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八小说网Www.8xiaoShuo.Com】,元尊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半个月以后,秦源的奏折已经送达陛下的御案之上。此时太子、内阁各位阁老和六部尚书都略带局促地看着御案上的奏折,仿佛御案上有什么妖怪。陛下深吸一口气,展开秦源的奏折。众人都小心观察着陛下的表情。在场众人都是人精,也都猜到陕西地方官搞不好在军粮上动了手脚。若真是如此,陛下震怒之下又不知谁要跟着遭殃。
果然陛下看着看着,双手就开始颤抖起来。忽然陛下将奏折“嘭”的一声拍在御案上,怒吼道:“陕西布政使、按察使统统都该千刀万剐!”众人听罢都不禁一哆嗦。陛下手扶御案怒目圆睁扫视着在场众人。太子连忙带头跪倒在地,正要说一些安慰的话,就听“哐当”一声,陛下已经一头栽倒在地。
太子见状连忙上前抱住陛下,哭喊道:“父皇、父皇,您这是怎么了?”一时间陛下的寝宫中乱作一团。有的高喊快请御医,有的俯身给陛下掐人中,还有许多人没头苍蝇一般在陛下的寝宫中来回乱跑。过了一会儿,吴贵妃匆匆赶来,一件陛下不省人事,也被吓得手足无措,只顾着跪在陛下身旁嚎啕大哭。
这时忽然一个响亮的女声,高喊道:“总管太监快快去请西海郡王。”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太子殿下泪眼婆娑道:“快、快去请舅祖父。”太子这才看到一位女子站在寝宫前,阳光顺着宫门洒落在她的身上,映衬出金灿灿柔美的轮廓。只见她缓缓走到太子面前说道:“目下父皇身体抱恙,还请太子殿下振作。现在您可是大家的主心骨。”
听到太子妃的声音,太子这才收住眼泪,缓缓站起身来。太子环视四周,在场众人纷纷躬身叉手。太子淡淡地说道:“今日之事若有人胆敢外泄,斩立决。”说罢,太子将内阁各位阁老、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留下,命其余众臣出宫候命。此时在太子的指挥下,寝宫中才开始逐渐恢复秩序。
此时西海郡王和御医都已赶到。御医和老郡王分别为陛下把了脉。西海王吩咐太监将陛下的枕头撤下,并将陛下的双腿垫高,然后又命太监为陛下宽衣解带。太医又为陛下施以针灸。约莫两刻之后,只听陛下不断喃喃说道:“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
吴贵妃见陛下开口说话,立刻哭着扑过上去,并呼唤道:“陛下、陛下......。”
太子妃连忙搀扶住吴贵妃。西海郡王略带微笑宽慰道:“贵妃娘娘勿忧。陛下龙体并无大碍,只是心病而已。再休息一阵儿,就能缓过来了。”
众人见老王爷如此笃定,便都放下心来。又过了半个时辰陛下终于苏醒过来。陛下醒来看到自己舅舅坐在床头,不禁潸然泪下,颤巍巍道:“舅舅,一切如您所料,如今前线大军不能进,亦不能退。”当今圣上是出了名的铁腕天子,但是在自己舅舅面前终于显露出脆弱的一面。
西海郡王握住皇上颤抖的手,慈祥和蔼的说道:“陛下请安心。贫僧当初还说过,只要前线将士上下同心,必然可以克服困难。老僧以为半月之内,前线主将必然会针对眼下局面提出平灭西戎的方略。”
陛下犹疑的问道:“舅舅说的可是真的。”
老王爷笑道:“陛下平日费尽心血选贤任能。如今陛下选用的大将怎会不懂:`势者,因利而制权。’的道理?如今形势有变,前线将领自会调整作战方略。”
陛下点点头道:“确实是这个理儿。那就等等看吧。”陛下又看着老王爷问道:“不知朕的病是否严重?”
