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八小说网Www.8xiaoShuo.Com】,元尊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考虑到华兴人的敏感身份,于立府决定直接在住处置办宴席,无非是从酒楼请几个厨子,带上材料过来即可,现在这种情况,保密才是最重要的。
岳文雍和曹洪商量,用不用带上莫行云?曹洪想了半天,神色狐疑地看向岳文雍,问他是不是有啥想法?
岳文雍点点头,表示莫行云的背景肯定不一般,人品嘛,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还算中规中矩,若是能利用起来,说不定将来会有用处。
关于华兴人的身份,从拿出那本“石头记”开始,岳文雍就不再瞒着莫行云,只是在出行计划上,莫行云十分知趣的选择不闻不问,岳文雍随即就坡下驴,只当同行友人相处。
不排斥莫行云,是他和曹洪一开始便定下的策略,赌的是喻邦泰的信誉。
身处燕朝内陆,最怕的就是内部互相猜忌,不管莫行云来路为何?既然决定同行,就得给人家起码的尊重和信任。
带莫行云一同参与宴席,岳文雍打的也是同样的主意,省得其私下胡猜乱想,引出其他事非来。
为了稳妥起见,曹洪一大早出去,找于立府商量许久,最终决定带莫行云一同赴宴,从于立府角度,也想看看这位莫举人,到底是何方高人?
有喻家担保,人家又是举人身份,结识一下,总归是件好事。
......
宴席之中,有莫行云参与,大家便只能谈些家长里短、生意来往之事,对于此行任务,只能待餐后,再行聚集商议。
聊来聊去,无论是华兴人,还是曹洪这个生意人,都变的沉闷起来,倒是莫行云比较热切,一口一个于大人,谈了不少学业、诗书方面的内容,直接把于立府的兴致激发出来,说了不少书院逸事,虽然不再做官,但在培养后辈方面,他还是做了不少事情的。
从才学上来看,莫行云明显比于老爷子要差上一筹。
谈到后边,莫行云从怀中取出一叠纸张,说是之前和岳先生一同整理的华兴文章,请老爷子鉴赏一番,稍稍做些评价。
听说岳文雍准备拿这个谋生,于立府立马兴致大增,连忙认真阅读起来,随后便被其中情节吸引,几乎忘了还在宴席之上。
看完手里这些抄件,于立府问莫行云还有没有?莫行云说是有,只是都放在住处,若是需要的话,他立即返回取来,再请先生品评。
于立府愣了一下,随即摇摇头,表示不急在这一刻,只是如此锦绣文章,真的是华兴人所为吗?
说着话,于立府又看向岳文雍,脸上现出问询之意。
岳文雍本想着事情谈定之后,再把“石头记”拿出来卖弄,谁承想莫行云更加心急,直接在宴席上献起宝来。
见于立府询问,岳文雍只好如实汇报,这部小说乃是华兴前辈所着,考虑到这次赴京,银子总有用完的时候,才将此书拿出,与行云兄弟一同研究,或许能找到一份谋生的路子,同时也可证明,华兴人确属汉人血脉,文化传承与燕朝并无二致。
抄本中的内容,仅占原着十一不到,还需耗费大量时间,才能完成整本着作的文字分辨、翻抄工作......。
岳文雍说的简略,于立府听的却是心潮澎湃,光看这文字编排水平,华兴对我汉人文化的传承还是相当扎实的。
大家又议论片刻,于立府提议去堂前议事,待明日得空,再去拜读后续章节。
莫行云十分知趣,主动提出告辞,说是要四处转转,晚间再去住处与众人相聚。
......
堂中议事,于立府询问众人是否已决定返回?
岳文雍主动说出未来打算,除了赴京寻求庇护之外,这次带来的种子,也需及时入地,才能不枉此行。
昨日叙谈,重点都在招抚上,于立府对种地这事就没放在心上,今日听岳文雍再次提出,连忙细细询问起来。
种地这种粗活,你们华兴人为何如此重视?
岳文雍笑着说是新品种,其中玉米、土豆两宗作物产量尤其大,用来养民,比你们燕朝的稻谷要强不少。
我等返乡定居,也不知该如何表现,才能让家乡之人满意?大家议来议去,觉得金银、宝物这些东西太过烂俗,即便是给出去,也只能让少数人受益,倒是这种子,一年一年推广开去,才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百姓能吃到华兴特有的粮食,总会替我们说几句好话吧?
