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税收去哪儿了
收藏【第八小说网Www.8xiaoShuo.Com】,元尊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看着卫群山兴致勃勃的去鼓捣蜂窝煤,但是李安安却似乎并不感兴趣,冬原忍不住问:“干娘,您平时不是对任何生意都很感兴趣的吗?这个蜂窝煤要是真的这么好,您为什么不直接自己弄。”
李安安很无奈的摇头:“盐,铁,媒这三样生意是朝廷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就算我有那个心思也没用。”
不过李安安觉得,要是卫群山能把这个蜂窝煤整出来,那么以后整个黑漠郡,再也不需要朝廷拨款了。要知道这黑漠郡可不是什么繁华之地,尤其是因为到了冬天就那么冷,这个时代的保暖基本就是烧柴。
这烧柴可不能太节省,就好比丁婆子一家人,到了冬天,一家人只敢烧一个炕,东北的火炕,一般是连着灶台,做晚饭的时候顺便就把火炕给烧了,但是一家六口人,晚上是绝对需要再添加柴火的,一家人一天再节省也要用至少十斤的柴。
可是若是换成蜂窝煤的炉子,做饭烧水用蜂窝煤,那么一家人一天最多五六块就够了,纯烧炕的话,是不需要太多的。
但是李安安觉得,自己虽然不能做煤炭的生意,但是卖一些蜂窝煤的炉子还是很简单的,自己的超市系统里就有蜂窝煤炉子,自己就等卫群山把蜂窝煤做出来了,自己就把炉子拿出来卖,也可以大赚一笔。
最主要的,蜂窝煤炉子真的比烧柴火要方便很多,去年李安安的马车里用的就是这种炉子,可以通过控制炉子下面的通风大小来改变火的大小。
所以当第三天,卫群山拿着晒干的蜂窝煤来找李安安的时候,李安安及时的拿出了炉子,卫群山实验了一下,按照百姓家里正常一个房间,绝对是够用了。
卫群山忍不住感叹:“李夫人又作出了如此的利国利民的好东西呀!”
李安安无语了,就一个带着烟筒的煤炉子而已,这也算?
要说人多力量大,卫群山手里还剩下了一万多的士兵,在当天,卫群山就当着人制作了上百万的蜂窝煤,这几天卫群山让手下的铁匠铺子几乎是加班加点的在制作蜂窝煤的器具。
然后就让士兵们开始制作蜂窝煤,按照天气预告,九月17就会开始不停的下大雨,会一直下上二十天,一直下到10月,可是北方这个地方,进入十月后,基本就会开始下雪了。
从进入10月,当地的温度就不太可能会有太高的温度,按照李安安的估计,每天最高的温度就是5°,最低能到零下40°甚至更低。
在这种情况下,要持续几个月的时间,怪不得能冻死人。
卫群山的目的,是在大雨来临之前,至少制作5千万块蜂窝煤,这样到时候黑漠郡的百姓,几乎每家每户可以至少买上几百块的蜂窝煤,这个冬天就很好过了。
卫群山看着冬原帮自己算出来的东西:“哎呀,这下百姓们粮食也有了,柴火也有了,终于今年应该不会再有冻死饿死的人了。”
冬原却说出了李安安的疑问:“其实我干娘也在算这笔账,可是我干娘觉得,前几年,就算是很苦,但是也不至于每年被饿死冻死那么多的人,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猫腻!”
卫群山知道,在算账这方面,自己绝对不是李安安的对手,所以很信服李安安,所以也忍不住问到:“李夫人是有什么怀疑的吗?”
冬原就直接把李安安的猜想给说了出来:“你们确定,每年黑漠郡的税收,真的只有两成吗?”
卫群山很肯定的点头:“虽然我才到黑漠郡不过四年,可是黑漠郡的税收,确实只有两成。金大同在这方面把控的很严格,绝对不会存在多收的,再说了 ,要是有多收的,百姓们也不会这么轻易的承认。”
冬原手里拿着一个很小巧的算盘,算给卫群山听:“你可知道,整个黑漠郡的土地面积大概是万亩,就算以前的粮食产量低,咱们就按照每亩地800斤的水稻产量来算,那么也该收水稻2400亿斤水稻,按照两成的税收,就应该有48亿斤的水稻。”
卫群山都震惊了:“会有这么多吗?”