老王爷又是笑道:“陛下的病本来是不妨事。无非就是怒火攻心,气血郁结之症。再加上陛下刚才起身过猛,才导致眩晕。不过陛下年事已高,还需要好好休息几日,再吃上几副调理气血的药就好了。”
陛下这才放下心来,不过他又自失的说道:“如今前线的事务如此繁杂,又怎能安心休养。”
老王爷说道:“不如这几日先让太子暂管几日政务。太子若遇到大事,再来请示陛下。”
陛下思索片刻,这才注意到太子、太子妃和吴贵妃都红着眼圈,心中顿觉满意。他这才说道:“那就按舅父说的办。太子有拿不准的地方,就找舅父商量。”太子连忙躬身称是。
老王爷说道:“贫僧出家之人不便参与朝政。太子年长自会处理好一切政务。”
陛下说道:“还请舅父不要推辞。”
太子妃此时已看出陛下的心思。皇父这是担心大权旁落,有意让老王爷监督太子处理朝政。于是她赶忙上前说道:“太子从未单独处理过朝政,还请舅祖父多多帮衬。每日太子来寝宫问安时,定然向陛下一一陈奏。”
陛下一听这话,心中不禁暗暗赞许自己这位儿媳妇。西海王也不禁一怔,心中不禁重新审视太子妃。
果然如西海王所料。五天之后总兵官李承训通过五百里加急送来了奏折。奏折先是对缺粮的问题进行了说明。然后开始详细分析敌我对比,进而提出速战速决的作战方针,以及详细的作战方略。末了希望朝廷给前线大军运送更多的新式火器。
太子殿下对军事问题是两眼一抹黑,只听兵部与大都督府的官员就李承训的方略喋喋不休争吵起来。
兵部右侍郎说道:“李承训的方略虽有可取之处,但实在是有些贪功冒进。”
大都府的一位佥事大声说道:“我看李承训的方略很好。如若不然,你们谁能想出一个能够一举聚歼西戎大王子主力的办法?”
兵部左侍郎不屑地说道:“这个方略明明是原来在我们职方司任职的萧干城想出来的,如何成了李承训的计划。”
大都督府的另外一位佥事说道:“侍郎大人何处此言,萧干城怎么成了你们职方司的人?人家萧佥事可是正经八百的武官。你们兵部什么时候有武官了?”
兵部左侍郎毫不示弱,说道:“在我们兵部干过一天,那就是我们兵部的人!”
很快双方唇枪舌剑,直接歪楼。
太子殿下一拍桌子,说道:“好了,好了,不是说这个事的时候。眼下前线十万火急,你们说说赞同不赞同李承训的计划?”
瞬间现场沉默下来。大家都是老油条,这种时候说赞同不是,说不赞同也不是。要是说赞同,万一打败了,自己就要担责任。说不赞同,万一打胜了,太子和陛下会认为自己能力不行。
太子心中不悦,便点名道:“兵部尚书,你先说说。”
现任的兵部尚书过去也在干城家听过花魁弹曲,与干城私交还不错。他说道:“眼下确实只有这个方略能达到速战速决,歼灭西戎大王子的目的。不过沙漠行军还是要做好向导、水、军粮和饲料等保障。同时天气也是个大问题。要是风向不对,或者赶上天降大雪或者大雨,恐怕也难成功。甚至迂回至西戎军背后的部队也会面临断粮的绝境。”
太子听罢,心中不由得一紧。他原来认为沙漠行军无非就是解决水的问题,还真没想到有这么多的细节需要考虑。
一时间众官员纷纷交头接耳。有表示赞成的,还有趁机拍马屁的,说什么尚书大人实在是高明。
太子皱着眉头问道:“大都督府什么意见?”
大都督府大都督说道:“打仗关键看人。正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萧干城既然主动请缨担任迂回部队的主将,那他必然会充分考虑到种种困难。所以臣以为李承训的方略有成功的把握。”
刚才被大都督府官员怼过的兵部左侍郎余怒未消。他立刻反驳:“还是我部尚书说的对,李承训必须再做一个详细的方略。必须将何时出动,如何保障等问题说清楚。”
大都督府的一位佥事回怼道:“左侍郎你难道是算命的?现在就能算出来半年以后哪天刮风,哪天下雨?”
又有的大都督府的官员阴阳怪气的调侃:“自古打仗都是兵贵神速。要是按左侍郎的意见,从陕西到京师来来回回修改几回作战方略。恐怕到了后年,大军也到不了西域,李承训和萧干城还不都得饿死在陕西。”
此话一出,众武官都爆发出一阵低声的哄笑。太子心中更加不悦。这些朝廷大员不以大局为重,天天都是对人不对事。不过他还是耐住性子,毕竟这是他第一天执掌朝政,也不能上来就发飙。太子挥了挥手,说道:“这个事先议到这里。户部的人说说军粮怎么解决。”
这回文武官员到没有起太多的冲突。经过讨论,拟决定从陕西临近的河南和四川紧急调运军粮运往前线。不过这又产生一个问题,由于本次调粮事涉多个省份以及运河,所以必须派一位巡抚大臣协调调度。
这下众官员又开始扯皮。这绝对是一个责任重大的苦活、累活,稍有差池就要扒马褂。扒马褂都是轻的,要是陛下雷霆震怒脑袋搬家都有可能。
作为吏部的老人,蒲路蒲阁老说道:“殿下,眼下只有秦源秦少卿最为合适。”
此话正中太子下怀。秦源是太子身边詹事府的老人,深得太子信任。秦源若是被破格提拔成三省巡抚。日后秦源返回京师,就可以将他安插到六部担任尚书,甚至在内阁担任辅臣。
太子压抑住心中的喜悦,然后说道:“这样做有些不妥。秦少卿资历尚浅,担任如此重任,恐怕不好吧?”