在种地这件事上,我等只图名,不图利,为的就是给亿万燕朝老乡留个好印象。
随后,张作海紧跟发言,讲起华兴作物的优势和特点来。
具体来说,像玉米、土豆等作物,最大的优势便是产量大、好种、好活,在没有现代化肥的加持下,产量仍是燕朝水稻的两倍,甚至三倍以上,而且种植技术极为简单,只要是常年种地的农民,略加学习、实践,便能应用自如。
从土地适应性的角度来看,要求也比燕朝稻谷、小麦低很多,这就意味着,那些不宜种植稻谷的地块,之前只能荒着,现在却能用来种植玉米、土豆等作物,其中收获,定能养民无数。
另外,他们这次带来的玉米、土豆等种子,均为旱地作物,特别适合北方气候,若是能推广成功的话,绝对是件大好事。
若说缺点的话,那就是玉米、土豆的食用口味,要比燕朝稻谷、小麦等作物差上不少,富人尝尝鲜问题不大,长期吃肯定还是稻米、白面更香,穷人可就有福了,那可是有和没有的巨大区别。
让赤贫之家不至于挨饿,让普通人家能够吃饱,这才是我等推广玉米、土豆等新品种的真实用意,也是返乡后,献给家乡父老的一片诚意。
说到这里,张作海很是急切地告诉于立府,此时已到种植季节,若是不能及时将种子入地,等到来年,效果定会更差。
为今之计,还需于大人居中帮忙,尽快在北方找一处适宜地块,先把这一季种下去,待明年有了新种子,再送往京城不迟。
按照张作海话里的意思,现在赶往京城,肯定是来不及了,只能因地制宜,尽量往北走,然后找一处差不多的土地,先种下再说。
经过岳、张二人一通忽悠,于家伯侄多少有些发懵,作为金坛豪门,这二位对种地绝不陌生,像这种随便给块地,就能顺利生长的作物,可比金银、宝物贵重多了。
养民,从来都是朝廷一等一的要务。
谈到这里,于立府哪还坐的住,直接要求前往船上查看,若是真有这样的好事,他就是拼尽全力,也要促成此事。
考虑到华兴人的敏感身份,于立府决定直接在住处置办宴席,无非是从酒楼请几个厨子,带上材料过来即可,现在这种情况,保密才是最重要的。
岳文雍和曹洪商量,用不用带上莫行云?曹洪想了半天,神色狐疑地看向岳文雍,问他是不是有啥想法?
岳文雍点点头,表示莫行云的背景肯定不一般,人品嘛,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还算中规中矩,若是能利用起来,说不定将来会有用处。
关于华兴人的身份,从拿出那本“石头记”开始,岳文雍就不再瞒着莫行云,只是在出行计划上,莫行云十分知趣的选择不闻不问,岳文雍随即就坡下驴,只当同行友人相处。
不排斥莫行云,是他和曹洪一开始便定下的策略,赌的是喻邦泰的信誉。
身处燕朝内陆,最怕的就是内部互相猜忌,不管莫行云来路为何?既然决定同行,就得给人家起码的尊重和信任。
带莫行云一同参与宴席,岳文雍打的也是同样的主意,省得其私下胡猜乱想,引出其他事非来。
为了稳妥起见,曹洪一大早出去,找于立府商量许久,最终决定带莫行云一同赴宴,从于立府角度,也想看看这位莫举人,到底是何方高人?
有喻家担保,人家又是举人身份,结识一下,总归是件好事。
......
宴席之中,有莫行云参与,大家便只能谈些家长里短、生意来往之事,对于此行任务,只能待餐后,再行聚集商议。
聊来聊去,无论是华兴人,还是曹洪这个生意人,都变的沉闷起来,倒是莫行云比较热切,一口一个于大人,谈了不少学业、诗书方面的内容,直接把于立府的兴致激发出来,说了不少书院逸事,虽然不再做官,但在培养后辈方面,他还是做了不少事情的。
从才学上来看,莫行云明显比于老爷子要差上一筹。
谈到后边,莫行云从怀中取出一叠纸张,说是之前和岳先生一同整理的华兴文章,请老爷子鉴赏一番,稍稍做些评价。
听说岳文雍准备拿这个谋生,于立府立马兴致大增,连忙认真阅读起来,随后便被其中情节吸引,几乎忘了还在宴席之上。
看完手里这些抄件,于立府问莫行云还有没有?莫行云说是有,只是都放在住处,若是需要的话,他立即返回取来,再请先生品评。
于立府愣了一下,随即摇摇头,表示不急在这一刻,只是如此锦绣文章,真的是华兴人所为吗?
