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选女官
收藏【第八小说网Www.8xiaoShuo.Com】,元尊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日子就这样过到九月重阳时,皇帝也该奉太皇太后回京了。
才办了一场家宴,便有了两道喜讯。
先是郑王府的福侧妃,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小郡主。
后又是郑王庶妃,其长子之母,又有了身孕。
郑王不比皇帝,这么几年,他如今才一儿两女。
如今又添喜事,太皇太后还是很高兴的。
宫里赏赐没过几日,郑王便为庶妃请封了侧妃。
因其添子有功,太皇太后当即就准了。
宫中懿旨到郑王府的时候,郑王妃正在和福侧妃说些养郡主的私房话。
待新晋的侧妃接旨,将喜钱撒的整个王府都领了的时候,她已经打扮得宜,准备带着两个侧妃进宫谢恩了。
慈宁宫风景依旧。
太皇太后虽喜侧妃有孕,但郑王妃是自己亲自选的,便十分给她脸面。待谢恩过后,只留下了她一人在宫里说话。
“太医可说如今还需吃什么药?哀家这新得了些补品,等会让人给你带回去。”
今年三月郑王妃生小郡主的时候,太医便说了,许是这三年两胎,头一胎月子里就出了门,又伤心过度。
后一胎怀的时候,比较损耗身体。所以最好要养个两年。
“多谢皇祖母关怀,太医说是药三分毒,药也不必多吃,正常休养着,不要劳累便是。只是小郡主每日渐长,学说话,学走路,孙媳哪能安心下来。”郑王妃面上有些苦恼。
她突然看向旁边候着的金嬷嬷,“皇祖母晓得,王府伺候的仆下,都是内务府新选的。照顾年幼孩儿……孙媳也不敢全托了她们。”
“母妃身边老成的,多给了大世子,孙媳还做主给福侧妃分了两个。如今使得的人手,着实不够。”
“孙媳斗胆,求皇祖母疼惜小郡主。”
太皇太后顺着她目光,看向金嬷嬷,突然笑道,“都说你是个眼尖的。”
慈宁宫上下,服侍得宜的老人不少,她这把年纪,给她们打算一番也好。
太皇太后仔细想了一会,才道:“哀家宫里有两个好的,给你带回去。至于金嬷嬷,以后你若愿意给她养老,便也给你留着。”
太皇太后这话,便是说的身后安排了。
郑王妃哪敢直接应下,她当即起身,笑言道,“皇祖母还是不舍得,罢了罢了,待日后小郡主出嫁再有儿女时,孙媳再来求皇祖母一回。”
“小郡主话还没说顺呢,你倒想着她出嫁了。”太皇太后笑了一声。
“那可不是,为母方知亲上慈。孙媳每日看着那小人儿,想的都是她长大以后的样子。”郑王妃笑道。
待太皇太后让金嬷嬷领着两个持重的宫人进来让郑王妃相看时,她才又苦笑,“皇祖母真是为难孙媳了。”
“王府里两个小郡主,孙媳原想着做一个贤良大妇,分一个给福侧妃呢,结果,皇祖母教下的,竟然都是顶好的,让人都舍不得了。”郑王妃一副被为难住了的样子。
“那你都留着,哀家再使人给侧妃选两个。”太皇太后被郑王妃逗的开怀,唤金嬷嬷道,“快去永寿宫跑一趟,让淑妃再选两个好的,别叫王妃空手而归。”
金嬷嬷福身应下,转头出去了。
留着郑王妃不好意思的跟太皇太后解释,“那内务府教的仆下,都是听使唤的规矩。孙媳一想日后郡主长大,出了院门的日子,就恨不得把能引她读书识礼,品行德行的,都安排妥当。”
“母为女计,理当如此。”太皇太后膝下也曾养过公主。
“只是……”郑王妃有些迟疑。
“只是怎么了?”太皇太后问道。
“孙媳是一朝为母,胡思乱想。”郑王妃温婉一笑,继续说道,“之前听闻今岁宫中适龄的宫人都被放了出去,孙媳便想着,待日后选女官时,再求皇祖母给郡主再选个读书识礼的善赞才人什么的。”
“皇祖母知道的,孙媳娘家多有读书者,不求郡主做个出口成章的才女,但也想她能行之有理,言之有物的。”
“选女官?”太皇太后正皱眉思索着。
这时宫人通禀,淑妃来了。
一阵子行礼问安,郑王妃再谢过淑妃费心。
待众人都安坐时,才有说起选女官的事。
“长公主们且先不论,荣乐荣安公主,还有皇后娘娘的陈国公主,都是要上书房读书的。伴着她们的郡主县主,也总要一二识字好学的女官。”郑王妃细细给太皇太后和淑妃解释道。“之前选女官,已经是先帝时了。如今宫中放了一批,人手总是缺的。为皇家贵女们计,从民间征求饱学女史,入宫担当教谕,也是以往的规矩。”
见着太皇太后听进去了,郑王妃露出了些真心笑意。
她的祖父早有告老之意,便是陛下以太子少保的名头拖着,待日后储君之争出来的时候,也是要为家人早做打算的。
而先前害了自己孩子的侧妃,正是是坏了事的永毅侯府出身,皇后娘家永安侯正儿八经的亲眷。
要不是身份给了她底气,她怎敢害正妃嫡子?