一众官场老油条也看出太子的心思,只恨自己为何没想到提出这等让太子开心的人选。于是众官员纷纷表示赞同蒲阁老的提议。
待今日议政结束,太子便去太液池边的茶室与鉴慧法师商议。老王爷看罢李承训的奏折后,点点头道:“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李承训的作战方略于兵法相合,确实可行。”
太子殿下又将今日议政时,兵部尚书的意见说了一遍。鉴慧大法师笑道:“兵法云:‘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眼下西域战事瞬息万变,西域与京师相距万里。朝廷对前方战事干预过多,并无益处。还是将具体的指挥权交给李承训他们处理去吧。”
西海郡王当年经历过的大仗、恶仗不计其数。太子再老王爷面前也不藏着掖着,便虚心问道:“那朝廷该做些什么?”
老王爷微微叹了一口气道:“当年司马昭命钟会率大军讨伐西蜀,又派邓艾迂回成都,还安排卫瓘担任监军。待邓艾占领成都后,司马昭又亲自前往长安坐镇,又命贾充领兵三万兵出斜谷进驻汉中。”
太子看着高深莫测的鉴慧大师,心中疑虑重重。莫非萧干城与李承训在西域也要自立割据不成?太子不禁问道:“舅祖父,您的意思是要防范……。”
鉴慧法师摇摇头道:“无他,相互平衡,有序竞争而已。”
不过太子只记住了相互平衡,却将有序竞争抛之脑后。他思索片刻只觉受益匪浅,连忙向老王爷躬身叉手道:“多谢舅祖父指点。”鉴慧法师连忙起身还礼。
半个月以后,秦源的奏折已经送达陛下的御案之上。此时太子、内阁各位阁老和六部尚书都略带局促地看着御案上的奏折,仿佛御案上有什么妖怪。陛下深吸一口气,展开秦源的奏折。众人都小心观察着陛下的表情。在场众人都是人精,也都猜到陕西地方官搞不好在军粮上动了手脚。若真是如此,陛下震怒之下又不知谁要跟着遭殃。
果然陛下看着看着,双手就开始颤抖起来。忽然陛下将奏折“嘭”的一声拍在御案上,怒吼道:“陕西布政使、按察使统统都该千刀万剐!”众人听罢都不禁一哆嗦。陛下手扶御案怒目圆睁扫视着在场众人。太子连忙带头跪倒在地,正要说一些安慰的话,就听“哐当”一声,陛下已经一头栽倒在地。
太子见状连忙上前抱住陛下,哭喊道:“父皇、父皇,您这是怎么了?”一时间陛下的寝宫中乱作一团。有的高喊快请御医,有的俯身给陛下掐人中,还有许多人没头苍蝇一般在陛下的寝宫中来回乱跑。过了一会儿,吴贵妃匆匆赶来,一件陛下不省人事,也被吓得手足无措,只顾着跪在陛下身旁嚎啕大哭。
这时忽然一个响亮的女声,高喊道:“总管太监快快去请西海郡王。”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太子殿下泪眼婆娑道:“快、快去请舅祖父。”太子这才看到一位女子站在寝宫前,阳光顺着宫门洒落在她的身上,映衬出金灿灿柔美的轮廓。只见她缓缓走到太子面前说道:“目下父皇身体抱恙,还请太子殿下振作。现在您可是大家的主心骨。”
听到太子妃的声音,太子这才收住眼泪,缓缓站起身来。太子环视四周,在场众人纷纷躬身叉手。太子淡淡地说道:“今日之事若有人胆敢外泄,斩立决。”说罢,太子将内阁各位阁老、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留下,命其余众臣出宫候命。此时在太子的指挥下,寝宫中才开始逐渐恢复秩序。
