气这么冲,不要命了?”
李复笑眯眯的看着众人:“拿笔记好了,最开始,先拱手行礼,然后第一句,要引用圣人言,或者是典籍中记载的。
打个比方,让皇帝分别好赖话,不被蒙蔽,怎么开头呢。
记住咯。
拱手,行礼,而后说先秦《战国策》中,有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李复心中感恩,感谢九年义务教育,感谢当年背不完课文不让走,老师搬个凳子坐在门口挨个检查。
如今再翻看书,只要看两遍,就全能想起来。
感谢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