有了这一层关系,郑王妃永远不可能跟皇后做毫无芥蒂的亲妯娌。
除此之外,府中两个侧妃,
一个是母后皇太后赐的铂番城之女,陛下改铂番城为抚州,又降郡主与其旧将之子,朝中明显要有作为。
另一个多子多福,得府内太妃青眼。
这已经很多事了,偏郑王府内还藏着一个母后皇太后身边的女官出身的庶妃。
便郑王妃待人和睦,可她一个主母,被这些隐形的条条框框压制久了,也是很难受。
之前王妃嫡子去世,偏郑王有长子在旁,一腔父爱愧疚得以宣泄,夫妻俩悲喜不同。自此在王妃心中,二人的关系就不复从前了。
如今她只得一个女儿,自然是要借着宫中势头,早早给她打算好的。
不过宫中事宜,自有太皇太后和皇后决断。
郑王妃点到即止,若是再多说,便不好了。
郑王妃话音刚落,淑妃便抬头瞧了太皇太后一眼。
瞧着太皇太后明显有些意动,淑妃想的更多,细细想过之后,她开口道,“也不光如此。如今宫里方差的宫人换了一茬,新提拔上来的脸嫩,备着的也多有只识得几个字的。”
淑妃往前凑了凑,“往朝的时候,无论是后宫嫔妃、还是公主郡主,身边都有认字读书,老成持重的才人善赞,劝谏其行。”
“现如今的宫人却只求识两个字,方便驱使便罢,女子修品行的《女四书》她们不知,女子长进学问的那些更是不相识。”
淑妃这话,其实不光是女官宫人,便是用在一些后宫嫔妃身上,也是通的。
宫人识字本是一种特权。
如今别说宫人了,连天家选妃嫔,都未曾强求秀女们出口成章。
不过郑王妃说的伴嫔妃、公主郡主们的女官……
太皇太后叹了口气,点头应道,“也好,待哀家差人问过皇帝皇后,商量个章程吧。”
日子就这样过到九月重阳时,皇帝也该奉太皇太后回京了。
才办了一场家宴,便有了两道喜讯。
先是郑王府的福侧妃,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小郡主。
后又是郑王庶妃,其长子之母,又有了身孕。
郑王不比皇帝,这么几年,他如今才一儿两女。
如今又添喜事,太皇太后还是很高兴的。
宫里赏赐没过几日,郑王便为庶妃请封了侧妃。
因其添子有功,太皇太后当即就准了。
宫中懿旨到郑王府的时候,郑王妃正在和福侧妃说些养郡主的私房话。
待新晋的侧妃接旨,将喜钱撒的整个王府都领了的时候,她已经打扮得宜,准备带着两个侧妃进宫谢恩了。
慈宁宫风景依旧。
太皇太后虽喜侧妃有孕,但郑王妃是自己亲自选的,便十分给她脸面。待谢恩过后,只留下了她一人在宫里说话。
“太医可说如今还需吃什么药?哀家这新得了些补品,等会让人给你带回去。”
今年三月郑王妃生小郡主的时候,太医便说了,许是这三年两胎,头一胎月子里就出了门,又伤心过度。
后一胎怀的时候,比较损耗身体。所以最好要养个两年。
“多谢皇祖母关怀,太医说是药三分毒,药也不必多吃,正常休养着,不要劳累便是。只是小郡主每日渐长,学说话,学走路,孙媳哪能安心下来。”郑王妃面上有些苦恼。
她突然看向旁边候着的金嬷嬷,“皇祖母晓得,王府伺候的仆下,都是内务府新选的。照顾年幼孩儿……孙媳也不敢全托了她们。”
“母妃身边老成的,多给了大世子,孙媳还做主给福侧妃分了两个。如今使得的人手,着实不够。”
“孙媳斗胆,求皇祖母疼惜小郡主。”
太皇太后顺着她目光,看向金嬷嬷,突然笑道,“都说你是个眼尖的。”
慈宁宫上下,服侍得宜的老人不少,她这把年纪,给她们打算一番也好。
太皇太后仔细想了一会,才道:“哀家宫里有两个好的,给你带回去。至于金嬷嬷,以后你若愿意给她养老,便也给你留着。”
太皇太后这话,便是说的身后安排了。
郑王妃哪敢直接应下,她当即起身,笑言道,“皇祖母还是不舍得,罢了罢了,待日后小郡主出嫁再有儿女时,孙媳再来求皇祖母一回。”
“小郡主话还没说顺呢,你倒想着她出嫁了。”太皇太后笑了一声。