冬原继续算着:“这一斤水稻会出产半斤的大米,那么黑漠县每年的税收大米就该是24亿斤大米。这24亿斤大米,除去你们当地官员和士兵的自我消耗,按照每个士兵每天1斤大米来算,在去年,黑漠郡所有士兵和朝廷官员加起来,应该是人。那么算下来,每天消耗斤大米,就算黑漠郡的冬天有半年,那么就是180天,最多也就消耗6300万斤大米,这些消耗,甚至不到每年黑漠郡税收的五分之一。可是黑漠郡却连续多年,都没向朝廷缴纳税款,除了每年上千万斤的大米,在没有任何了, 那么黑漠郡的税收到底哪里去了?”
冬原的这笔账,把卫群山给吓得一身的冷汗,忍不住问到:“你只算了收获,没算支出呢,这些士兵还需要月钱呢!”
冬原无奈的摇头:“个人,平均每个人每个月的月钱是500文,有些品级高的工资也会更高,就好比你这将军,每年的工资是5000两,金大同和你差不多,但是全部加起来,每年的总和也不过30万两银子左右,可是黑漠郡每年税收24亿斤大米,把你们的自我消耗和工资,以及衙门的固定支出都算上,估计都不到一半呢。”
“什么?”一道惊呼在门口响起,卫群山和冬原就看见金大同站在那里也不知道多久了。
金大同接过冬原在纸上算出来的东西,他自己也是个很聪明的让人,立刻就再次算了起来,这么一算下来,真的每年有一半的赋税,不知所踪。
冬原看瞒不住,只能告诉真相:“金大人,这黑漠郡可是十年没有过任何的天灾人祸,每年都是大丰收,可是为何在丰收的情况下,却年年有人被冻死。要知道,当初西北地震,百姓们一年颗粒无收,我干娘也不过是用了不到十亿斤的粮食,就把整个西北给救回来了。”
看着卫群山兴致勃勃的去鼓捣蜂窝煤,但是李安安却似乎并不感兴趣,冬原忍不住问:“干娘,您平时不是对任何生意都很感兴趣的吗?这个蜂窝煤要是真的这么好,您为什么不直接自己弄。”
李安安很无奈的摇头:“盐,铁,媒这三样生意是朝廷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就算我有那个心思也没用。”
不过李安安觉得,要是卫群山能把这个蜂窝煤整出来,那么以后整个黑漠郡,再也不需要朝廷拨款了。要知道这黑漠郡可不是什么繁华之地,尤其是因为到了冬天就那么冷,这个时代的保暖基本就是烧柴。
这烧柴可不能太节省,就好比丁婆子一家人,到了冬天,一家人只敢烧一个炕,东北的火炕,一般是连着灶台,做晚饭的时候顺便就把火炕给烧了,但是一家六口人,晚上是绝对需要再添加柴火的,一家人一天再节省也要用至少十斤的柴。
可是若是换成蜂窝煤的炉子,做饭烧水用蜂窝煤,那么一家人一天最多五六块就够了,纯烧炕的话,是不需要太多的。
但是李安安觉得,自己虽然不能做煤炭的生意,但是卖一些蜂窝煤的炉子还是很简单的,自己的超市系统里就有蜂窝煤炉子,自己就等卫群山把蜂窝煤做出来了,自己就把炉子拿出来卖,也可以大赚一笔。
最主要的,蜂窝煤炉子真的比烧柴火要方便很多,去年李安安的马车里用的就是这种炉子,可以通过控制炉子下面的通风大小来改变火的大小。
所以当第三天,卫群山拿着晒干的蜂窝煤来找李安安的时候,李安安及时的拿出了炉子,卫群山实验了一下,按照百姓家里正常一个房间,绝对是够用了。
卫群山忍不住感叹:“李夫人又作出了如此的利国利民的好东西呀!”
李安安无语了,就一个带着烟筒的煤炉子而已,这也算?