此时西海郡王和御医都已赶到。御医和老郡王分别为陛下把了脉。西海王吩咐太监将陛下的枕头撤下,并将陛下的双腿垫高,然后又命太监为陛下宽衣解带。太医又为陛下施以针灸。约莫两刻之后,只听陛下不断喃喃说道:“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
吴贵妃见陛下开口说话,立刻哭着扑过上去,并呼唤道:“陛下、陛下......。”
太子妃连忙搀扶住吴贵妃。西海郡王略带微笑宽慰道:“贵妃娘娘勿忧。陛下龙体并无大碍,只是心病而已。再休息一阵儿,就能缓过来了。”
众人见老王爷如此笃定,便都放下心来。又过了半个时辰陛下终于苏醒过来。陛下醒来看到自己舅舅坐在床头,不禁潸然泪下,颤巍巍道:“舅舅,一切如您所料,如今前线大军不能进,亦不能退。”当今圣上是出了名的铁腕天子,但是在自己舅舅面前终于显露出脆弱的一面。
西海郡王握住皇上颤抖的手,慈祥和蔼的说道:“陛下请安心。贫僧当初还说过,只要前线将士上下同心,必然可以克服困难。老僧以为半月之内,前线主将必然会针对眼下局面提出平灭西戎的方略。”
陛下犹疑的问道:“舅舅说的可是真的。”
老王爷笑道:“陛下平日费尽心血选贤任能。如今陛下选用的大将怎会不懂:`势者,因利而制权。’的道理?如今形势有变,前线将领自会调整作战方略。”
陛下点点头道:“确实是这个理儿。那就等等看吧。”陛下又看着老王爷问道:“不知朕的病是否严重?”
老王爷又是笑道:“陛下的病本来是不妨事。无非就是怒火攻心,气血郁结之症。再加上陛下刚才起身过猛,才导致眩晕。不过陛下年事已高,还需要好好休息几日,再吃上几副调理气血的药就好了。”
陛下这才放下心来,不过他又自失的说道:“如今前线的事务如此繁杂,又怎能安心休养。”
老王爷说道:“不如这几日先让太子暂管几日政务。太子若遇到大事,再来请示陛下。”
陛下思索片刻,这才注意到太子、太子妃和吴贵妃都红着眼圈,心中顿觉满意。他这才说道:“那就按舅父说的办。太子有拿不准的地方,就找舅父商量。”太子连忙躬身称是。
老王爷说道:“贫僧出家之人不便参与朝政。太子年长自会处理好一切政务。”
陛下说道:“还请舅父不要推辞。”
太子妃此时已看出陛下的心思。皇父这是担心大权旁落,有意让老王爷监督太子处理朝政。于是她赶忙上前说道:“太子从未单独处理过朝政,还请舅祖父多多帮衬。每日太子来寝宫问安时,定然向陛下一一陈奏。”
陛下一听这话,心中不禁暗暗赞许自己这位儿媳妇。西海王也不禁一怔,心中不禁重新审视太子妃。
果然如西海王所料。五天之后总兵官李承训通过五百里加急送来了奏折。奏折先是对缺粮的问题进行了说明。然后开始详细分析敌我对比,进而提出速战速决的作战方针,以及详细的作战方略。末了希望朝廷给前线大军运送更多的新式火器。
太子殿下对军事问题是两眼一抹黑,只听兵部与大都督府的官员就李承训的方略喋喋不休争吵起来。
兵部右侍郎说道:“李承训的方略虽有可取之处,但实在是有些贪功冒进。”
大都府的一位佥事大声说道:“我看李承训的方略很好。如若不然,你们谁能想出一个能够一举聚歼西戎大王子主力的办法?”
兵部左侍郎不屑地说道:“这个方略明明是原来在我们职方司任职的萧干城想出来的,如何成了李承训的计划。”
大都督府的另外一位佥事说道:“侍郎大人何处此言,萧干城怎么成了你们职方司的人?人家萧佥事可是正经八百的武官。你们兵部什么时候有武官了?”
兵部左侍郎毫不示弱,说道:“在我们兵部干过一天,那就是我们兵部的人!”
很快双方唇枪舌剑,直接歪楼。
太子殿下一拍桌子,说道:“好了,好了,不是说这个事的时候。眼下前线十万火急,你们说说赞同不赞同李承训的计划?”