“那可不是,为母方知亲上慈。孙媳每日看着那小人儿,想的都是她长大以后的样子。”郑王妃笑道。
待太皇太后让金嬷嬷领着两个持重的宫人进来让郑王妃相看时,她才又苦笑,“皇祖母真是为难孙媳了。”
“王府里两个小郡主,孙媳原想着做一个贤良大妇,分一个给福侧妃呢,结果,皇祖母教下的,竟然都是顶好的,让人都舍不得了。”郑王妃一副被为难住了的样子。
“那你都留着,哀家再使人给侧妃选两个。”太皇太后被郑王妃逗的开怀,唤金嬷嬷道,“快去永寿宫跑一趟,让淑妃再选两个好的,别叫王妃空手而归。”
金嬷嬷福身应下,转头出去了。
留着郑王妃不好意思的跟太皇太后解释,“那内务府教的仆下,都是听使唤的规矩。孙媳一想日后郡主长大,出了院门的日子,就恨不得把能引她读书识礼,品行德行的,都安排妥当。”
“母为女计,理当如此。”太皇太后膝下也曾养过公主。
“只是……”郑王妃有些迟疑。
“只是怎么了?”太皇太后问道。
“孙媳是一朝为母,胡思乱想。”郑王妃温婉一笑,继续说道,“之前听闻今岁宫中适龄的宫人都被放了出去,孙媳便想着,待日后选女官时,再求皇祖母给郡主再选个读书识礼的善赞才人什么的。”
“皇祖母知道的,孙媳娘家多有读书者,不求郡主做个出口成章的才女,但也想她能行之有理,言之有物的。”
“选女官?”太皇太后正皱眉思索着。
这时宫人通禀,淑妃来了。
一阵子行礼问安,郑王妃再谢过淑妃费心。
待众人都安坐时,才有说起选女官的事。
“长公主们且先不论,荣乐荣安公主,还有皇后娘娘的陈国公主,都是要上书房读书的。伴着她们的郡主县主,也总要一二识字好学的女官。”郑王妃细细给太皇太后和淑妃解释道。“之前选女官,已经是先帝时了。如今宫中放了一批,人手总是缺的。为皇家贵女们计,从民间征求饱学女史,入宫担当教谕,也是以往的规矩。”
见着太皇太后听进去了,郑王妃露出了些真心笑意。
她的祖父早有告老之意,便是陛下以太子少保的名头拖着,待日后储君之争出来的时候,也是要为家人早做打算的。
而先前害了自己孩子的侧妃,正是是坏了事的永毅侯府出身,皇后娘家永安侯正儿八经的亲眷。
要不是身份给了她底气,她怎敢害正妃嫡子?
有了这一层关系,郑王妃永远不可能跟皇后做毫无芥蒂的亲妯娌。
除此之外,府中两个侧妃,
一个是母后皇太后赐的铂番城之女,陛下改铂番城为抚州,又降郡主与其旧将之子,朝中明显要有作为。
另一个多子多福,得府内太妃青眼。
这已经很多事了,偏郑王府内还藏着一个母后皇太后身边的女官出身的庶妃。
便郑王妃待人和睦,可她一个主母,被这些隐形的条条框框压制久了,也是很难受。
之前王妃嫡子去世,偏郑王有长子在旁,一腔父爱愧疚得以宣泄,夫妻俩悲喜不同。自此在王妃心中,二人的关系就不复从前了。
如今她只得一个女儿,自然是要借着宫中势头,早早给她打算好的。
不过宫中事宜,自有太皇太后和皇后决断。
郑王妃点到即止,若是再多说,便不好了。
郑王妃话音刚落,淑妃便抬头瞧了太皇太后一眼。
瞧着太皇太后明显有些意动,淑妃想的更多,细细想过之后,她开口道,“也不光如此。如今宫里方差的宫人换了一茬,新提拔上来的脸嫩,备着的也多有只识得几个字的。”
淑妃往前凑了凑,“往朝的时候,无论是后宫嫔妃、还是公主郡主,身边都有认字读书,老成持重的才人善赞,劝谏其行。”
“现如今的宫人却只求识两个字,方便驱使便罢,女子修品行的《女四书》她们不知,女子长进学问的那些更是不相识。”
淑妃这话,其实不光是女官宫人,便是用在一些后宫嫔妃身上,也是通的。
宫人识字本是一种特权。
如今别说宫人了,连天家选妃嫔,都未曾强求秀女们出口成章。
不过郑王妃说的伴嫔妃、公主郡主们的女官……
太皇太后叹了口气,点头应道,“也好,待哀家差人问过皇帝皇后,商量个章程吧。”