说着话,于立府又看向岳文雍,脸上现出问询之意。
岳文雍本想着事情谈定之后,再把“石头记”拿出来卖弄,谁承想莫行云更加心急,直接在宴席上献起宝来。
见于立府询问,岳文雍只好如实汇报,这部小说乃是华兴前辈所着,考虑到这次赴京,银子总有用完的时候,才将此书拿出,与行云兄弟一同研究,或许能找到一份谋生的路子,同时也可证明,华兴人确属汉人血脉,文化传承与燕朝并无二致。
抄本中的内容,仅占原着十一不到,还需耗费大量时间,才能完成整本着作的文字分辨、翻抄工作......。
岳文雍说的简略,于立府听的却是心潮澎湃,光看这文字编排水平,华兴对我汉人文化的传承还是相当扎实的。
大家又议论片刻,于立府提议去堂前议事,待明日得空,再去拜读后续章节。
莫行云十分知趣,主动提出告辞,说是要四处转转,晚间再去住处与众人相聚。
......
堂中议事,于立府询问众人是否已决定返回?
岳文雍主动说出未来打算,除了赴京寻求庇护之外,这次带来的种子,也需及时入地,才能不枉此行。
昨日叙谈,重点都在招抚上,于立府对种地这事就没放在心上,今日听岳文雍再次提出,连忙细细询问起来。
种地这种粗活,你们华兴人为何如此重视?
岳文雍笑着说是新品种,其中玉米、土豆两宗作物产量尤其大,用来养民,比你们燕朝的稻谷要强不少。
我等返乡定居,也不知该如何表现,才能让家乡之人满意?大家议来议去,觉得金银、宝物这些东西太过烂俗,即便是给出去,也只能让少数人受益,倒是这种子,一年一年推广开去,才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百姓能吃到华兴特有的粮食,总会替我们说几句好话吧?
在种地这件事上,我等只图名,不图利,为的就是给亿万燕朝老乡留个好印象。
随后,张作海紧跟发言,讲起华兴作物的优势和特点来。
具体来说,像玉米、土豆等作物,最大的优势便是产量大、好种、好活,在没有现代化肥的加持下,产量仍是燕朝水稻的两倍,甚至三倍以上,而且种植技术极为简单,只要是常年种地的农民,略加学习、实践,便能应用自如。
从土地适应性的角度来看,要求也比燕朝稻谷、小麦低很多,这就意味着,那些不宜种植稻谷的地块,之前只能荒着,现在却能用来种植玉米、土豆等作物,其中收获,定能养民无数。
另外,他们这次带来的玉米、土豆等种子,均为旱地作物,特别适合北方气候,若是能推广成功的话,绝对是件大好事。
若说缺点的话,那就是玉米、土豆的食用口味,要比燕朝稻谷、小麦等作物差上不少,富人尝尝鲜问题不大,长期吃肯定还是稻米、白面更香,穷人可就有福了,那可是有和没有的巨大区别。
让赤贫之家不至于挨饿,让普通人家能够吃饱,这才是我等推广玉米、土豆等新品种的真实用意,也是返乡后,献给家乡父老的一片诚意。
说到这里,张作海很是急切地告诉于立府,此时已到种植季节,若是不能及时将种子入地,等到来年,效果定会更差。
为今之计,还需于大人居中帮忙,尽快在北方找一处适宜地块,先把这一季种下去,待明年有了新种子,再送往京城不迟。
按照张作海话里的意思,现在赶往京城,肯定是来不及了,只能因地制宜,尽量往北走,然后找一处差不多的土地,先种下再说。
经过岳、张二人一通忽悠,于家伯侄多少有些发懵,作为金坛豪门,这二位对种地绝不陌生,像这种随便给块地,就能顺利生长的作物,可比金银、宝物贵重多了。
养民,从来都是朝廷一等一的要务。
谈到这里,于立府哪还坐的住,直接要求前往船上查看,若是真有这样的好事,他就是拼尽全力,也要促成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