要说人多力量大,卫群山手里还剩下了一万多的士兵,在当天,卫群山就当着人制作了上百万的蜂窝煤,这几天卫群山让手下的铁匠铺子几乎是加班加点的在制作蜂窝煤的器具。
然后就让士兵们开始制作蜂窝煤,按照天气预告,九月17就会开始不停的下大雨,会一直下上二十天,一直下到10月,可是北方这个地方,进入十月后,基本就会开始下雪了。
从进入10月,当地的温度就不太可能会有太高的温度,按照李安安的估计,每天最高的温度就是5°,最低能到零下40°甚至更低。
在这种情况下,要持续几个月的时间,怪不得能冻死人。
卫群山的目的,是在大雨来临之前,至少制作5千万块蜂窝煤,这样到时候黑漠郡的百姓,几乎每家每户可以至少买上几百块的蜂窝煤,这个冬天就很好过了。
卫群山看着冬原帮自己算出来的东西:“哎呀,这下百姓们粮食也有了,柴火也有了,终于今年应该不会再有冻死饿死的人了。”
冬原却说出了李安安的疑问:“其实我干娘也在算这笔账,可是我干娘觉得,前几年,就算是很苦,但是也不至于每年被饿死冻死那么多的人,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猫腻!”
卫群山知道,在算账这方面,自己绝对不是李安安的对手,所以很信服李安安,所以也忍不住问到:“李夫人是有什么怀疑的吗?”
冬原就直接把李安安的猜想给说了出来:“你们确定,每年黑漠郡的税收,真的只有两成吗?”
卫群山很肯定的点头:“虽然我才到黑漠郡不过四年,可是黑漠郡的税收,确实只有两成。金大同在这方面把控的很严格,绝对不会存在多收的,再说了 ,要是有多收的,百姓们也不会这么轻易的承认。”
冬原手里拿着一个很小巧的算盘,算给卫群山听:“你可知道,整个黑漠郡的土地面积大概是万亩,就算以前的粮食产量低,咱们就按照每亩地800斤的水稻产量来算,那么也该收水稻2400亿斤水稻,按照两成的税收,就应该有48亿斤的水稻。”
卫群山都震惊了:“会有这么多吗?”
冬原继续算着:“这一斤水稻会出产半斤的大米,那么黑漠县每年的税收大米就该是24亿斤大米。这24亿斤大米,除去你们当地官员和士兵的自我消耗,按照每个士兵每天1斤大米来算,在去年,黑漠郡所有士兵和朝廷官员加起来,应该是人。那么算下来,每天消耗斤大米,就算黑漠郡的冬天有半年,那么就是180天,最多也就消耗6300万斤大米,这些消耗,甚至不到每年黑漠郡税收的五分之一。可是黑漠郡却连续多年,都没向朝廷缴纳税款,除了每年上千万斤的大米,在没有任何了, 那么黑漠郡的税收到底哪里去了?”
冬原的这笔账,把卫群山给吓得一身的冷汗,忍不住问到:“你只算了收获,没算支出呢,这些士兵还需要月钱呢!”
冬原无奈的摇头:“个人,平均每个人每个月的月钱是500文,有些品级高的工资也会更高,就好比你这将军,每年的工资是5000两,金大同和你差不多,但是全部加起来,每年的总和也不过30万两银子左右,可是黑漠郡每年税收24亿斤大米,把你们的自我消耗和工资,以及衙门的固定支出都算上,估计都不到一半呢。”
“什么?”一道惊呼在门口响起,卫群山和冬原就看见金大同站在那里也不知道多久了。
金大同接过冬原在纸上算出来的东西,他自己也是个很聪明的让人,立刻就再次算了起来,这么一算下来,真的每年有一半的赋税,不知所踪。
冬原看瞒不住,只能告诉真相:“金大人,这黑漠郡可是十年没有过任何的天灾人祸,每年都是大丰收,可是为何在丰收的情况下,却年年有人被冻死。要知道,当初西北地震,百姓们一年颗粒无收,我干娘也不过是用了不到十亿斤的粮食,就把整个西北给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