瞬间现场沉默下来。大家都是老油条,这种时候说赞同不是,说不赞同也不是。要是说赞同,万一打败了,自己就要担责任。说不赞同,万一打胜了,太子和陛下会认为自己能力不行。
太子心中不悦,便点名道:“兵部尚书,你先说说。”
现任的兵部尚书过去也在干城家听过花魁弹曲,与干城私交还不错。他说道:“眼下确实只有这个方略能达到速战速决,歼灭西戎大王子的目的。不过沙漠行军还是要做好向导、水、军粮和饲料等保障。同时天气也是个大问题。要是风向不对,或者赶上天降大雪或者大雨,恐怕也难成功。甚至迂回至西戎军背后的部队也会面临断粮的绝境。”
太子听罢,心中不由得一紧。他原来认为沙漠行军无非就是解决水的问题,还真没想到有这么多的细节需要考虑。
一时间众官员纷纷交头接耳。有表示赞成的,还有趁机拍马屁的,说什么尚书大人实在是高明。
太子皱着眉头问道:“大都督府什么意见?”
大都督府大都督说道:“打仗关键看人。正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萧干城既然主动请缨担任迂回部队的主将,那他必然会充分考虑到种种困难。所以臣以为李承训的方略有成功的把握。”
刚才被大都督府官员怼过的兵部左侍郎余怒未消。他立刻反驳:“还是我部尚书说的对,李承训必须再做一个详细的方略。必须将何时出动,如何保障等问题说清楚。”
大都督府的一位佥事回怼道:“左侍郎你难道是算命的?现在就能算出来半年以后哪天刮风,哪天下雨?”
又有的大都督府的官员阴阳怪气的调侃:“自古打仗都是兵贵神速。要是按左侍郎的意见,从陕西到京师来来回回修改几回作战方略。恐怕到了后年,大军也到不了西域,李承训和萧干城还不都得饿死在陕西。”
此话一出,众武官都爆发出一阵低声的哄笑。太子心中更加不悦。这些朝廷大员不以大局为重,天天都是对人不对事。不过他还是耐住性子,毕竟这是他第一天执掌朝政,也不能上来就发飙。太子挥了挥手,说道:“这个事先议到这里。户部的人说说军粮怎么解决。”
这回文武官员到没有起太多的冲突。经过讨论,拟决定从陕西临近的河南和四川紧急调运军粮运往前线。不过这又产生一个问题,由于本次调粮事涉多个省份以及运河,所以必须派一位巡抚大臣协调调度。
这下众官员又开始扯皮。这绝对是一个责任重大的苦活、累活,稍有差池就要扒马褂。扒马褂都是轻的,要是陛下雷霆震怒脑袋搬家都有可能。
作为吏部的老人,蒲路蒲阁老说道:“殿下,眼下只有秦源秦少卿最为合适。”
此话正中太子下怀。秦源是太子身边詹事府的老人,深得太子信任。秦源若是被破格提拔成三省巡抚。日后秦源返回京师,就可以将他安插到六部担任尚书,甚至在内阁担任辅臣。
太子压抑住心中的喜悦,然后说道:“这样做有些不妥。秦少卿资历尚浅,担任如此重任,恐怕不好吧?”
一众官场老油条也看出太子的心思,只恨自己为何没想到提出这等让太子开心的人选。于是众官员纷纷表示赞同蒲阁老的提议。
待今日议政结束,太子便去太液池边的茶室与鉴慧法师商议。老王爷看罢李承训的奏折后,点点头道:“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李承训的作战方略于兵法相合,确实可行。”
太子殿下又将今日议政时,兵部尚书的意见说了一遍。鉴慧大法师笑道:“兵法云:‘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眼下西域战事瞬息万变,西域与京师相距万里。朝廷对前方战事干预过多,并无益处。还是将具体的指挥权交给李承训他们处理去吧。”
西海郡王当年经历过的大仗、恶仗不计其数。太子再老王爷面前也不藏着掖着,便虚心问道:“那朝廷该做些什么?”
老王爷微微叹了一口气道:“当年司马昭命钟会率大军讨伐西蜀,又派邓艾迂回成都,还安排卫瓘担任监军。待邓艾占领成都后,司马昭又亲自前往长安坐镇,又命贾充领兵三万兵出斜谷进驻汉中。”
太子看着高深莫测的鉴慧大师,心中疑虑重重。莫非萧干城与李承训在西域也要自立割据不成?太子不禁问道:“舅祖父,您的意思是要防范……。”
鉴慧法师摇摇头道:“无他,相互平衡,有序竞争而已。”
不过太子只记住了相互平衡,却将有序竞争抛之脑后。他思索片刻只觉受益匪浅,连忙向老王爷躬身叉手道:“多谢舅祖父指点。”鉴慧法师连忙起身还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